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揭陀

摩揭陀是古代印度十六國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的諸國之一。在摩訶婆羅多大戰中,摩揭陀部落是般度族的同盟者,屬布利哈陀羅陀王朝。

摩揭陀

正文

古代印度十六國時代(公元前6~前4世紀)的諸國之一。公元前7~前6世紀興起。位於今比哈爾邦巴特那縣和格雅縣。這一名稱初見於《阿闥婆吠陀》。它是遠離吠陀中心的東方部落。在摩訶婆羅多大戰中,摩揭陀部落是般度族的同盟者,屬布利哈陀羅陀王朝。
在佛教興起時代,摩揭陀為曷利昂伽王朝的頻毗娑羅王所統治。摩揭陀部落轉變為城邦,大約開始於頻毗娑羅王時代或更早一點。據《摩訶僧祇律》(卷 3)所記,在頻毗娑羅王的“先祖時,治罪人法,有作賊者,以手拍頭,以為嚴教”;“至祖王時,治罪人法,有作賊者,驅令出城”。到了頻毗娑羅王時代,作賊者已無慚愧之心,屢犯不改,始有刑罰。這一過程,反映了原始社會的逐漸解體和國家的開始產生。
頻毗娑羅王以王舍城為首都。王舍城有內外兩重城牆。內城在盆地,外城沿周圍群山的山脊圍以長約40~48公里的石牆,每距一定的間隔築有堅固的城堡。在它的周圍有廣大的村落,據佛教文獻誇張的說法有 8萬個村鎮。每個村鎮有自己的村長和在他領導下的村社會議。在首都有由“ 8萬個村長”組成的大會議。中央的重要官職稱大臣,分掌行政、司法和軍事等職務。刑法有監禁和斷肢等處罰。
在頻毗娑羅王當政時期,曾占領鴦伽國的首都瞻波城。但總的來說,他的對外政策是睦鄰友好的,手段多采聯姻的形式。頻毗娑羅王是佛教的信徒,晚年為其子阿闍世殺害。
阿闍世同居薩羅國進行多年戰爭,最後議和。後來又同跋祇國進行長達16年的戰爭,最後征服跋祇國,從此建立起摩揭陀在東印度的霸主地位。阿闍世王亦信仰佛教,傳說在他統治的時代,佛教在王舍城外畢波羅窟舉行了第 1次結集。阿闍世建立華氏城。該城後成為摩揭陀的首都。
在最後一個國王那伽達薩克時代,爆發了城市平民的起義。起義者趕走那伽達薩克,大臣希蘇那伽乘機登上王位(約公元前 430),開始希蘇那伽王朝。在希蘇那伽時代,摩揭陀征服強國阿般提,跋祇和居薩羅可能也被吞併,從此摩揭陀更加強大。孔雀、巽伽、甘婆、笈多諸王朝都曾以摩揭陀地區為中心,向四周擴張。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摩揭陀地區。
摩揭陀物產豐饒,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貿易都很發達。在文化上,新興的各教派和學派多薈萃於此進行交流。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同王舍城有密切的聯繫。中國東晉僧人法顯和唐高僧玄奘等旅印時均曾到此巡禮受學。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