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木合

扎木合

札木合(Jamuqa,?-1204年),蒙古札達蘭部首領,被稱為古兒汗。札木合出身於札達蘭部。根據《蒙古秘史》所記載,札木合的祖先與成吉思汗的祖先同宗。他與鐵木真都是蒙古部的首長,都希望統一蒙古。他是鐵木真的主要對手之一,二人曾在蒙古草原上對立。後來雖然札木合敗在鐵木真的手下,不論是蒙古還是中原的歷史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

基本信息

主要經歷

扎木合扎木合
扎木合祖先是搶來的女人生的,因此成為外族血統,蒙古扎搭闌部首領。少年與孛兒只斤·鐵木真三次結為安達。也是十三翼之戰肇事者。
鐵木真的高明之處在於善於籠絡人心,十三翼之戰後不久,對扎木合心懷不滿的族人就前來投靠鐵木真,鐵木真的威望得到進一步提高,勢力更加壯大了。也正是這次戰爭之後,鐵木真才真正獨立的在漠北草原站穩了腳跟。
到了公元1201年,與扎木合結盟的各部也終於意識到鐵木真的日益強大將威脅到他們,於是,扎木合組織了一個真正的部落聯盟,想憑此同鐵木真和王汗聯盟一爭高低。扎木合組織的這個部落聯盟包括了除投奔鐵木真的部落以外的大多數蒙古部落
此外,參加這個聯盟的還有:下克魯倫河流域的塔塔兒人;下色楞格河流域的篾兒乞惕人;下斡難河流域的泰亦赤兀惕人;貝加爾湖西岸的斡亦剌惕森林狩獵人;與這些部落親善的許多小部落,也參加了扎木合的聯盟。最具戲劇性的還包括了鐵木真岳父岳母所在的部落。
該聯盟各部在刊河和額爾古納河匯合處公推扎木合為汗,尊為"古兒汗"。緊接著,他們按薩滿教禮儀書舉行宗教儀式並相誓為盟說:"吾等之中,若有私泄機謀,陰懷異志者,將如此頹土斷木般下場!"誓畢,共舉足踏岸,使土崩於河水之中;揮刀斬木,使木斷葉落於地。然後即分頭行動,準備合力偷襲鐵木真。
但他們並未能保守住秘密。他們分頭準備時,豁羅剌思部的一個名叫豁里歹的人立即去向鐵木真告密。鐵木真立即向王汗求救。王汗一聽有變,即起兵前來同鐵木真會合,鐵木真和王汗的軍馬順利來到赤忽兒忽山、扯克徹兒山和闊亦田之地。這時,扎木合的軍隊溯額爾古納河而上,也抵達了這個地區。
兩軍在第二天的黎明開始決戰。史書中被神化了的薩滿法師不亦魯黑和忽都合別乞在這時開始大顯身手。他倆端來一盆淨水,從懷中取出石子數枚,投入水中,望空禱誦,念動咒語。霎時間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雨雪從天而降。他們本想以此迷住鐵木真和王汗的人馬,然後乘勢掩殺過去,不期老天有眼,驀然間風勢一轉,雨雪隨飛,反向扎木合的軍馬襲來。
鐵木真和王汗大喜,便趁此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之機揮軍衝殺過來。扎木合的軍隊頓時亂了陣腳,慌忙奔逃,自相踐踏,黑暗中不識路徑,跌入深澗者無數。兵敗如山倒,扎木合的聯軍就此分崩離析,活下來的人四散逃命。扎木合返回其額爾古納河流域營地。扎木合在撤退時毫不猶豫地趁盟軍遭難之機,大肆搶掠這些曾公推他為古兒汗的盟軍。這種失去理智的瘋狂行徑使他失去了最後的支持者,他剛登上不久的汗位也因此而崩潰了。
鐵木真在這次征戰中被箭射傷,後來射箭人見取勝無望就來投靠,並承認是射傷他的人。鐵木真見他不僅箭法好,人品也好,就免他一死,並賜名"哲別"--箭簇的意思。這個人就是金庸筆下著名的射鵰能手哲別的真實原型。在以後的西征中哲別是最重要的將領之一,為鐵木真立下了汗馬功勞。
乃蠻部是扎木合的最後絕唱。鐵木真靠著有序的軍事組織打敗了遊牧在阿爾泰山和杭愛山之間的乃蠻部,收拾了各部族散落的殘部。戰爭後,扎木合再無處可投,之後,被他的5個隨從押送給鐵木真。鐵木真念他們年少時的友誼,又念扎木合在強大時也沒有謀殺自己,他願與扎木合修好,但扎木合拒絕了,他說:"天下已非汝莫屬,友伴有如我者,於汝又有何益哉?我二人之間,已不可復為友矣"。對於扎木合的死有一說法是他裹著毯子被駱駝踏死。而那5個隨從則被鐵木真作為叛徒斬首。
形勢圖形勢圖
鐵木真和扎木合作為多年恩怨的競爭者,最後以鐵木真的勝出而宣告結束。在這一角逐中,鐵木真具有的優勢則是:性格頑強、政治敏銳,以及具有把正義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藝術,並且在開始時得到了王汗的堅決支持。
扎木合似乎也很卓越,如果說他在內聚力上缺乏的話,但其活躍的思維和戰術的運用是不遜於鐵木真的。然而,如果有關鐵木真的史書是可信的話,扎木合在做人方面是一位不可靠的朋友,他會毫不猶豫地掠奪自己陣營中的部落。而對於忠實於自己的部落來說,鐵木真則是堅定、忠實的保護者。
另外,在他們兩者之間,王汗也是一位關鍵人物。他始終支持鐵木真,與他一起在闊亦田不顧斡亦剌惕部和乃蠻部巫師興風作雨,迫使扎木合退到額爾古納河下游。可以說對鐵木真無論是實力還是心理上都給予了決定性的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