撞鐘圖

撞鐘圖

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鴛鴦盒腹部兩側分別繪兩幅漆畫,其一是《擊鼓圖》,另一幅則是這幅《撞鐘圖》。

介紹

撞鐘圖撞鐘圖
畫面長方形,黑衣朱繪,圖中繪有兩隻對稱的長頸鳥形怪獸為支柱,張嘴銜吞橫樑,懸掛大小不同兩鍾,鳥獸腳腹問架橫樑,懸掛編鐘。樂師頭戴鳥形面具,雙乎握持長木棒,作撞鐘狀,姿態優雅自如。整個畫面都給人一種強烈的動感:撞鐘的木棒被畫成弧形,似乎是由於撞擊用力過猛而使其彎曲;樂師背向編鐘側身揮棒的動作,準確在表現了樂師回擊鐘的動態形象;被撞擊的小鍾位於懸帶的偏右部位,橫樑與懸帶間構成不等邊三角形,也表現出了鐘被撞擊後前後擺動的狀態。《撞鐘圖》略帶誇張變形的意味,起到了裝飾美化漆盒的藝術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