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切除術

扁桃體切除術

慢性扁桃體炎不僅由於本身炎症蔓延可引起鄰近器官的感染,如中耳炎、鼻竇炎,喉、氣管、支氣管炎等,更重要的是為人體常見的感染病灶之一,與急性腎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心臟病、長期低熱等疾患關係密切。因此,在扁桃體炎反覆發作時除抗感染治療外,必要時應手術治療。扁桃體過度腫大或發生腫瘤等疾病時亦應考慮手術治療。扁桃體切除術又稱扁桃體炎切除術,此手術適用於扁桃體炎反覆急性發作,扁桃體過度肥大,扁桃體良性腫瘤等症,手術方法分為剝離法、擠切法。

基本信息

適應症

扁桃體 扁桃體

(一)慢性扁桃體炎反覆急性發作。

(二)有扁桃體周圍膿腫病史者。

(三)扁桃體過度肥大,妨礙吞咽、呼吸,導致營養障礙者。

(四)風濕熱、腎炎、關節炎、風心病等患者,疑扁桃體為病灶者。

(五)因扁桃體,增殖體肥大,影響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滲出性中耳炎,經保守治療無效者。

(六)白喉帶菌者,經保守治療無效者。

(七)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而扁桃體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時。

(八)各種扁桃體良性腫瘤,對惡性腫瘤則應慎重選擇病例。

禁忌症

扁桃體切除術 扁桃體切除術

(一)急性扁桃體炎發作時,一般不施行手術,需炎症消退後3-4周方可手術。

(二)血液病,高血壓,代償機能不全的心臟病,活動性肺結核等均不宜手術。

(三)風濕熱及腎炎等全身症狀未控制時不宜手術。

(四)在脊髓灰白質炎及流感,婦女月經期及月經期暫時不宜手術。

(五)病人家屬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病率高者。白細胞計數低於3000以下者。

術前準備

(一)認真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特別注意有關出血病史的詢問及出血凝血機制的檢查。

(二)血、尿、便常規出凝血時間。

(三)胸透、心電圖檢查。全麻者,肝、腎功能檢查。

(四)全麻者術前禁食,採用局麻者,術前酌情進少量飲食或禁食。術前半小時皮下注射阿托品。(擠切法免用)。病人緊張者可服鎮靜劑。

手術方法

用剝離法與擠切法二種。

(一)剝離法(dissectionmethod):

1.麻醉及體位:採用局部麻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咽反射敏感者可於咽部噴1%的卡因,再以1%奴夫卡因(加1:1000腎上腺素)於舌齶弓及咽齶弓黏膜下及扁桃體外側包膜周圍浸潤麻醉

2.操作步驟

(1)切口:用扁桃體鉗夾持扁桃體向內、上牽拉,暴露舌齶弓游離緣與扁桃體之間黏膜皺襞,以彎尖刀切開此處黏膜,並向後切開咽齶弓與扁桃體間部分黏膜。

(2)剝離:用血管鉗或剝離器插入舌齶弓切口,並向上後將扁桃體上極游離,然後用扁桃體鉗夾持扁桃體上極,再以剝離器由上向下將扁桃體在其被膜外下周圍組織分離,直至其下極。

(3)切除扁桃體:將扁桃體圈套器的鋼絲套住扁桃體,同時將扁桃體向上提,鋼絲向下壓,收緊鋼絲圈,絞斷扁桃體下極根蒂部分,將扁桃體完整切除下來。

(4)止血:切除扁桃體後立即用大棉球壓迫扁桃體窩進行止血,見有血管出血,給予結紮。最後用齶弓拉鉤牽開舌齶弓,充分暴露扁桃體窩進行檢查,如出血已完全停止,且無殘餘扁桃體組織,一側手術即告完畢。

用同法切除對側扁桃體。

3.全身麻醉時,病人仰臥頭後仰位,肩下墊一小枕,搖低手術床,使頭部稍低於胸部,避免術中將血液吸入氣道。置入台維氏式開口器,注意勿壓傷舌及口唇,勿壓落牙齒。

(二)擠切法(guillotinemethod):

1.麻醉:全麻或局麻。

2.操作:病人取仰臥或坐位,助手將其頭部固定,置入開口器後,手術者以壓舌板壓舌,暴露扁桃體下極,右手持擠切刀,從扁桃體下極套入,再轉動刀環,使其位於扁桃體和咽齶弓之間,將扁桃體後面及上極套入,並向舌齶弓方向提起,這時扁桃體在舌齶弓下隆起成一“包塊”,即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將“包塊”擠壓入環內,隨即收緊刀柄,推動刀桿前進,使刀片切入刀環的盡端,以迅速有力的扭轉及提拔動作切下扁桃體。以同法切除對側扁桃體。助手迅速將患者頭部側轉,使其將血吐出。止血方法同剝離法。

術後處理

(一)患者均採用側臥位。局麻患者囑將口中分泌物順口角流出,不要咽下,以便觀察是否有出血。全麻患者未甦醒前應注意其是否有吞咽動作,若有,應檢查是否有出血。

(二)術後三小時可進流食,六小時後可用鹽水漱口。創口痛時,頸部可冷敷。

(三)術後第二天,創面出現一層白膜,是正常反應。白膜約於手術後5~7天開始脫落,創面形成肉芽,表面上皮開始生長。如白膜呈污灰色,應注意有感染可能,可用抗生素及用0.5~1%雙氧水溶液漱口。

併發症處理

(一)出血:手術後24小時內的出血為原發性出血,較多見,多發生在術後6小時內,可能是手術欠細緻,遺留殘體或止血不徹底,或是麻醉劑中腎上腺素的血管收縮作用消失後血管擴張之故;也可能是原已出血的小出血點,因咽部活動,咳嗽或血壓一時性增高等原因引起出血,缺乏維生素C,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天氣驟然變化,也可促進術後出血。繼發性出血,常發生於手術後5~6天,主要是白膜開始脫落時,因咽下硬食擦傷發生出血,若加注意可以防止。如屬繼發性感染性出血,則應加強處理,如抗感染等。

1.扁桃體窩內若有血塊,應予取出,用紗布球加壓10~15分鐘。檢查出血點時應注意扁桃體窩上下方隱蔽處,下方近舌根處及舌齶弓後面有出血點,較難看到。若有明顯出血點,用血管鉗夾住結紮止血。

2.瀰漫性滲血,可用止血粉,明膠海綿貼附壓迫於出血處。無效時可用消毒紗球填壓在扁桃體窩內,將舌齶弓及咽齶弓縫合3~4針,紗布留置在扁桃體窩內24小時。

3.有時病人將血咽下,積存於胃內未被察覺,到達相當數量後有時可突然嘔出大量血性物,病人脈搏頻數,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現象,應採取補液,輸血及止血等措施,積極搶救。

4.手術損傷頸內動脈:極少見,如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大出血死亡。 主要預防手術中剝離扁桃體時應緊貼扁桃體被膜外剝離,分離不宜過深,對粘連組織切忌用刀、剪下割。一旦不幸發生,立即壓迫止血,並自頸外行頸內動脈縫合術。

(二)傷口感染:病人抵抗力低下,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或術後出血可合併傷口感染。表現創面不生長白膜,或白膜污穢而不完整,咽部充血、腫脹、咽痛較重,有時伴有發燒。套用足量抗生素及0.5~1%雙氧水漱口。

(三)此外還可並發肺膿腫、支氣管肺炎、肺不張、頸深部膿腫或蜂窩織炎、呼吸道異物等。

術後飲食

1、冷流質:冷牛奶、藕粉、冰淇淋等。

2、多飲冷開水,保持口腔和咽部清潔。

3、全麻全醒方能進食。

4、忌過鹹、過酸,以減少刺激。

5、忌熱流質防傷口擴張。

6、術後1~2天改為半流質或軟飯。

預防與調養

1、慢性扁桃體炎的病人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去除室內潮濕的空氣都是重要的。對於患病兒童,應養成不挑食、不過食的良好習慣。

2、堅持鍛鍊身體,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不過度操勞,若勞累後應及時調整休息。戒除菸酒,是預防慢性扁桃體炎的重要一點。

3、患扁桃體急性炎症應徹底治癒,以免留下後患,預防各類傳染病、流行病。流食或半流食,發熱高者町用酒精擦浴,協助降溫。

術後臥床休息2~3天,病人應少運動,不要用力咳嗽,一般需10~15天即痊癒。 

1、手術當日儘量少講話,以避免引起傷口出血。同時注意觀察傷口是否有出血現象,如口腔內有分泌物,讓病人將口中的分泌物輕輕吐出,看看唾液中是否有新鮮血。對於行全麻的患者可取頭側位,病人未清醒時應特別注意觀察其是否有頻繁的吞咽動作,避免將血咽下。 

2、密切觀察4~6小時,若無傷口出血徵象,可以開始進冷流質飲食(如冷牛奶),一般次日改為半流質或軟食,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術後3~5天可吃普通飯。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帶刺、帶渣食物,防止傷口被卡破出血。術後第二天即可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避免口腔感染。

3、術後有發熱現象,是由於扁桃體切除使局部細菌、毒素擴散所致,一般在2~3天內,體溫不超過38℃,屬正常現象,醫學上稱為手術熱。若術後2~3天后體溫不斷升高,這是感染現象,應立即處理。 

4、術後24小時內傷口疼痛明顯,可適當用鎮靜、止痛藥。次日疼痛逐漸減輕,一般5~7天疼痛逐漸消失,這是正常規律。若傷口疼痛加劇,說明為感染徵象,需及時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5、注意觀察病灶性扁桃體炎術後有無誘發扁桃體炎併發症,如心肌炎、腎炎等。應及時檢查心電圖,及早發現病變;腎炎患者應注意小便情況,並及時檢查尿常規。 

兒童術後

下面是小孩手術及手術後注意事項:

扁桃體手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主要有:

(一)出血:手術後24小時內的出血為原發性出血,較多見,多發生在術後6小時內,可能是手術欠細緻,遺留殘體或止血不徹底,或是麻醉劑中腎上腺素的血管收縮作用消失後血管擴張之故;也可能是原已出血的小出血點,因咽部活動,咳嗽或血壓一時性增高等原因引起出血,缺乏維生素C,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天氣驟然變化,也可促進術後出血。繼發性出血,常發生於手術後5~6天,主要是白膜開始脫落時,因咽下硬食擦傷發生出血,若加注意可以防止。如屬繼發性感染性出血,則應加強處理,如抗感染等。

1.扁桃體窩內若有血塊,應予取出,用紗布球加壓10~15分鐘。檢查出血點時應注意扁桃體窩上下方隱蔽處,下方近舌根處及舌齶弓後面有出血點,較難看到。若有明顯出血點,用血管鉗夾住結紮止血。

2.瀰漫性滲血,可用止血粉,明膠海綿貼附壓迫於出血處。無效時可用消毒紗球填壓在扁桃體窩內,將舌齶弓及咽齶弓縫合3~4針,紗布留置在扁桃體窩內24小時。

3.有時病人將血咽下,積存於胃內未被察覺,到達相當數量後有時可突然嘔出大量血性物,病人脈搏頻數,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現象,應採取補液,輸血及止血等措施,積極搶救。

4.手術損傷頸內動脈:極少見,如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大出血死亡。主要預防手術中剝離扁桃體時應緊貼扁桃體被膜外剝離,分離不宜過深,對粘連組織切忌用刀、剪下割。一旦不幸發生,立即壓迫止血,並自頸外行頸內動脈縫合術。

(二)傷口感染:病人抵抗力低下,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或術後出血可合併傷口感染。表現創面不生長白膜,或白膜污穢而不完整,咽部充血、腫脹、咽痛較重,有時伴有發燒。套用足量抗生素及0.5~1%雙氧水漱口。

(三)此外還可並發肺膿腫、支氣管肺炎、肺不張、頸深部膿腫或蜂窩織炎、呼吸道異物等。

扁桃體手術後注意事項

(1)術後臥床休息2~3天,少運動,不要用力咳嗽,一般需10~15天,即痊癒。

(2將口中的分泌物吐出時要觀察唾液中是否有新鮮血。

(3)密切觀察4~6小時,若無傷口出血徵象,可以開始進冷流質飲食。一般次日改為半流質或軟食,根據具體情況,術後3~5天可吃普通飯菜。但一定要注意避免硬食刺破傷口。

(4)術後有發熱現象,是由於扁桃體切除使局部細菌、毒素擴散所致,一般在2~3天內,體溫不超過38℃,屬正常現象,稱之為手術熱。若不符合此規律,術後2~3天體溫不斷升高,這是感染現象,應立即處理。

(5)術後6小時傷口處白膜開始從中央形成良好,對創面有保護作用,這是局部創傷的正常反應,一般術後5~7天白膜從邊緣開始脫落,10~15天創面完全癒合,不需特殊處理。

(6)術後24小時內傷口疼痛明顯,可適當用鎮靜、止痛藥。次日疼痛逐漸減輕,一般5~7天疼痛逐漸消失,這是正常規律。若傷口疼痛加劇,說明為感染徵象,需及時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7)呼吸道和咽鼓管,咽喉少了一道防禦屏障,要特別注意飲食,和空氣污染,尤其現在是呼吸道疾病流行季節,能不抽菸儘量表抽,非抽不可要少抽。

注意事項

(1)注意進食技巧,避免使用吸管,可用小勺餵食,頜下置冰袋,使局部血管收縮起到止痛作用。

(2)多鼓勵、多讚美,充分誇大其能力,增強患兒自信心。

(3)儘量滿足患兒的要求,多巡視患兒,多與患兒交流。

(4)儘量選擇患兒平時喜歡的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刺激患兒的食慾。

(5)做好家長的飲食宣教,以便協助護士做好患兒的飲食指導工作。

(6)對於刀口疼痛,拒不進食的患兒,需要不厭其煩地對患兒進行講解,不要勉強,可採取擬人化的形象描述,使患兒易於理解並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