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芒菊

扁芒菊為植物界菊目(Asterales),是多年生草本。產我國新疆。生於河灘地或山坡石隙間。蒙古西部、蘇聯中亞地區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扁芒菊

種中文名:扁芒菊
種拉丁名:Waldheimia tridactylites Kar. et Kir.
種別名:新疆扁芒菊(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扁芒菊屬
屬拉丁名:Waldheimia
國內分布:產我國新疆。生於河灘地或山坡石隙間。
國外分布:蒙古西部、蘇聯中亞地區也有分布。
命名來源:【Bull.Soc.Nat.Mose. 15: 126. 1842】
中國植物志:76(1):083
組中文名:扁芒菊組
組拉丁名:Sect.Waldheimia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 O.Ttoffm.
族中文名:春黃菊族
族拉丁名:ANTHEMID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約6厘米;根狀莖匍匐,木質化,多分枝。莖多數,縮短,有密集的蓮座狀葉叢。葉匙形,長1—1.5厘米,寬5—7毫米,3(5)淺裂或深裂,向基部楔狀漸狹;裂片通常矩圓形,全緣或有2—3淺裂,鈍或稍尖,兩面無毛,有腺點。頭狀花序單生莖端,直徑2.5—3.5厘米,無梗或有梗;總苞半球形,直徑1.5—2厘米,無毛,總苞片覆瓦狀排列,3--4層,外層卵狀長圓形至長圓形,長約7毫米,寬約3毫米,具寬的黑褐色膜質邊緣,內層線狀長圓形,長約8毫米。舌狀花8—15個,中性,無冠毛或極退化;舌片粉紅色或紫紅色,橢圓狀矩圓形,長約8毫米,寬3—4毫米,具5脈,頂端2—3小齒,管部長3—4毫米。管狀花兩性,多數,黃色,有腺點,上部帶紫色,逐漸膨大呈鐘形,有5個三角狀披針形裂齒,下面狹管部長2.5—3毫米;瘦果長2.5毫米,略彎,具5條明顯凸起的縱肋,無毛,有黃色腺點。冠毛長約6.5毫米,帶褐色。花果期7—8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