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極地連

挪威極地連

挪威極地連是挪威軍隊中的精銳部隊,其作戰勇猛,裝備精良,這支部隊駐紮在挪威最北部的波薩德,其基本任務是抵禦小股敵人利用游擊戰術進行的入侵,並在戰時滲透到敵人後方進行破壞活動。

提起世界各國的精銳部隊,人們可以如數家珍的說出美國第82空降師俄羅斯海軍陸戰隊英國第5空中機動旅……這些都是聲名顯赫、戰功累累的王牌軍。然而,在挪威軍隊中卻有這樣一支常年活躍在林海雪原中的勁旅——挪威極地連。儘管其作戰勇猛,裝備精良,但因缺乏媒體的報導,所以它的名字至今鮮為人知。

實戰演習

挪威極地連挪威極地連
挪威最北部的科肯斯地區,滿是積雪的樹林中,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著,幾個劃雪橇的人悄無聲息地從雪地上一閃而過,他們頭戴羊毛防寒帽,身穿白色偽裝服,手上戴著厚實的極地作戰手套。領隊的少尉林德斯曼分隊長緊握滑雪杖,熟練地在林中穿行著,其他5名隊員則緊緊地跟在後面。10分鐘後,林德斯曼從背囊中取出一個小巧的GPS定位儀,最後一次確定了行軍路線。
在樹林中滑行了近30分鐘後,這次行動的“目標”— —一個地對地中程飛彈基地出現了。“敵人”對飛彈基地巧妙偽裝,並設有警戒雷達。林德斯曼他們的任務就是對這個基地進行偵察,破壞“敵人”的警戒雷達,“弄瞎”該基地防空系統的“眼睛”,並引導己方飛彈部隊徹底摧毀這個基地。隊員們整理好滑雪裝具後,迅速潛入了“敵人”的警戒雷達陣地。林德斯曼向無線電操作員曼爾做了個手勢,曼爾便開始架設衛星通信系統,其餘的人則負責警戒。1分鐘後,在數碼傳真相機的幫助下,目標區域的情況盡收眼底。之後,林德斯曼少尉把情報數據傳送回後方基地情報中心。兩個小時後,“敵人”的警戒雷達突然發出強烈的爆炸聲,隨後從空中傳來強勁的呼嘯聲,己方飛彈飛向目標,一團團火球騰空而起,秘密飛彈基地在一片爆炸聲中灰飛煙滅。
這就是挪威極地連在潛入破壞演習中的一幕。

極地連編制

挪威極地連挪威極地連
挪威地處北歐,其北部的科肯斯地區終年積雪,人跡罕至。冷戰時期,該地區是挪威抵禦蘇聯入侵的一道重要防線。1960年代,幾名蘇聯士兵數次輕易地越過邊境,“摸”進了科肯斯地區的密林中。“北極熊”的挑釁使挪威軍方感到大失臉面,決心儘快成立一支精悍的部隊以對抗蘇聯及其他國家在邊境地區的小規模入侵。於是,極地連孕育而生並正式宣告成立。作為挪威陸軍的組成部分,極地連隸屬於陸軍“芬馬克”團,是挪威最精銳的武裝力量之一,其活動範圍遍及整個科肯斯地區。幾十年後的今天,不可一世的“北極熊”被無情地肢解,而極地連卻得以繼續保留。目前,這支部隊駐紮在挪威最北部的波薩德,其基本任務是抵禦小股敵人利用游擊戰術進行的入侵,並在戰時滲透到敵人後方進行破壞活動。
極地連的任務性質決定了其人員編制與其他歐洲國家類似的部隊相比要小得多,其戰鬥形式則參照了美軍一些特種部隊的做法,即小組作戰的形式。目前,極地連編制內共有100名成員,包括 1個指揮排,3個滲透作戰排和1個迫擊炮排,1個作戰排又下轄3個小分隊和1個指揮小組。滲透小組是執行作戰任務的基本單位,由6名滲透攻擊手和2名狙擊手組成。

精良的裝備

挪威極地連挪威極地連
為適應寒帶作戰的需要,極地連採用了大批精良的裝備,其特點是靈活輕便、易維護。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隊員們配發的裝備也不盡相同。以典型的8人作戰小組為例,6名滲透攻擊手中有3人配發下掛40mm榴彈發射器G3式7.62mm突擊步槍,另外3人裝備MP5系列 9mm衝鋒鎗。兩名狙擊手配備的則是NM-149 7.62mm狙擊步槍。除了這些輕武器,這支部隊還裝備了若干重型武器。3個滲透作戰排配有瑞典卡爾·古斯塔夫84mm反坦克火箭筒法國艾利克斯(ERYX)近程反坦克飛彈系統及美國“毒刺”單兵防空飛彈系統。迫擊炮排則裝備了4門皇家兵工廠生產的L-16式81mm迫擊炮
特製滑雪板、白色防寒服(可防紅外偵測)、極地手套純毛保暖帽是極地連的標準裝具。而GPS系統雷射測距儀更是 “極地人”野外作戰車必不可少的好搭檔。
為了達到快速攻擊的效果,極地連除使用滑雪板外,還專門配備了特製的山葉“海盜”雪地機車,每個雪地摩托的駕駛員還配有一部NM-117型夜視儀。1個排有15輛車,即每個小分隊有4輛,排指揮小組有3輛,全部裝備了GPS 全球導航定位系統。山葉“海盜”雪地機車號稱“雪原千里馬”,其馬力強勁,在深度積雪地區的最高時速為90~100km/h,而且易於駕駛和保養,可同時運載兩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及質量200kg的裝備。

作戰訓練

挪威極地連挪威極地連
作為挪威軍隊中一支肩負重任的部隊,極地連備受軍方重視和青睞。嚴格的人員篩選、苛刻的心理測試以及近似殘酷的作戰訓練使這支部隊始終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
極地連的成員均來自陸軍其他作戰單位。在加入極地連之前,這些士兵都是挪威陸軍中的精英力量,他們體力充沛,思維敏捷,並且具有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極地人”,小伙子們還要接受一系列的專業訓練。
極地連駐紮的科肯斯地區位於挪威最北部,一年中有9個月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即使在“炎熱”的夏季,這裡的氣溫也在-20℃以下,因此挪威人把這片地區稱為“白色沙漠”。而新加入這支部隊的“極地人”將在這裡接受極其嚴酷而劇烈的寒帶作戰技能訓練(又稱入門訓練)。在身體適應性訓練中,隊員們每天5點起床,活動一下身體,然後頂著刺骨的寒風在雪地上長跑。負重20kg的8km越野跑也是隊員們的“家常便飯”。訓練初期,大部分隊員都不能適應這種訓練方式,常有人在負重越野中虛脫或突然昏厥
接下來是偽裝、格鬥、滑雪、雪地定向及跟蹤、衛星通信系統使用、野外作戰、敵後滲透等科目的訓練。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軍事技能,要求隊員必須熟練掌握,其中最具挑戰性的是為期8天的野外作戰訓練。隊員們將在無邊的雪原中與狡猾的“入侵者”展開較量,而他們只被允許攜帶少量的水和食物,而且所有的滑雪裝具也將被暫時“沒收”,所有的人都要徒步抓捕“敵人”。對“極地人”來說,最難以忍受的不是飢餓和乾渴,而是 “睡魔”的困擾。因為在科肯斯地區的雪原上,凜冽的寒風和零下幾十度的低溫能使熟睡的人在幾分鐘內就得上凍瘡,即使躲在帳篷中也無濟於事。除此以外,狡詐的“入侵者”也會趁隊員疲憊不堪時進行偷襲,身心交瘁的隊員必須發揮所有的潛能才能抓住“入侵者”。在訓練的最後階段,許多人會將普通的樹木看成敵人,把堅硬的石頭當作麵包。
此外,教官們還根據每個人的素質特點進行不同的重點訓練。如思維敏捷、具有領導才能的隊員將被培訓為小組指揮員,而心理素質極好的隊員將成為令敵人膽寒的狙擊手。
在整個入門訓練期間,隊員們常常夜以繼日的接受各種訓練,其強度大大超出了常人的承受極限,能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會成為寒帶作戰的高手。

野戰生存訓練

野戰生存訓練是正式成為“極地人” 必訓的一門課程,其目的是使“極地人”能在艱苦條件下生存作戰。在白雪皚皚的科肯斯密林中常常都能見到“極地人”訓練的身影。極地連的野戰生存訓練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生存技能訓練。這一部分是教授新隊員如何在野外尋找食物,怎樣生火和建造棲身所而不被敵人發現。第二部分是逃脫追捕訓練。其主要內容是教授新隊員如何遠離敵人、逃脫追捕。
在尋找食物的訓練過程中,新隊員要學會在野外條件下如何依靠動、植物生存下去,分辨出植物是否具有毒性,還要學會捕殺獵物,掌握各種烹調技能和儲存食物的方法。
野戰生存訓練中,訓練強度最大的是逃脫追捕訓練。這部分訓練過程完全模擬實戰,要求新隊員必須具有高超的逃脫追捕能力。即使不幸被俘,也要有能力同敵人周旋,使對方的盤問失敗。如果新隊員不能通過訓練的任何一關,就

挪威極地連挪威極地連
會被淘汰。逃脫追捕訓練通常都在荒郊野外進行。無論你在哪裡進行訓練,你都要在挪威陸軍的追捕下逃跑3天。訓練中追捕的一方有一個步兵連的兵力,他們裝備有警犬汽車直升機等,而且用盡一切辦法。因為如果追捕的人能抓到逃跑的人,他們就能有額外的休假。在逃脫追捕訓練中,又以反審訊訓練最能從生理和心理上折磨隊員。在反審訊訓練中,審訊訓練小組的人員往往會使用最殘酷、最接近實戰的各種手段對新隊員進行審訊。如果受訓人員在審訊過程中稍有動搖,就會被淘汰。他們會想盡各種辦法對受訓人員進行審訊,威逼利誘他們開口說話。他們或用立體聲響對被訓練者進行“高分貝噪音轟炸”,一般要持續數個小時;或讓受訓者站在戶外的冰天雪地之中,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或讓受訓者保持各種體罰姿勢,稍有放鬆就會受到責罰。而且受訓者經常要面對審訊人員的大吼大叫和譏笑羞辱。審訊者使用的方法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訓練“事故”:一名眼睛蒙著黑布的新隊員被綁在火車鐵軌上,然後審訊者大呼:“訓練失誤,有一輛火車沿著受訓者所在那條鐵軌開過來了!”實際上火車是從緊鄰的鐵軌開過來,這足可讓許多受訓者開口。而且每年訓練都會有新花樣,這就要求新隊員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迎接各種挑戰。
受訓者若能通過反審訊訓練,也就完成了逃脫追捕訓練,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極地連成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