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陰絡脈

手少陰絡脈

手少陰絡脈為十五絡脈之一。名曰通里,即從通里穴處由手少陰經分出。起始於腕橫紋後一寸半(通里)處,由此向上與手少陰經並行於淺層,沿經脈而進入心中,聯繫舌根部,又聯屬於眼睛的根部;在掌後一寸半(通里)處走向手太陽小腸經。此絡脈病候分為虛實兩證:實證為胸脅及膈上撐脹不舒;虛證為不能言。當取通里穴治之。

經絡系統組成

經絡系統結構圖經絡系統結構圖

經絡作為運行氣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經脈為主,其“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將人體內外連貫起來。 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絡分:經脈和絡脈。

經脈分: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十二經脈、奇經八脈

絡脈分:十五絡脈、浮絡、孫絡。

絡脈的循行

心經心經

在十五絡脈中,十二經脈的絡脈都是從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絡於相互表里的陰陽兩經之間,從陽走陰或從陰走陽,為十二經在四肢互相傳注的紐帶。

任脈之絡脈分布在腹部,絡於沖脈;督脈之絡脈分布在背部,除別走太陽之外,並能聯絡任脈和足少陰經脈;脾之大絡分布在側身部,能總統陰陽諸絡。這三者在軀幹部發揮其聯絡作用,從而加強了人體前、後、側的統一聯繫。

十五絡脈名稱

十五絡脈的循行分布是有規律的。十二經脈的分支絡脈由於由絡穴分出,故均以絡穴命名。

1、手太陰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列缺

2、手少陰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通里

3、手厥陰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又稱手心主絡脈。名曰內關

4、手太陽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支正

5、手陽明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偏歷

6、手少陽絡脈 十五絡脈之一,名曰外關

7、足太陽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飛揚

8、足少陽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光明

9、足陽明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豐隆

10、足太陰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公孫

11、足少陰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大鐘

12、足厥陰絡脈十五絡脈之一,名曰蠡溝

13、任脈之絡十五絡脈之一,名曰尾翳

14、督脈之絡十五絡脈之一,名曰長強

15、脾之大絡十五絡脈之一,名曰大包

循行規律

手少陰絡脈是上述的十五絡脈中第二。名曰通里

心經循行心經循行

《靈樞·經脈》: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1),另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取之去腕後一寸(2)。別走太陽也。

其實,則支膈(3);虛,則不能言(4)。

注釋

(1)一寸——原作一寸半,據《太素》改。

(2)腕——原作掌,據《太素》《甲乙》改

(3)支膈——胸膈間脹滿、支撐不適。

(4)不能言——其支者上系舌本,故不能言。

循行規律:即從通里穴處由手少陰經分出。起始於腕橫紋後一寸半(通里)處,由此向上與手少陰經並行於淺層,沿經脈而進入心中,聯繫舌根部,又聯屬於眼睛的根部;在掌後一寸半(通里)處走向手太陽小腸經。

病變

“其實,則支膈(3);虛,則不能言(4)。 ”

此絡脈病候分為虛實兩證:

實證為胸脅及膈上撐脹不舒;

虛證為不能言。

當取通里穴治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