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談談凱文

我們需要談談凱文

電影是由英國女導演琳恩·拉姆塞(Lynne Ramsay )根據Lionel Shriver的小說拍攝的。這是一部調子灰暗的嚴肅電影,以到敘的方式呈現了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的母親和她的兒子,從孩子還在母親肚子裡開始到他18歲之間,不斷惡化的關係,最後以悲劇結束。故事聚焦於一樁虛構的校園槍殺案。從一個母親的視角反思了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的問題。影片2010年4月19日開始在美國拍攝,5月28殺青,拍攝周期只有40天。著名的Radiohead為影片編寫了音樂。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我們需要談談凱文 我們需要談談凱文
導演
琳恩·拉姆塞 Lynne Ramsay
編劇
琳恩·拉姆塞 Lynne Ramsay ....(screenplay) &
Rory Kinnear ....(screenplay)
Lionel Shriver ....(novel)
主演
蒂爾達·斯文頓 Tilda Swinton ....Eva Khatchadourian
約翰·C·賴利 John C. Reilly ....Franklin
埃茲拉·米勒 Ezra Miller ....Kevin, Teenager
琳恩·拉姆塞 Lynne Ramsay ....executive producer

Michael Robinson ....executive producer
盧克·羅伊格 Luc Roeg ....producer
羅伯特·薩勒莫 Robert Salerno ....producer
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 ....executive producer
蒂爾達·斯文頓 Tilda Swinton ....executive producer
Rob Whitehouse ....executive producer

劇情

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對深陷情感危機的夫婦如何共同面對兒子在學校犯下的槍擊罪行的故事。Eva為了生育Kevin而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及個人夢想。但其母子關係卻變得十分複雜。剛剛16歲的Kevin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錯誤。Eva五味雜陳,在罪惡感和母愛間搖擺不停。她是否從未愛過自己的兒子?她對Kevin的錯該負什麼責任呢?
影片改編自萊昂內·希瑞福創作於2003年的同名小說。故事聚焦於一樁虛構的校園槍殺案。從一個母親的視角反思了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的問題。2005年,BBC就買下了該小說的拍攝著作權,後來導演和主演人選幾經輾轉才最終得以確定。曾經拍攝了《捕鼠者》的女導演琳恩·拉姆塞接過了導筒。影片2010年4月19日開始在美國拍攝,5月28殺青。拍攝周期只有40天。著名的Radiohead為影片編寫了音樂。

製作情報

由英國女導演琳恩·拉姆塞《捕鼠者》)執導、蒂爾達·斯文頓約翰·C·賴利主演的新片《我們需要談談凱文》(以下簡稱《凱文》)發布首批劇照。兩位主角扮演的中產階級夫婦及美國新星埃茲拉·米勒扮演的兒子“凱文”一同現身。
《凱文》根據萊昂內爾·斯韋弗(Lionel Shriver)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一對深陷情感危機的夫婦如何共同面對兒子在學校犯下的槍擊罪行的故事。琳恩·拉姆塞雖然作品寥寥,但獲獎數目驚人,實力不容小覷,此次聯手斯文頓和賴利兩位實力派大腕,可見頗有野心。而影片目前也已經入圍本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與拉斯·馮·提爾《憂鬱症》泰倫斯·馬力克《生命之樹》佩德羅·阿莫多瓦《吾棲之膚》等熱門大師之作爭奪金棕櫚。

幕後花絮

影片改編自萊昂內·希瑞福創作於2003年的同名小說。故事聚焦於一樁虛構的校園槍殺案。從一個母親的視角反思了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的問題。2005年,BBC就買下了該小說的拍攝著作權,後來導演和主演人選幾經輾轉才最終得以確定。曾經拍攝了《捕鼠者》的女導演琳恩·拉姆塞接過了導筒。影片2010年4月19日開始在美國拍攝,5月28殺青。拍攝周期只有40天。著名的Radiohead為影片編寫了音樂。
·本片劇本在2008年被評為英國最佳未拍攝劇本之一。·電影於2010年4月19日開始在美國拍攝,5月28殺青,總共拍攝40天。電影中的音樂由著名的Radiohead樂隊製作。
·由於經費不足,劇組只能選擇適合大部分場景拍攝的康乃狄克州的斯坦福德進行拍攝。經常是在同一個地方做不同的場景轉換。例如,一個廢棄的職業學校被改成了醫院、兒科醫生辦公室、少年拘留中心、學校以及破落的賓館等。

角色簡介

導演簡介

琳恩·拉姆塞,英國導演,畢業於英國國立電影電視學校。20世紀90年代,她從攝影師跨越到了導演行當,爆發出了不俗的才華,短片《短暫的死亡》(1996)和《媒氣人》(1998)都曾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短片單元的評審團大獎,而長片《捕鼠者》(1999)和《默文-卡拉》(2002)更是在世界範圍內獲獎無數。雖然琳恩的作品極少,但是由於受到國際影壇的肯定,因此拍片的資金和選擇的演員都不錯。本片女主角蒂爾達-斯文頓是世界公認的演技派巨星,曾擔當過柏林電影節評審主席,也是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她在本片中扮演的內心極度鬱悶的母親,則讓她在競爭坎城影后的道路上,平舔了一個砝碼。

關於演員

導演拉姆塞說,蒂爾達·斯文頓並不是她的第一人選,“可是她有著超乎常人的熱情,也會將之帶入角色貫穿始終,她成功地飾演了這個角色。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她那么熱情開朗,而伊娃的性格又是那樣悲觀消極。”
飾演母親的斯文頓說,在剛開始尋找投資時,大家都會將本片和另外一部電影《魔鬼聖嬰》聯繫在一起,那是每個母親的噩夢。每個母親都會擔心萬一自己不愛孩子怎么辦。斯文頓自己的雙胞胎兒女已經13歲了,她說,“電影探討的是一個禁忌話題,一個不完美的母親。我能想像得到觀眾看電影的時候會很反感。正是這個讓我很害怕的主題,又在某種程度上著實吸引了我。當我看到我孩子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愛他們,但同時有個聲音在邊上說,萬一我不喜歡他們怎么辦?影片恰恰說出了這種感覺,講述了那個噩夢般的結局。”斯文頓說,雖然自己不像片中的母親,但是她很同情她,要站在她的立場上考慮,她說,“我能想像當自己的孩子用仇恨的眼光看自己時的感覺。這和像不像角色沒有關係,重要的是理解角色。”
主角凱文的選角非常關鍵,埃茲拉·米勒在拉姆塞試鏡了500多個小男生之後脫穎而出,拉姆塞對他的評價是,“你見過的最聰明、最有天分的小孩”。米勒坦言,“要理解一個反社會小孩的內心世界其實是很艱難的過程。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當中,以至於等到影片結束,我才意識對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我必須叫上我的媽媽一起,和她待上一段時間進行調整。”
有評論說,這部電影就是一場冗長激烈的關於是否要小孩的爭論,導演拉姆塞對於這種評論也是一笑置之,她說,“人們的思想千奇百怪,他們會將自己代入其中。這不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對於媽媽們來說,這只是一個大大的構想。如果自己不愛小孩?如果他長大了、叛逆了?這是一個禁忌話題。”

評價

令人著迷,同樣也使人恐懼。 ——英國衛報
一部發人深省的好片子,期待拉姆塞的下一部電影。 ——Time Out
錯綜複雜,引人入勝。 ——好萊塢報導

獲獎

2011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最佳女主角 蒂爾達·斯文頓《我們需要談談凱文》
2011年10月27日,《我們需要談談凱文》獲第55屆倫敦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輾轉反折的出片路
早在2005年,BBC電影公司就買下了該小說的電影著作權,由Christine Langan等人開始籌備,電影《捕鼠者》的女導演琳恩·拉姆塞在忙完電影《可愛的骨頭》的改編工作之後接下了這部電影。但是作者Shriver認為劇本改編不甚滿意,否定了當初的創作團隊。2008年,電影《麥可·克萊頓》的製片人Jennifer Fox的加入,電影的製作才正式走上軌道。2009年3月,製片人Fox宣布曾和他在《麥可·克萊頓》合作過的演員蒂爾達·斯文頓加盟該片,2010年1月,John C. Reilly確定飾演富蘭克林,而另一關鍵人物凱文的演員人選直到電影開拍才正式確定下來。
儘管有著蒂爾達·斯文頓享譽奧斯卡的名氣,但是電影拖延時間過長,同時獨立電影銷售市場的不景氣讓投資方打了退堂鼓,BBC電影公司無法籌集到原本為1200萬美元的預算。面對700萬美元的預算,導演琳恩·拉姆塞唯一的辦法只有改寫劇本,這不是簡單的刪減幾個鏡頭,而是大刀闊斧地重新構思整個劇本,也正是這改編後的劇本給電影拍攝帶來了新的生機。
重構劇本 深挖人性
由於原著採用書信的形式講述故事,這讓重新修改劇本變成了一項浩大的工程,拉姆塞說,“這是我做過最難的事情,太具有挑戰性了。有些人會覺得這是一本暢銷書,只需要做點翻譯工作就能當劇本用了。現實完全不是如此,這就是個剪下和貼上的工作,要先把原著理解吃透,再重新開始,一塊一塊的拼湊。”斯文頓也表示,電影並不是照搬原著,而是對原著精神主旨和戲劇衝突的掌握和領悟,她說,“更準確地說,電影的靈感源自那本書。有意思的是,原著以文字的形式,試著解釋一切是如何發生的,而電影甚至無需言語就能表達這一切。因此,我認為,電影正是通過這種方式,真實地體現了父母對於日常生活的無能為力。”
針對電影中的反社會人格問題,導演拉姆塞也做了很多功課。她花了大量時間和專門研究變態行為的兒童心理學家在一起,對於人性本惡的問題,她認為那個領域有許多問題和觀點值得繼續探討,她說,“反社會人格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治療,然而小孩必須有著長期的極端行為才能進行這樣的診斷。而現在所謂的正常小孩也會有著異常行為階段。”因此,在影片中,導演拉姆塞並沒有花太多筆墨去表現凱文與生俱來輕視一切事物和周遭人物而導致的最後結果,她非常巧妙地從反社會人格的“惡魔兒子”入手,深入挖掘凱文複雜的心理以及扭曲的母子關係,將電影製作成了一部家庭驚悚片。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Independent
BBC Films[英國](presents)
Artina Films(in association with)
Atlantic Swiss Productions
Footprint Investment Fund(as Footprint Investments LLP) (in association with)
lip sync Productions(in association with)
Tax Credit Finance(co-executive producer)
The Film Council[英國](presents)
Piccadilly Pictures[英國](in association with)
Rockinghorse Films(in association with)
發行公司:
人造眼[英國](2011) (UK) (theatrical)
Diaphana Films[法國](2011) (France) (all media)
Seven Films(2011) (Greece) (all media)
Shani Films Ltd.[以色列](2011) (Israel) (all media)
Shooting Stars(2011) (United Arab Emirates) (all media) (Middle East)
Wild Bunch Benelux(2011) (Netherlands) (theatrical)
E1(2012) (Canada) (theatrical)
Imagine Film Distribution (IFD)(2011) (Belgium) (theatrical)
The Klock Worx Company Ltd.[日本](2011) (Japan) (theatrical)/(2011) (Japan) (all media)
Oscilloscope Pictures(2011) (USA) (theatrical)
Paramount Pictures (Australia) Pty. Ltd.[澳大利亞](2011) (Australia) (theatrical)
Atom Cinema(2011) (Taiwan) (all media)
Best Film(2011) (Poland) (all media)
Bolero Film(2011) (Italy) (all media)
hopscotch Productions[澳大利亞](2011) (Australia) (all media)/(2011) (New Zealand) (all media)
PepperView Entertainment(2011) (Portugal) (all media)
Praesens-Film AG[瑞士](2011) (Switzerland) (all media)
驕陽電影有限公司[中國香港](2011) (Hong Kong) (all media)
Svensk Filmindustri (SF) AB[瑞典](2011) (Denmark) (all media)/(2011) (Sweden) (all media)/(2011) (Norway) (all media)
T Cast(2011) (Korea) (all media)
Volga(2012) (Russia) (all media)
Vértigo Films S.L.[西班牙](2011) (Spain) (all media)
特技製作公司:
Lip Sync Post[英國](visual effects)
Rushes Post Production Ltd.[英國](visual effects)
其他公司:
David Haddad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Dolby Laboratories[美國]sound mix
Gotham Soundwalkies provided by
Haddad's Inc.[美國]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HireWorksequipment rentals
Independentfunding
IndieClear[美國]script clearance
Magna Filmsfilm financing
Sessions Payroll Management Inc.[美國]extras payroll services
The Film Council[英國]funding
Fatts[英國]post production script services
Indiepaypayroll provided by
PMA ProductionEPK produced by
Zoundsound post-productio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