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葶錐花

抽葶錐花莖高0.3—2.7米,上部柔軟,有時扭曲,銳四棱形,具深溝,密被星狀絨毛及具長柄的星狀綿毛,下部半木質化,幾圓柱形,彎曲,密被星狀短毛。生於灌叢中或山坡及溝谷密林下。

基本信息

簡介

所屬卷:Gomphostemma Wall.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抽葶錐花
其它中文名:石花(龍陵)。

文獻來源

Gomphostemma pedunculatum Benth. ex Hook. f. (1885); Prain (1890); Dunn(1915); Kudo (1929).

描述

草本,匍匐生根,莖高0.3—2.7米,上部柔軟,有時扭曲,銳四棱形,具深溝,密被星狀絨毛及具長柄的星狀綿毛,下部半木質化,幾圓柱形,彎曲,密被星狀短毛。葉大,卵形,闊卵狀橢圓形至橢圓形,長12—27.5厘米,寬7—19厘米,先端急尖至鈍頭,基部急尖至急狹尖,下延於葉柄而成闊楔形至圓形及截形的葉基,邊緣具鋸齒狀圓齒,紙質,乾時葉面欖綠色或微發白,被疏糙平伏毛或星狀絨毛及混生的糙平伏毛,背面密被星狀絨毛,呈污黃色或灰白色;柄長2.5-7厘米,扁平,有狹翅,毛被與莖同。穗狀花序由互動對生的小聚傘花序組成,生於莖的基部,有時也生於上部葉腋內,或沿著無葉的莖向上分布,對生或單生;小聚傘花序有2—3朵花,其下托有苞片;苞片紫紅色(乾時褐紫色),卵狀扁圓形,卵形或近圓形,長1.4—2厘米,寬1.3—1.5厘米,小苞片近圓形至匙形,大小不等,其長從不超過苞片;萼鐘形,乾後褐紫色,果時增大;花冠黃色,長約3.6厘米,花冠筒基部寬約2毫米,至1/2處展擴,喉部寬達9毫米,上唇直立,長圓形,先端圓形,具短尖,下唇長約1.3厘米,中裂片圓形,側裂片卵圓形;雄蕊與上唇等長;花柱與雄蕊等長,自2/3處略增粗。小堅果4枚均成熟,或僅2—3枚成熟,長圓狀三棱形,長4.5-5毫米,直徑約3毫米,橙色,乾後紫褐色。花果期9月至翌年2月。

分布及生境

雲南龍陵鳳慶景東西雙版納屏邊,海拔700—2200米的灌木叢中或山坡及溝谷密林下。印度東北部(喀西山)有分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