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年

“拉祜年”是拉祜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拉祜族最隆重的節日。拉祜年 除夕晚上舂粑粑,大粑粑象徵太陽和月亮,小粑粑象徵星星和五穀豐登,在農具上要放上一些粑粑,表示讓它們和主人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簡介

“拉祜年”是拉祜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拉祜族最隆重的節日。

詳細信息

拉祜族的年節,又叫“庫扎節”,分為過大年、過小年兩次。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過大年,正月十五是過小年。大年一般要過5天,從大年三十(除夕)開始至正月初四結束。年三十以前,所有分散居住在田棚、地棚里的人,都要返回村寨,清理居室,打掃寨場,收洗衣物行李和炊具。除夕這天,家家蒸糯米飯、舂糍耙,寨子裡碓聲此起彼伏熱鬧異常。糍耙舂好以後,要先揉成幾塊小的,分別擺在刀、斧、鋤、犁鍾等農具上,感激這些生產工具為人們砍樹開地,使糧食獲得了豐收。村內住戶,各自帶上糍粑和獵槍、弓弩到寨邊的樹林裡祭祀山神,祈求山神在新的一年裡繼續護佑,使穀物豐收,狩獵順利。太陽快落山時,全家男女老少站在家門口,面向西方禱告,迎接祖先亡靈回家過年。少數拉祜納居住的村寨,年三十這天會在寨外路口懸掛綠樹枝葉和竹蔑笆,表明不許外寨人進寨。

節日前三五天,家家戶戶舂粑粑,殺豬烤酒。每個寨子中心要栽一棵青松,伴以芭蕉和甘蔗,表示拉祜人如青松般高潔,生活象芭蕉和甘蔗一樣甜美。年前家家都要打掃衛生,稱為“掃塵”,大年三十晚,各寨子要吃一次集體團圓飯,歡度新年的到來。人人都要洗澡,晚上要舂粑粑、唱年歌。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要穿上鮮艷的民族服裝,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大年初二開始走親戚,互相拜年。晚輩到父母和親友家拜年時,要帶幾對粑粑、肉、幾棵甘蔗、一壺酒做禮物。到父母和親友家時,小輩要給長輩碰頭拜年,長輩要給晚輩拴白線,勉勵晚輩要好好勞動,勤儉持家。
大年初一凌晨,每個家庭都要有一名或兩名少女去搶接“新水”。當寨內傳來第一聲雄雞啼鳴時,搶水人抬著竹筒爭先恐後地奔向泉邊搶接新水。拉祜族民眾把新春之水作為純潔、吉祥的象徵,據說,首先接到新水之家,會萬事如意,災難全消。搶接來的新水,首先要給長者洗臉,表示對長者的祝福。初一這天,人們一般不外出串門,初二日起才開始帶著禮物拜會親友,相互賀年。
大年初一這一天,禁止外人進入寨子,寨子裡的人也僅限於在寨子裡活動。據說,拉祜族原來過年時請外寨子的人來一起過的,因為拉祜族喜歡喝酒,過節的時候更是要一醉方休。結果,請來的外寨子的個別人乘拉祜人醉酒的時候偷走了他們的東西,引起了雙方的糾紛和械鬥。從此以後,拉祜族就訂了一條規矩,大年初一這天不準外寨子的人進入,如果碰到外寨子的人誤入寨子的情況,誤入的人就會被叫住,帶入路邊臨時搭建的小草棚里,生活上給予周到的安排,並派人看守,等到初一過後再放行。
拉祜族過拉祜擴,時興殺年豬,醃臘肉。年節期間,要備辦豐盛的年飯,邀請親朋好友和附近村寨的漢、傣、哈尼、布朗等民眾一起歡度佳節。近些年來,臨近交通沿線的拉祜西村寨,還增加了全寨人在寨場上吃“團結飯”的活動。寨內住戶各自做好豐盛的飯菜,端到寨場中間擺在一起,全寨男女老幼和外來賓客一起聚餐,增進團結和友誼。
在過拉祜擴期間,寨內男子要舉行一次狩獵活動。這次狩獵,如果獵獲到大的野獸,即視為大吉大利;如果空手而歸即視為不吉利。因此,男人進山以後,一定要豬獲到野獸才歡呼雀躍而歸。

拉祜族過年,要開展跳笙會活動,諸如打鞦韆、打陀螺、跳歌等。跳笙會的時候,由頭人端著一張篾桌(桌子上放著一隻籮筐,籮筐裡面裝滿穀物種子,插上香蠟、櫻桃花、李花、桃花)在前引導,後面跟著老年人組成的笙隊,再後面是民眾的隊伍。跳笙開始前,頭人把篾桌放在跳笙場的中央,還要發表簡短的講話,大意是:歡迎外寨子客人來一起歡度節日。頭人講完話後,男人邊吹蘆笙邊圍著桌子跳,其他的人手拉著手圍成圈隨著蘆笙的節奏起舞,那時,上百隻蘆笙一起演奏,上千人翩翩起舞,在篝火旁,人們通宵達旦地狂歡,整個山寨沉浸在歡樂的海洋里。
跳笙的日子,寨子裡要準備豐富的酒肉、茶水、芭蕉、甘蔗、涼粉等食品熱情招待客人。跳笙結束後,各家都要拿回一些籮筐里獻祭過神靈的種子,拌在自己家的種子裡面,這樣每家的種子種到地里就會長得好。
跳笙會除了寨子裡集體舉辦以外,一些生活富裕的家庭也可以舉辦,不管是那一家舉辦跳笙會,寨子裡的人都會趕來參加祝賀。個人舉辦跳笙會時,主人家要準備茶水、酒、肉、飯食等給來參加跳笙的人食用。據說,個人舉辦跳笙會家裡就會興旺發達。凡是舉辦過跳笙會的人家,每各三年就要重新舉辦一次,如果過了三年還不能舉辦下一次跳笙會,就證明該戶人家已經從富裕走向衰落。所以,沒有舉辦過跳笙會的人家,一般不敢輕易舉辦。
到了最後一天,大家還要盡情地狂歡。狂歡過後,頭人宣布過年結束,讓大家回去好好勞動生產,祝願來年有個好的收成。這些年節活動,數跳歌最引人入勝。跳歌又稱為跳蘆笙舞,在拉有電燈或燃有簧火的寨場上舉行。跳歌場上擺有米酒、果品、食物。全寨男女老少雲集在此,參加跳歌者手拉著手,圍成一圈,領舞者吹著蘆笙在圈內邊吹邊舞。人們合著蘆笙的旋律,擺手、曲腿、踮步、搓步、跺腳彎腰,邊舞邊歌。往往是一人領唱,眾人附合。領唱人領唱完一句,大家齊聲合上一句“阿豎者呢巧喲,習豎者尼搖喲。”場面壯觀、氣氛熱烈,使得許多前來觀賞的人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
跳歌活動要一連跳上幾個夜晚,獲得大豐收的年份,跳歌活動會從大年跳到小年。到正月十五那天,還要再舂一些糍粑和宰雞、殺鴨,備辦一餐年飯,聚一次餐,再開展3天的盪鞦韆、打陀螺和跳歌活動,才算年節結束。當然拉祜擴節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互許終生的好機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