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古董

戳古董

戳古董是幽默、質樸,通俗的民間藝術。

簡介

大師大師

戳古董流行於河北與山西和內蒙古毗鄰的張家口壩上地區。戳古董的“戳”字是捅的意思,“古董”指闖禍、捅亂子。
戳古董成長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內容大都以現代公案為題材,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稍加虛構。
二十世紀初期,當地就有俗稱“拍門門”(門樓調)和“挖莜麵”的乞唱方式存在,唱腔包容了二人台坐腔、插花落子和一些民歌小調,通常為一人自拉四胡或自擊竹板說唱,也有一人擊打竹板說唱,另一人以四胡伴奏的表演形式。1951年,藝人葉露、趙福林根據壩上蓮花落的曲調編唱了《包辦婚姻出人命》,當時名為戳古董,意即捅了漏子、出了亂子、闖下禍了。以後,其在壩上地區廣為傳播,戳古董的叫法就沿襲下來了。
戳古董這一民間藝術形成後,以其獨有的幽默、質樸,通俗的地方風格,強烈的針對性、時代感,為它蒙上一層濃郁的地方特色。戳古董已申報了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戳古董歷史

物

早有清代康熙時期, 清政府允許出塞墾荒拓田, 內地漢民大量遷入壩上, 逐漸形成蒙漢雜居地區。每當冬閒季節,兩族人民圍坐炕頭, 能拉善唱者各顯其能, 人們稱這種形式為“絲弦坐腔”。藝人們在“絲弦坐腔” 的基礎上借簽了“社火” 的表演, 把民歌加以引伸編成情節簡單的故事進行演唱,當地人又叫做“小曲兒”。早期的演出形式較簡單, 所使用的伴奏樂器也就其方便。有笛子、二胡、四胡、大板胡等。演奏起來極其隨便,每唱一個段子選一支合適的民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段子的種曲, 專曲專用。後來有些藝人用上了落子(竹板), 還有人在落子上拴上彩綢, 一人打落子演唱, 另一人持樂器伴奏。音樂方面逐漸集中到有數的幾支曲子上來,甚至用一支曲子可唱各種段子。這個時期, 人們把這種演唱形式叫做落子(又名蓮花落、插花落子),從藝人員多為半農半藝。這種說唱形式與二人台的演唱形式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可以說是姊妹藝術。在二人台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 幾乎一直伴隨著這種形式。在民間,戳古董多年來常常與小戲作為一類民間藝術同時演出,不同的是它的演唱內容, 主要是唱現實,藝人總是把現實中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奇聞,編成唱詞以吐露人民的心聲,因而是賣藝謀生的好方式。
戳古董的演出多為藝人即興式的自編自唱,曲目內容豐富,長於表現當地發生的新聞事件和奇聞趣事,但保留的傳統節目較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逐漸有女藝人出現,有時表演中還加入一些舞蹈動作。除在民間活動外,還走上舞台演出。1977年,張北縣專業文化工作者編演了《孩子多了熬煎人》、《劉麻繩接媳婦》等新曲目傳唱,在伴奏上加入書鼓、二胡、洋琴、三弦等樂器,組成小樂隊伴奏,以張北大鼓的名稱參加了1983年河北省曲藝會演。
戳古董的民間藝人沒有嚴格的師承關係,唱腔與曲目變異性較大。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演出仍然活躍。

戳古董特點

戳古董的伴奏樂器有二胡、四胡、竹板等。多則六七人搭班,少則三人合夥,兩人做伴,甚至一人流浪賣藝。戳古董的唱詞全部口語化,通俗的方言土語為它蒙上一層濃郁的地方色彩。戳古董的表演過程一般有四個步驟,即叫場、開場、報名、正段,前三者統稱為“帽水”,目的是招攬觀眾,要錢收費,報演唱的地名人名。在民歌的基礎上,戳古董運用二人台的板式,構成了一種新的曲種。
戳古董在唱法上突破了“小曲”、“落子”整齊唱法,而是以《小倆口拜年》為基調吸收了《光棍哭妻》等曲調的旋律唱法,並借鑑其他曲藝的說唱特點,充分調動演唱者情感上的即興變化和發揮,還形成了一個段子多種唱法。戳古董以敘事為主,故事性強,在唱詞中多用誇張、即興手法。詼諧、幽默、質樸、通俗的地方風格,強烈的針對性、時代感,形成了戳古董的鮮明特點。

戳古董曲目

戳古董的傳統演唱曲目很多,如《蒙古人》、《大清國》(又名《歌唱義和團》)、《種洋菸》、《姑娘抽大煙》、《大菸鬼賣老婆》、《洋菸鬼偷菜》等。有很多節目逐漸變成小戲或小歌舞,如《撒蕎麥》、《拜大年》、《打連城》、《賣麻糖》、《趕騾子》、《拉毛驢》等,成為東路二人台的主要傳統節目。辛亥革命時期又陸續出現了一大批新曲目,如《水刮張家口》、《回關南》(又名《十八年遭荒旱》指民國十八年,後來又演變為一出長達三小時的戲,為東路二人台的主要流傳節目之一)、《小倆口拜年》、《勸姐姐》、《逃荒歌》等。也有一些低級下流的,如《小叔子夸嫂嫂》、《老公公燒媳婦》、《十八摸》等。特別是解放以後,諸如《槍崩小五點》、《四大拉竿》、《反對買賣婚姻》、《刮春風》、《三女勸夫》、《蔣介石哭台灣》、《買賣婚姻出人命》、《自由婚姻意義大》、《婚姻奇案》等新節目流傳甚廣。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壩上民間文藝解凍了,戳古董又放射出新的光彩,藝人們兩人結伴,三人合夥,六七人搭班,外出賣藝者很是盛行。同時,還出現了很多文藝專業戶,無論走到哪裡,總有人要求演唱“戳古董”,懂行者還要點出曲目名。當時流行的曲目有《車家灘》、《分母親》、《蘇醫生》、《不講衛生戳古董》、《婚姻奇案》、《媳婦使好心》等。
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壩上民間藝人經常到外地演唱,走遍張家口地區各縣和山西、大同、天鎮、陽高、左雲、渾源等縣,在內蒙古集寧市、察右中旗、前旗、興和、化德、商都、寶昌、白旗等地,同樣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

戳古董的由來與演變

 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戳古董吸收了蓮花洛子、絲弦坐腔等曲種的演唱形式,經過民間藝人加工、創新,逐漸形成適合本鄉本土的民間說唱藝術,它具有語言樸實、曲調流暢、故事情節生動曲折的藝術魅力,是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戳古董建國前通稱“洛子”。當地一些民間藝人為了生存,或挨門演唱或圍坐炕頭又拉又唱,各顯其能,他們每唱完一段,由聽眾施捨一些錢或用幾斤莜麥付給演唱者,作為報酬。這個時期藝人們被稱作“拍門門、挖莜麵”。其演唱形式較為簡單,伴奏樂以四胡、二胡、笛子、大板胡為主,演奏起來極為隨便,一曲一段,即興創作。一些藝人不僅在壩上演出,其足跡還涉入張家口市、內蒙、山西,其演唱形式經幾代藝人不斷加工、革新,從音樂伴奏、曲調、段子到表演等都有了新的發展。“洛子”的演唱內容主要是唱現實,編本鄉本土的奇聞怪事。抗日戰爭前夕,演唱“洛子”的藝人中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即尚義地方藝人葉錄代表的以“洛子”表演形式為主;以張北縣兩面井鄉三羊館村老藝人趙福林為代表的以唱為主的表演形式,他們曾為戳古董的創新做出了傑出貢獻。
 建國後,張家口地區地方曲種獲得新生。建國初期“洛子”藝人為了配合黨的中心工作,新編了一批民眾喜聞樂見的曲目。藝人所到之處都要收集當地新聞軼事,每演唱一個段子時,開場白都有這樣的唱句:“哎喲娘呀!——戳了一個大古董”、“因為串門戳下個大古董!”等。每當藝人進村,當地民眾就喊“唱一段戳古董”,久而久之,“洛子”一詞就這樣逐漸被“戳古董”所代替,並很快傳遍張家口地區。
 1951年,尚義縣三道彎鄉發生了一起殺人案,葉錄和趙福林就根據壩上流傳的蓮花落的曲調,仿唱了《包辦婚姻出人命》的曲目,四處演唱,當時叫“戳古董”——即捅了漏子闖下禍的意思。此後就成為這種藝術形式的代稱。依據這一形式,當地民間藝人,大多是盲藝人紛紛仿效,編唱出各種各樣的戳古董節目。據老藝人講,戳古董的段子數也數不清,走到哪裡,就戳(唱)到哪裡。這些段子大都是真人真事,編演及時,甚至是昨天發生的事,經過一夜的加工,第二天就可成篇上演,這是“戳古董”的特點,也是其它曲種所難以做到的。此後它的演唱隊伍不斷壯大,並且還出現了不少女藝人。

戳古董的創新與發展

張北縣文化館62歲的劉潤書,從十二、三歲開始就拜盲藝人霍占海為師,學唱戳古董。他與同行經常領悟著詞、曲、調中的味道。戳古董的語言多以方言土語為主,鄉土氣息濃,演唱形式多為單人坐唱,自拉自唱,自打自唱,也有自打竹板輔以表演,由他人伴奏的。由於當地藝人大膽變異出新,創造了很多有特色極富藝術生命圖形的唱段,由原來的逢場作戲,即興表演,逐漸發展成長篇的戳古董。最長的連本段子可說唱十多天,內容也日漸充實。它的母體原型是民歌,板式變化是二人台,所以,是民歌和二人台為其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近幾年來,張家口地區一批專業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與民間藝人共同探討、挖掘、整理戳古董中的一些曲調和表演形式,吸收了二人台部分曲牌和其它曲種的表演形式,對戳古董曲目進行了創新,獲得了豐碩的成果。王孤禎、劉潤書在戳古董的基礎上,以張北方言為主編寫了《孩子多了熬煎人》、《劉麻繩接媳婦》等新曲目,於1983年河北省曲藝會演中,獲表演一等獎,創作二等獎。從此,戳古董就改稱“張北大鼓”,並被省曲協和廣大曲藝工作者承認為有待進一步發展、完善的新曲種。
 一人演唱千人和,咚咚嗆嗆傳四方。戳古董從一種謀生手段發展為一門民間藝術,它以獨有的幽默,質樸、通俗的地方風格,打上了清晰的時代烙印。據張北縣文化館館長姜海鷹介紹,在戳古董表現形式中有一部分是分場演出的長段子,但這些作品現在已漸漸退出舞台,能夠演繹那些經典長段子的藝人更是不足10人。這些年來,為了保護這一民間藝術以及其不同的表演風格,他們一直致力於當地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工作。
 從戳古董到張北大鼓,這朵壩上土生土長的藝術之花,正在含苞待放。如何繼續做好戳古董今後的保護與傳承,張北縣文化館作出了今後五年的短期計畫。今年,他們要進一步摸清戳古董發生髮展的歷史沿革、時代背景,以及民間流傳的說唱詞曲等全部情況,然後把這些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存檔,同時,他們要繼續開辦培訓班,最大限度地擴大傳承人群,讓這朵民間的藝術之花,紮根沃土,開放在漫山遍野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