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刺繡

戰國刺繡

戰國時期的刺繡已很精美,這時期的刺繡用的都是辮子繡針法,也稱辮子繡,鎖繡。湖北江陵馬山矽廠一號戰國楚墓出土的繡品,有對鳳、對龍紋繡、飛鳳紋繡、龍鳳虎紋繡禪衣等,都是用辮子股施繡而成,並且不加畫填彩,這標誌此時的刺繡工藝已發展到成熟階段。

這些繡品在圖案的結構上非常嚴謹,有明確的幾何布局,大量運用了花草紋、鳥紋、龍紋、獸紋,並且浪漫地將動植物形象結合在一起,手法上寫實與抽象並用,穿插蟠疊,刺繡形象細長清晰,留白較多,體現了春秋戰國時期刺繡紋樣的重要特徵。 《對鳳對龍紋繡淺絹面衾》衾為長方形。衾面是對鳳對龍繡淺黃絹,共五幅,各幅花紋錯位排列,各幅拼縫處鑲有橫向連線組織絛。花紋由八組左右對稱的龍鳳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