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習俗

拔牙習俗指封建社會流行於我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一種風俗。學著研究稱拔牙習俗代表三種意義:一是成人拔牙,二是婚姻拔牙,三是服喪拔牙。

簡介

有些文獻又稱為“鑿齒”習俗。這習俗不僅我國存在過,世界其他國家也流行過,如日本越南、印尼、澳州非洲等都有。我國山東大汝口文化、江蘇邳縣大墩子、上海松澤、福建曇石山、廣東增城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都發現有拔牙習俗。

人們把牙齒拔除或鑿掉,要忍受很大的痛苦,特別是在缺乏麻醉條件的古代,更要忍受極大的痛苦。為什麼人們要拔牙或鑿牙:當前學術界認還不一致。日本學者春成秀認為,拔牙主要表示三種意義:一是成人拔牙,表示加入成人行列;二是婚姻拔牙.表示獲得成婚資格;三是服喪拔牙,表示近親死亡(1)。這種推斷,與我國古籍的記載大體吻合。如《博物志》云:“僚婦生子既長。皆拔去上齒各一,以為身飾”。這當然屬於成年拔牙。《黔書》雲: "女子將嫁,必折其二齒,恐妨害夫家也",這顯然屬於婚姻拔牙。《炎徼紀聞》云: "父母死, 則子、婦各折其二齒投棺中, 以贈永訣。無疑是服喪拔牙了。(摘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注(1)(日)春成秀爾:《拔牙的意義》,見《考古學研究》第20卷第3號1974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