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橋

拱北橋

拱北橋俗稱五眼橋,位於廣東惠州西湖北面的湖水出口處。北宋治平年間(1506-1521年),太守陳偁築堤圍湖時建,至今已有900年歷史,歷代均有維修。1925年東征時,黃埔軍校師生經此橋攻打惠州北門。

基本信息

一、廣東惠州拱北橋

拱北橋俗稱五眼橋,位於廣東惠州西湖平湖北面的湖水出口處。北宋治平年間(1506-1521年),太守陳偁築堤圍湖時建,至今已有900年歷史,歷代均有維修。1925年東征時,黃埔軍校師生經此橋攻打惠州北門。現橋頭建有黃埔軍校東征陣亡烈士紀念碑。 橋為磚石結構,長40米,寬8.4米,高8.7米,造型古樸,建築牢固,是西湖歷史上著名的六橋第二橋。每當春暖花開,湖水入江時,滾雪流珠,為湖上名景之一。 既是惠州千年官道的橋樑,又是西湖泄洪東江的通道。
景點現狀:幾年前已不準過車,但人可通行,現在它仍起著泄洪的作用,已被納入新建的北門公園六大觀景區之中。

安徽休寧拱北橋

拱北橋:又名嶺下橋,坐落安徽省休寧縣北市塘鄉嶺下村,距城10公里。4墩5孔,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廊屋橋”。橋上築有遮蔭避雨的長廊,廊屋內兩沿置靠背長條凳,供行人憩息。橋長70.7米,寬5米,高7.6米。後被山洪沖圮,改用木材為橋而。1980年,橋北1墩沖毀,縣人民政府撥款9000元修復。
民國23年冬,方誌敏率紅軍抗日先遣隊過境,曾在橋上宿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