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舞

拍胸舞

拍胸舞又稱拍胸、打七響、打花綽、乞丐舞等,是一種發源於福建省泉州地區的漢族舞蹈,廣泛流傳於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縣區以及漳州、廈門、台灣等地區。尤其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舉辦的各種重大文化活動、大型文藝踩街,小到各部門單位的集會慶典,里巷鄉村民間的迎神賽會,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喪喜慶,無不隨處可見“拍胸舞”身影。“拍胸舞”成為泉州、閩南地區最普遍、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漢族民間舞蹈,是古閩越族舞蹈之遺存,被譽為“東方迪斯科”,是閩越族舞蹈的歷史遺蹟,具有特殊歷史文化價值的閩南地區漢族民俗文化活化石。2006年其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基本動作

拍胸舞拍胸舞

“拍胸舞”基本動作為“打七響“,同時配合雙腳於蹲襠步位置有節奏的跳動,

身體隨之左右晃動。如此循環往復,動作始終不變,只在隊形上稍作些進退、出入、交叉變化,即可完成一場“拍胸舞”的精彩表演。正由於“打七響”既是“拍胸舞”的基本舞步又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動律和風格特色,所以泉州、漳州、金門、台灣等地漢族民間又將“拍胸舞”稱為“打七響”。

舞蹈程式

基本動作以蹲襠步為主,雙手依次擊掌、胸、脅、腿,配合怡然自得的顛頭,並隨著舞蹈環境和情緒的變化不同,動作節奏、幅度相應產生不同變化,自如不拘地顫頭、投足、拍胸、扭腰,時而跳躍、時而跪蹲,時而抬腿,時而踢腿,邊歌邊舞,情緒熱烈。高昂激越時可雙腳反覆頓地,雙手使勁將胸、脅、全身拍得通紅,豪邁矯健。

基本舞步為“打七響”(亦稱“七擊”)。雙手首先於胸前合擊一掌,接著從右手開始,雙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隨後雙臂內側依次夾打右、左脅部,雙手再依次向外拍打右、左腿部,共得“七響”,時值合七拍。

正由於“打七響”既是“拍胸舞”的基本舞步,又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動律和風格特色,故泉州、漳州、金門、台灣等地民間將“拍胸舞”稱為“打七響”。

音樂

《中華舞蹈志·福建卷》(學林出版社,2006.2)說:拍胸舞“舞者赤足裸身,本無音樂伴奏,強調以身體拍擊出聲響節奏,一方面體現舞蹈本身的律動特色,一方面也用來協調群體動作,渲染舞蹈氣氛,較好地保留了遠古閩越族舞蹈中粗獷、古樸的民舞遺風。”

現今閩台各地的“拍胸舞”,大多配以南音“三千兩金”的音樂。其源頭則起於“梨園戲”《鄭元和》中的“蓮花落”一折,表現主人公鄭元和上京赴試,途中因迷戀歌伎李亞仙,至三千兩金盤纏用盡,被迫流落街頭與眾乞丐為伍,沿街沿巷邊演唱自訴身世的“三千兩金”,邊踏跳“拍胸舞”的情景。

此外也有以《風打梨》等曲伴奏的,以配合慢、中、快三種節奏和舞步陣式跳路表演。

舞蹈風格

《中華舞蹈志·福建卷》(學林出版社,2006.2)具體介紹了《同安拍胸舞》、《泉州拍胸舞》《踩街拍胸》、《酒後拍胸》、《乞丐拍胸》5種拍胸舞。並指出:“這種自由奔放的舞蹈,由於表演環境不一、情緒差異、舞者自身的生活閱歷、文化水平、職業、師承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長期的流傳中形成了不同的跳法與風格,進而形成不同的流派。”

“乞丐拍胸”:是舊時行乞者所跳的“拍胸舞”,一般動作幅度較小、較拘謹和收縮,且往往在有意無意之中自然地融入表達示憐、乞討、祈求、盼望等典型的生活形體動作,形成“乞丐拍胸”特色。梨園戲《鄭元和》中的“蓮花落”一折即為此。

“酒醉拍胸”:舞者多幾近裸身,遇冷天常需借酒驅寒,酒酣耳熱之間所跳的舞蹈則多誇張、大幅度,甚至可跳起,可臥地,步法多顛步,動作強弱、節奏快慢也較複雜多變,久而久之形成“酒醉拍胸”別具韻味的舞風。如今踩街常見者大多為此

相關詞條

提線木偶 泉州南音 布袋戲 梨園戲 高甲戲 扇舞 歌仔戲 泉州花燈 泉州提線木偶 木偶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