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美術

拜占廷美術

(Byzantine art)
拜占廷帝國時期的美術。拜占廷美術歷時千餘年,中間出現過三次高潮,即查士丁尼帝時期、馬其頓王朝時期、巴列奧略王朝時期。

拜占廷帝國

以基督教為國教,帝國的皇帝集政教權力於一身。與此相適應,美術創作必須以基督教教義為內容,以基督教神學為主導精神。所以說,拜占廷美術是古希臘羅馬遺風與基督教精神合二為一的產物。

拜占廷建築

基督教教堂建築為最突出。其早期教堂主要沿用古代建築形式,5世紀以後,舊有的穹窿結構發生變化,即由主穹窿來覆蓋建築物的中部,從而形成廣闊而富有變化的空間。其代表是建於537年的聖索菲亞大教堂,該教堂規模較大,主穹窿與前後的穹窿及半穹窿聯結為一個整體,並通過列柱與側廊相連。教堂內部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墩和牆全用彩色大理石貼面,有多種顏色組成的圖案。

概述

鑲嵌畫在拜占廷美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材料為彩色小石塊或彩色玻璃。這種裝飾畫流行於 6 世紀以後,成為建築裝飾的主要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義大利拉文納聖維塔列教堂的鑲嵌畫,即《查士丁尼大帝和廷臣們》和《皇后西奧多拉及其隨從》。它們位於教堂內部半圓室的左右兩壁,描繪皇帝和皇后捧供物進入教堂的場面。畫中人物比例拉長 ,具有一種形在神不在的抽象風格,顯得非常肅穆、莊嚴。色彩斑斕的服裝與珠光寶氣的冠飾,襯托出更加神聖的威嚴與華貴。從中也可看出鑲嵌畫匠師精妙的技藝。
隨著書籍在拜占廷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細密畫形式為特色的書籍插圖也獲得迅速發展。如《創世記》的插圖造型生動活潑,富有空間感,人物著重於強烈的感情表現或內心的緊張情緒,而不注重形體的比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