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紀念館

戴震紀念館

戴震紀念館是省、市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82年在黃山市屯溪隆阜街成立,前身為1924年創辦的戴氏私立東原圖書館。後經改、擴建更名為戴震紀念館。2003年遷至屯溪老街立新巷。戴震屯溪隆阜人,是清代著名哲學家及考據學家。紀念館就坐落在隆阜中街,是一幢清代民居建築,稱為“搖碧樓”。館舍占地100平方米,館內有瞻仰廳、藏書樓、閱覽室。瞻仰廳安放了一尊戴震塑像,正中懸掛著端木題的“蓋代大師”的匾額。廳中玻璃櫃裡,陳列著戴震著作的手稿、乾隆諭旨等珍貴文物。瞻仰廳兩側是藏書室,收藏戴震參與編撰的《四庫全書》和各種版本的戴震著作及上萬冊的經史子集等子籍。在休息廳內擺放著古樸典雅的清代家具,掛有展示戴震生平的圖畫,形象地描繪了戴震“治學不為媚時語,獨尋真知啟後人”坎坷求索的一生。

基本信息

簡介

戴震紀念館戴震紀念館
位於安徽黃山市屯溪區隆阜中街,占地427平方米,共兩層,為清代徽派建築。館中分四個部分,分別收藏了9167冊戴震藏書和後世文人學者研究戴震的理論書籍。館中還精心保存了20多部戴震著作,均為民國時期版本,這也是目前國內現存最早的戴震著作。

戴震是我國清代著名的考據學家、自然科學家、啟蒙思想家和哲學家。他精治考據、訓詁和音韻,深究天文、地理、數學和水利,還開創了乾嘉樸學中的皖派經學,並由經學考據轉而研究儒學義理,深入批判了程朱理學,重新闡發了儒學本旨,因此具有深遠的社會影響。

人物介紹

戴震紀念館戴震紀念館
戴震是清著名思想家、經學家和哲學家戴震的故里。戴震,字東原,生於公元1723年,卒於公元1777年,40歲中舉,51歲被召為《四庫全書》纂修官。戴震一生研究領域甚廣,著作豐碩,尤在哲學、樸學上卓有成就,是"乾嘉學派"皖派中的代表人物。

戴震不僅以其如炬的思想啟迪後人,而且以其建造珠塘壩,制服山洪,造福鄉里的行動澤被後代。二百多年前,位於屯溪華山嶺和楊梅山之間的珠塘,年年梅雨季節,山洪暴發,不僅沖毀沿途農田水稻,而且水淹屯溪,百姓叫苦連天。當時,人們以為洪水為害是珠塘龜精作怪。正值青年的戴震,不信神怪,自告奮勇勘察洪災現場,提出了防洪抗洪方案。他和地方有識之士一道集資,在珠塘建築了一座石壩,高達10米,壩頂長43米,寬22米,蓄水約在百萬立方米。塘口用石塊造一個塘印(閘門),壩下辟有水溝,直通新安江。平時關閉閘門,以利養殖魚鴨和灌溉農田。遇到山洪肆虐,當即打開閘門放水,農田不再受澇,屯溪街也不再被淹。戴震一時名震鄉里。1965年,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由董必武同志陪同來屯溪視察,聞知二百年前戴震用科學技術興修水利,為民造福,興奮地讚揚:“實在了不起!”珠塘壩至今仍然保留完好。這裡水深幽靜,山高坡陡,舟行其中,堪同巴水蜀水,因而古有“珠塘鷗雨”的勝景之譽。珠塘所在的華山嶺已闢為戴震公園,成為遊人垂釣、划船和休憩遊玩的好場所。園內有徽派建築、徽派盆景。動物園和戴震塑像等景。

地址

戴震紀念館位於老街立新巷1號

旅遊指南

景區交通:屯溪區為黃山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黃山市的交通樞紐所在。遊客一般可先到屯溪,再前往各景區。選擇交通工具可為公車(多為中巴)和計程車,計程車為5元。也可坐人力三輪車價格為3元左右。

旅遊住宿:三星級賓館標準間價錢多在200多元/間。普通旅館一般幾十元/人,不過數量很少。

當地美食:臭鱖魚、毛豆腐、石頭?、蟹殼黃燒餅、五城豆腐乾等。

周邊景區:黃山、程大位故居、程氏三宅、關陽橋、小龍山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