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果紫金龍

扭果紫金龍

雲南省除滇東北和西雙版納地區外均有分布;生於海拔1 200—3 000米的林下、灌叢中或路邊、箐溝邊。四川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有分布。印度也有。

基本信息

扭果紫金龍

所屬卷:Dactylicapnos Wall.

所屬科:Fumariaceae

中文名:扭果紫金龍

扭果紫金龍扭果紫金龍

其它中文名:野落松(雲南),大藤鈴兒草(圖鑑)

文獻來源:Dactylicapnos torulosa(Hook.f.et Thoms.)Hutch.(1921);Hu(1930);Fedde(1936);圖鑑(1972)*;雲南種子植物名錄(1984).

Dicentra torulosa Hook.f.et Thoms.(1855);Lévl.(1916);Stern.(1961)*;Corydalis erythrocarpa Lévl.(1916);Dicentra torulosa var.yunnanensis Fedde(1921);Dactylicapnos wolfdiethari Fedde(1923).

描述欄位

草質藤本;莖長24米,綠色,具分枝。葉片二回或三回三出複葉,輪廓卵形,長4—14厘米;葉柄通常短;小葉卵形至披針形,長(3—)7—18(—22)毫米,寬(2—)3—8(—10)毫米,先端急尖或鈍,具小尖頭,基部寬楔形,通常不對稱,表面綠色,背面具白粉,全緣,具7—10條基出脈。總狀花序傘房狀,具2—6朵下垂花;苞片線狀披針形,長0.5—1.2厘米,寬約1毫米,邊緣不規則的撕裂。萼片狹披針形,長5—6毫米,寬1—2毫米,先端長漸尖,邊緣撕裂狀,早落;花瓣淡黃色,外面2枚長1.1—1.4厘米,寬1.5—3毫米,先端向兩側微叉開,叉開部分長約2毫米,基部囊狀,囊長約2毫米,心形,裡面具1曲狀、長約2毫米的蜜腺體,裡面2花瓣長1—1.4厘米,花瓣片寬約3毫米,先端具長約1.5毫米的圓突,背部雞冠狀突起直徑約1毫米,爪長7—9毫米;雄蕊長0.9—1.2厘米,花葯長圓形,極小;子房狹圓錐形,長7—9毫米,粗約1毫米,花柱圓錐狀,長2—4毫米,柱頭四方形,上端2個小乳突,基部兩側角狀延伸,胚珠多數。蒴果線狀長圓形,長4—6厘米,寬2—3毫米,念珠狀,稍扭曲,綠色轉紅,熟時紫紅色,具宿存花柱。種子近腎形,長約2毫米,黑色,具光澤;外種皮具明顯的網紋。花期6—10月,果期7月至翌年1月。

分布及生境

雲南省除滇東北和西雙版納地區外均有分布;生於海拔1 200—3 000米的林下、灌叢中或路邊、箐溝邊。四川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有分布。印度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全株藥用,治咳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