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前鎮

指前鎮

指前鎮指前鎮位於江蘇省金壇市的“南大門”,地處美麗富饒的長盪湖西畔。241省級公路、揚溧高速和連線丹陽一一金壇一一溧陽的水運五級航道南北貫穿鎮域,地理位置優越。指前鎮72.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1萬人。鎮政府下轄15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歷史人文

翻開指前的發展歷史,呈現過許多“亮點”一一1914年指前“標糯米”獲得在江蘇舉辦的國際農博會巴拿馬金獎;1953年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批示中央辦公廳覆信嘉許指前鎮莊陽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工作;l984年6月,錦濤總書記(時任團中央書記)親臨指前,聽取青年“讀書立志”活動開展情況匯報;2002年3月回良玉副總理(時任江蘇省委書記)來到指前視察了農業科技示範園。

經濟發展

指前鎮指前鎮
指前鎮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工業經濟積極引進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了設備更新和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節奏,加快了生態工業建設的步伐;農業經濟大力推進以水產養殖為主導的特色農業工程,積極實施農業無公害示範工程、機械化作業工程,建成了2個省、市級無公害生態生產基地,“蘇標”牌中華絨鰲蟹和“標”牌指前大米被確認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建築業搶占南京北京上海三大市場扳塊,積極開闢滬寧沿線建築市場,增勢強勁;第三產業繁榮興旺,市場秩序進一步改善。指前鎮先後獲得了“金壇市工業經濟先進鎮”、“金壇市建築業強鎮”、“常州市特色農業鄉鎮”、“常州市文明鄉鎮”、“常州市衛生鎮”、“常州市新型示範小城鎮”和“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江蘇省衛生鎮”等榮譽稱號。擁有50餘家各類所有制企業,職工總數0.9萬人(其中外來人口0.25萬餘人),2006年,指前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5731萬元,實現農業總值36409萬元,實現工業總值257071萬元,實現建安開票數31230萬元,入庫稅收4296萬元,財政收入達到5174.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8230元,職工人均收入達到14500元,分別同比增長12.5%和13%。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的不斷壯大發展,有效地轉移了農村富餘勞力,增加了農民的可支配收入。
指前鎮指前鎮
金壇市指前鎮始終把質量興鎮作為促進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提高全社會質量意識和質量法制觀念,把質量興鎮滲透到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並通過名牌帶動戰略實現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金壇市指前鎮通過健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質量檢測和生產標準化體系,全力推行ISO9000質量標準和ISO14000環境質量體系認證,指前鎮工農業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躍上了一個新台階。指前鎮60多家企業產品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90%以上產品按國家標準組織生產,50多個產品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擁有常州市以上名牌產品8個,省以上名牌產品2個;建有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5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面積1.5萬畝以上,擁有國家無公害農產品5個。

工業經濟

指前鎮指前鎮
2008年以來,指前鎮面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確定因素增多、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多種不利因素,認真開展“三大年”活動,最佳化經濟發展軟環境,積極破解發展難題,工業經濟保持了健康較快的發展勢頭。1~9月份,指前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8.57億元,工業銷售收入26.36億元,實現利稅2.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6%、25%和25.4%,工業經濟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指前鎮突出規模企業發展,積極予以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扶持,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升級,為指前鎮規模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月,28家規模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4.47億元,工業銷售收入22.74億元,利稅2.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5.8%、57.3%、91.3%,占全鎮工業的比重均達80%以上。指前鎮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圍繞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等中心環節,加快項目推進。1~9月,指前鎮共開工項目66個,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12個;完成技改投入6.17億元,占全年計畫的77.5%。指前鎮繼續多渠道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前三季度,全鎮新發展民營企業62家,註冊資金達1.48億元,分別占全年任務的77.5%和77.9%;新發展個體工商戶96戶。

指前鎮上下齊心協力,抱著“咬住全年目標不放鬆,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的信心和決心,繼續抓好項目建設,深化招商引資,加大有效投入,提升工業經濟運行質量,促進工業開票銷售較快增長,壯大民營經濟規模,以促進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指前鎮正積極推進蘇標紡織投資1250萬美元的高檔針織面料項目、高創亞洲投資1000萬美元的逆變焊機項目、華興電子投資3000萬元的IBM抗干擾電子抑制器項目等的建設;督促常州詠捷江蘇銀洋膠基華榮絕緣材料等3個項目儘早開工;並跟蹤抓好常州中天、常州貝斯塔、民眾焊接等7個新項目的洽談簽約工作,為來年工業經濟發展蓄足後勁。

特色產業

指前鎮指前鎮
隨著總投資8000萬元的香港獨資高創亞洲江蘇科技有限公司“逆變焊機項目”和投資4800萬元的長海焊材有限公司“新型焊絲項目”的建成投產,以及中國焊接研究院的落戶建設,一個集焊接研究與生產一體的產業園區在指前鎮工業集中區初步形成,2008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焊接產業將成為指前鎮工業的主導產業,為全鎮工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008年來,指前鎮抓住區劃調整的契機,整合工業發展資源,加快產業基地建設,形成重點產業、特色產品的規模集聚效應。年初,指前鎮把焊接產業園建設作為工業發展的重點,全方位招商,多渠道引資。按照早投、快投的發展思路,投入1000萬元用於焊接產業標準廠房和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園區發展環境。積極做好等離子切割機、高性能焊機、新型焊接材料等兩個外資項目和三個內資項目的落戶工作,爭取早引進、早投產。同時,積極組織參加上海愛森國際焊接技術展,了解國際焊接產業發展最新成果,加快和國際焊接產業界聯繫溝通,力爭早日把焊接產業園打造成國家一流的焊接產業基地。

黨教管理

指前鎮指前鎮
指前鎮黨委不失時機地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切實做到了“三個到位”:一是見面摸底到位。鎮黨委早在春節前就組織鎮、村(企事業)黨組織負責人分別上門與回鄉探親、過年的流動黨員進行了見面,在此基礎上,了解流動黨員在外工作、生活以及學習情況,及時了解流動黨員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和盼什麼,然後做到有的放矢地開展管理和教育;二是活動證發放到位。春節前,鎮黨委就流動黨員發證工作以及加強對流動黨員教育工作專門發了檔案和相關制度,爾後由鎮黨委牽頭,督促和組織基層黨組織將流動黨員活動證發到每個流動黨員手中,並送上了一封慰問信,與黨組織匯報工作、學習及自身教育情況聯繫卡,指前鎮86名返鄉探親、過年的流動黨員100%領到了流動黨員活動證;三是建檔到位。鎮黨委專門建立了指前鎮流動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檯帳,制訂了流動黨員基本信息庫,對流動黨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入黨時間、工作時間以及在何地工作、參加工作所在地黨組織學習、活動情況等都一一登記造冊,使流動黨員檔案管理形成了規範化、正常化和制度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