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經

戴經,《禮記》,整理《禮記》的是西漢學者戴德(大戴)和戴聖)小戴)叔侄二人,因此名“戴經”。

戴經
《禮記》,整理《禮記》的是西漢學者戴德(大戴)和戴聖)小戴)叔侄二人,因此名“戴經”。
《禮記》一書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成為士人必讀之書。
五經別名: 唐韓愈《進學解》:"《詩》正而葩。"後因稱《詩經》為"葩經"。 《書經》者,孔壁藏書也,又名壁經.易經,羲經相傳伏羲始作八卦,故名"羲經"。《禮記》,.整理《禮記》的是西漢學者戴德(大戴)和戴聖(小戴)叔侄二人,因此名"戴經".孔子刪述春秋,絕筆於獲麟。因此《春秋》叫"麟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