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補門

房補門

房補門是指2010年10月27日,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在深圳市政府最新公布的一份住房補貼名單中,竟然有騰訊老總馬化騰、金蝶軟體主席徐少春,以及華為、中興通訊公司一批IT界大腕的名字。這一訊息被迅速轉播,在網上引起熱議:“大腕還需要住房補貼?”調查發現,該名單的補貼並非最初傳言的經濟適用房,而是深圳針對高層次人才推出的住房政策。有網民認為,高管本人在這個事件中也許無可非議,但政策制定方應該適當調整領取標準,這樣有利於財政資金更有效地得到利用。

簡介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上的最新一條社會公示中,人們驚訝的發現,騰訊華為多為高管領取了住房補貼。

社會公示社會公示

這則名為《2010年第三季度住房補貼擬發放及擬中止發放人員名單》的公示中寫道:按照《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住房補貼發放規程》的規定,本季度擬向684人發放住房補貼,在附帶的DOC名單文檔中,小編看到包括騰訊、華為、TCL等知名企業的高管均在住房補貼名單中。
住房補貼這個詞在普通人意識中是幫助那些買不起房的困難人群,而這份名單中卻是多為上市企業老總和高管,這不得不讓不少看過名單的人大為驚訝。在最新的胡潤富豪榜上,騰訊執行長馬化騰排名第二,福布斯榜評選中大陸第五,坐擁293億資產。
從名單中我們可以發現,華為公司有167名高層次專業人才獲得住房補貼,而大家都熟悉的騰訊公司也有15名高層次專業人才獲得住房補貼。這名單中,也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騰訊QQ的老總馬化騰。

藉口

為了留住更多的人才,深圳市在2008年提出就有加強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的意見,其中有一項就是提供購房住房等福利補貼。
有了這個國家和地方的政策,各政府機關、院校、公司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在購房上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放心去乾。
對於這個政策相信各位納稅人是沒有意見的,因為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政策。但筆者有個疑問,對於個人財富已經排在全國數一數二的“首富”,這個補貼作用性應該不大了吧?應該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補貼發給其他更需要的人吧?

熱議

馬化騰,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身家293億元,但同時還作為深圳的地方級領軍人才享受每月3100元的購房貼息。除馬化騰外,金蝶軟體董事長徐少春等多名企業高管也在補貼名單之列。昨日,這則訊息在網上被廣泛轉載並引起熱議。

房補門房補門

根據深圳市有關規定,經認定後的地方領軍人才確實可以享受住房貼息的政策優惠。騰訊公司公關部昨日也回應稱,公司尊重深圳特區的人才政策,並嚴格按照相關政策的流程執行。而對於馬化騰究竟有沒有領取這筆貼息補貼的問題,該公司相關人士則表示不清楚。
據不久前發布的胡潤IT富豪榜,馬化騰以293億元財富位列第二。不少網友質疑,已擁有財富的馬化騰等高管們不應領取住房貼息,他們也不需要這些貼息。還有網友提出,更多有需要的人才卻拿不到購房貼息,高層次住房補貼的政策存在誤區。但也有網友表示支持,認為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尊重人才的表現。
面對各方爭議,深圳市人力資源保障局表示,很多媒體在關注此事,擇日“會有一個統一的回應”。
該信息一經曝光,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網友表示“看不懂”,認為以徐少春、馬化騰的經濟實力怎么會需要住房補貼?
《2010胡潤內地IT富豪榜》顯示,馬化騰位列IT富豪榜第二位,總資產達293億元。據相關人士估算,現年48歲的徐少春目前身家約為21億元。
地產大亨潘石屹得悉此事後驚訝地表示:“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訊息,是不是搞錯了?像馬化騰他們這樣收入水平的人,不應該領取政府的住房補貼。”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致電深圳市人保局詢問此事,但未聯繫到相關人員。據了解,200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開始推出《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1+6”檔案體系。對高層次人才專業人才的鼓勵包含了住房補貼、配偶就業促進、子女入學優惠、學術研修津貼等一系列具體政策。
截至2010年一季度,深圳共認定高層次專業人才1457名,包括國家級領軍人才80名,地方級領軍人才748名,後備級人才629名。
騰訊公司對此表示,尊重深圳特區的人才政策。金蝶軟體沒有給出明確回應。
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此次公布的最新一批住房補貼名單共涉及來自深圳各公司、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高管、技術人才等684位,其中金蝶軟體19人、騰訊公司14人、中興通訊20人、創維13人、TCL3人、華為則占據了該名單的近1/3,達164人。
有業內人士表示,該事件之所以受到熱議與當前公眾對房地產的態度密切相關,不過,無論是馬化騰還是徐少春,只要他們作為深圳市“高層次人才”的資格認定沒有問題,公眾就應當更加理性地看待他們領房補的事件,“畢竟這個政策不是純粹‘濟貧’性質的經濟適用房,而是深圳市對高層次人才的一種認可和挽留。”不過,在技術細節上,有關部門有必要根據各類人才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出台政策,這樣才能讓財政資金獲得更有效率的使用。

解讀

地方領軍人才可領3100元/月補貼,馬化騰等企業高管根據政策,到底有沒有資格領這筆購房貼息?
據了解,2010年10月12日,深圳市人力資源保障局網站公示了高層次專業人才今年第三季度發放名單。公示中,深圳擬向684人發放住房補貼,其中19名國家級領軍人才發放的是購房補貼,剩下的就是地方領軍人才和後備級人才。
從公示里可以看出,地方級人才領取的補貼類型有兩種,一種是購房補貼,一種是購房貼息。凡是屬於在編的、體制內單位的地方領軍人才可以享受購房補貼,比如深圳大學、深圳高級技工學校等。而凡是屬於企業的,非體制內單位的地方領軍人才,則只可以享受購房貼息,其中就有騰訊的CEO馬化騰、金碟的董事長徐少春等,此外,還有邁瑞、華為等企業的高管。
事實上,早在2008年9月,深圳就出台《關於加強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以貨幣補貼為主、實物配置為輔的原則,逐步解決高層次人才住房問題。而與該意見配套的《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住房解決辦法(試行)》則規定,經認定的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和後備級人才若未享受過其他住房優惠政策,可分別按150平方米(兩院院士為200平方米)、100平方米、8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標準申請享受各項住房補貼。
目前,享受住房補貼的包括國家級人才、國家級和地方級體制內單位人才。其他高層次人才只能享受購房貼息、人才公寓、租房補貼等三種方式。其中,地方級領軍人才和後備級人才的購房貼息發放標準分別為每月3100元和2500元。馬化騰等享受購房貼息的額度,正是據此而來。
截至今年5月底,深圳共認定高層次專業人才1457名,包括國家級領軍人才80名,地方級領軍人才748名,後備級人才629名。截至目前,共為高層次人才發放住房補貼296人次,發放金額3244萬元。

說法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人才補貼不應考慮身價。
身家數百億元的馬化騰,同時還享受每月幾千元的購房貼息,對此,宋丁認為,不應該把對貧富差距公平化的補貼,和對人才差異化的補貼政策等同看待,“從鼓勵吸引人才角度來看,這種高級人才的住房政策,是政府的一種行動方針,政府關注高科技企業,關注高科技人才,這是一種政府制定相關政策的行為。”
宋丁認為,一種政策的執行,應該有統一的標準,凡是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對象,都應當享受到政策規定的內容,不可能也不應該個性化執行。具體到上述事件,他認為,既然馬化騰符合了深圳市政府認定的高級人才的標準,就應該根據規定享受相關的權利,而不應該考慮其實際收入、身家等,區別對待,“不應該說因為他有錢,所以他就不能享受你這個政策規定應當享受的權利。”
宋丁認為,對這一事件應該冷靜看待,“馬化騰對這筆錢肯定也不會在意,但是這幾千元錢傳遞出的是深圳對這種創業人士的認同。從受益者來講,也能夠感覺到政府對他的肯定和尊重,不是簡單的錢的問題。”
不過,對於目前這種政策,宋丁也建議,政府應在現有政策如何體現獎勵的公平性上,做一些考慮和策劃完善。
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院長,高海燕,補貼應給塔底而非塔尖。
對於馬化騰享受購房貼息,高海燕認為,對城市的人才採取激勵措施和政策,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吸引人才的政策偏好上存在缺陷。政府已經習慣了用購買的方式來幫助獲得優勢資源,應該看到像馬化騰這樣的優秀人才,對城市關注的到底是什麼。對於他們來說,一個應該是平台價值、獲取資源的充足度,一個是政府服務環境,社會公平環境、城市文化、生活環境等,而一定的金錢補償對他們的意義不大,其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高海燕分析說,這同時還反映了在市民的住房保障性政策的理念上存在缺陷。用公共財政的支出提供各種形式的住房保障,作為一種資源再分配,主要政策目的是彌補收入分配過程中的社會公平問題,適用的是相對弱勢的人群。而對於深圳來說,需要留住的是大量的怯於高房價而不願意來深圳的成長性人力資源上,而不是高端人才,“應該補給大量塔底的人,而不是補給塔尖的人”。
他還認為,政策其實是出於對塔尖的人曾做出貢獻帶有追認和補償的心態,雖然可以理解,但塔尖的人有一定的事業基礎,政策則具有階段性,這種補償和追認性質的補貼沒有意義。

網友

馬化騰、徐少春有錢,是自己賺來的。政府對人才發放補貼,是對人才的優待政策。真正的人才應該得到政府的尊重和優待,無論是有錢還是沒錢的。所以這兩者不衝突,也不應該相互衝突。 ―――網友“webdi”
政府希望通過補貼的形式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這種方式沒錯,但是獎勵首先要建立在需求的基礎上,正如馬斯洛理論一樣,首先是看清楚對方有哪些需求。對於馬化騰、徐少春這樣在物質上比較富足的人來說,物質上的獎勵並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網友“恩威將軍”
大部分網友都認為擁有大量社會財富的人才,不應該享受政府的住房補貼,也有大量網友表示深圳這一政策有不健全之處。
網友“此小強非彼小強”:給錢的和拿錢的都不在乎這點錢。
網友LRX表示,不如把這些優惠政策給潛在的“馬化騰”們,那些有一腔熱血要在深圳發憤的初步創業者,讓他們居有定所。

網友肖容:
資產294億元的馬化騰領取深圳市政府3100元住房補貼。這是一種制度性不公。
所謂住房補貼,原本是給低收入群體兜里送個雞蛋,但事實恰好相反,這些雞蛋塞進了富豪的西服口袋裡。
有些人還振振有詞:這是制度!政府給人才的獎勵!!
獎勵有很多形式,為什麼非要拿窮人的豆包補貼給富翁?
話說回來,馬化騰的騰訊確為深圳做了很多貢獻,比如就業、稅收,以及巨大的GDP增長。
要說非要塞點紅包意思意思,諾貝爾獎發不起,直接發個“傑出貢獻獎”多好,何必非要“住房補貼”這個名義呢?何況市場經濟已經給了巨大的政策鼓勵,受獎者已經賺的盆滿缽溢。
退一萬步說,馬化騰,作為2010福布斯榜的中國第9位富豪,名下資產超過294億元,難道還在乎你送幾個紅皮雞蛋嗎?不要,還顯得不給政府面子;要了,還得在網上公示,並遭受公眾質疑。
騰訊對公眾質疑的答覆是“騰訊尊重深圳特區的人才政策。對於有關馬化騰究竟有沒有領取這筆住房貼息補貼,相關人士表示自己並不清楚。另外,騰訊公關部表示,這一政策是深圳政府鼓勵人才的相關政策,騰訊是嚴格按照相關政策的流程執行”。
從這個答覆中可以看出,每月3100元的雞蛋,送是送了,但知不知道這回事,不光馬化騰“不清楚”,騰訊對此也“不清楚”。
這就是制度啊,制度製造了不公平。
制度不公平的可怕,不僅僅在於它製造並持續擴大了社會不公,而且更可怕的是,享受了利益的集團和地區,將它制定為一種制度,使之強化。窮的越來越窮富的越來越富,社會兩極分化直到崩潰。
出台這種制度的思想根源是什麼?
就是一切以效率為轉移,公平只是兼顧而已。在中國,制度不公有各種表現:東部掠奪西部、城市掠奪鄉村、強拆不容分辨,截訪合理合法……,既得利益集團巧取豪奪變賣國有資產,普通職工只能乖乖聽命。前兩天,看見新聞說,重慶出台戶籍新政策,強制要大學生畢業放棄農村戶口轉為城鎮,不服從則學校不給畢業證書。從校方得到的訊息稱,轉戶是重慶市教委下達的任務,每個院系的輔導員都必須完成。而學生之所以拒絕轉戶,是因為害怕轉戶之後,老家的宅基地和農田將被收回。在日後可能的拆遷中,他們也得不到相應補償。這些來自農村的學生擔心轉戶後,畢業後一旦無法找到工作,老家也沒辦法回去。
這些現象的背後,就是掌權者屁股坐在本位主義上,只求GDP業績保烏紗而不顧公平和正義。
產生這種思想的土壤是什麼?
就是權力至上,權力通吃,權力不受制約。在掌權者眼裡,天下再大,也沒有權力大;錢財再多,都是我說了算。我要賞賜誰就賞誰,我要剝奪誰就剝奪誰。沒有公民監督權力,談何公平正義呢?
制度性不公已然是社會常態。我看到一個網友在部落格中國《騰訊CEO馬化騰領取深圳住房補貼》下的留言:這事兒很正常。我們村有一個農民,在外地開了一家工廠,全家都在市里居住,他開的是一輛本田越野,媳婦開的是一輛本田轎車。他家的6畝承包地出租給了一家駕校,每畝地的年租金是5千元。可是,每年的“種糧補貼”他都照領不誤,雖然錢不多,他都是不辭辛苦,從市里趕來,簽字領取。有人開玩笑說:“你這千萬富翁也看得見這點錢?”他說:“國家的好政策咱不能違背啊!這是國家的好意,要是不領就是不愛國。”他們全家參加的是農村醫保,每人只出10塊錢,而城裡那些“窮小子”市民,參加的是城鎮醫保,每人要出180塊錢。雖然不合理,但這是政策,政策是上面制定的,下面執行就是了。我常常懷疑,對於某人掛在嘴頭上的和諧也好民主也好,是不是一種高調,是不是具有周杰倫一樣的功效可以娛樂一部分耳目。打個比方說,要讓我放棄這種懷疑而產生信心,猶如相信狼會放棄他牙齒和爪子,狗能不吃屎。
狼及其狼犬為自己辯護,在這個涉及利益集團和大多數民眾利益的問題上,他們最愛用“總是有人要做犧牲的”來解釋,不過,在探討“犧牲”這個問題時,肖容贊同這樣的觀點,我們這個社會需要先回到常識:權力和資本應該是一清二白的、機會應該是人人平等的、社會應該是以人為本的而不是什麼“發展就是硬道理”,而且這裡的“人”指的是公民,而不是“縱做鬼也幸福”的奴才。

網友畢曉哲:

深圳將向包括擁有資產293億元的騰訊CEO馬化騰在內的多名企業高管發放購房補貼或貼息。訊息一出在網上引發熱議,多數網友認為擁有大量財富的階層不應該享受政府住房補貼,也有網友質疑深圳市的住房補貼制度。根據檔案,馬化騰可每月獲得3100元的購房貼息。
筆者詰問到被政府住房補貼“獎勵”的馬化騰會不會“以淚洗面”,當然是有淵源的。日前,河南文聯副主席、劇協主席李樹建一夜之間走紅網路,據說是因為8月份在與省委書記盧展工會見時的一句話。李建增說,“盧書記到河南之後,我們河南文化街的春天就到了。我們每天激動萬分,以淚洗面。”“洗面帝”的名頭就由此而來。
我們姑且不討論一名文藝工作者、劇協主席對領導的關愛說出“以淚洗面”這番話妥當與否,但無可置疑的是,他的感謝和感激是發自內心的。這名被網友調侃為“洗面帝”的劇協主席也一定會像他說的那樣,“就是踏踏實實,出好作品,為河南人民奉獻更好的作品,為黨的文藝事業盡忠盡心。”那么,針對一個月約3000餘元的購房貼息,馬化騰會不會“以淚洗面”呢?
我認為一定不會。一者,馬化騰身為擁有資產293億元的騰訊CEO,年薪不低於500萬元,一個月3000元對於這樣的高端企業家而言,絕對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小蚊子的腿”。天天見的是“大錢”,上億資產從手裡流轉,他會對一筆微不足道的“小錢”激動莫名嗎?二者,這樣的獎勵性補貼,對於馬化騰而言根本就不是什麼像上述劇協主席那樣的“雪中送炭”性質,甚至於說是“錦上添花”都有些牽強。錢又少,又沒有真正獎勵到企業家心裡最企盼、最渴求的“所在”,他們是不可能真正發自內心的感激的(稍惡意揣測一下)、更不會“以淚洗面”式地全身心回報這份“獎勵”。
人才需要吸引,人才需要獎勵性激勵,但在實施獎勵時最好的、最有效的方式應是“獎有所需”。上述企業家人才最渴求的或者是政府提供的高效率的服務環境,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或者說是一個適合人才成長的社會土壤。至於一個月三五千元的“小錢”,卻應該真正用到“刀刃”上,用到可以讓人“以淚洗面”的地方,用到最需要補貼的貧弱群體上,或才是最好的社會效果。

官方

中新社深圳10月28日電就近日民眾熱議的“百億富豪是否應享受住房補貼”話題,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士28日對媒體說,深圳向高層次專業人才發放住房補貼政策“屬於人才激勵範疇,與其它社會福利政策無關”。
這位人士說,吸引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是深圳也是世界各已開發國家、各大城市謀求發展的共同戰略舉措。在當前國內外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通過人才優惠政策、打造良好的人才環境,是增強城市競爭力的必然之舉。
對於騰訊公司CEO馬化騰、金蝶軟體公司董事長徐少春和華為、中興、創維、TCL等企業高管領取住房補貼,該人士說,馬化騰、徐少春等人作為“地方級領軍人才”,按政府有關政策享受住房補貼。
2008年,深圳出台加強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及6項配套政策,對高層次人才普遍關心的住房、配偶就業、子女上學等問題出台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向高層次人才發放住房補貼是具體措施之一。其中,後備級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兩院院士分別按建築面積80至200平方米的標準享受住房補貼;補貼方式為購房補貼、租住公寓、購房貼息、租房補貼任選其一。至2010年9月,該市共認定高層次專才1745名。
深圳市當局27日在網上公示住房補貼發放名單引發熱議。
針對市民和網民的質疑,深圳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會“給社會各界一個合理解釋”。這位負責人同時強調,深圳市高度重視公眾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住房保障問題,近年先後出台一系列公共住房政策、全覆蓋保證不同群體的安居問題。
這位負責人說,加強高層次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及6項配套政策是深圳首個綜合的人才政策,人才認定標準也在充分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他說,深圳市正在健全和完善人才安居工程和保障性住房的相關政策,努力將深圳打造成為人才宜聚城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