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

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作為大熊貓生態園的標誌性建築,新建的大熊貓生態園博物館建築面積達5000平方米,以“生命、環保、發展”為主題,宣傳以大熊貓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

基本簡介

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

成都市成華區日前完成了《成華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成華區將以大熊貓品牌為核心,打造世界級“熊貓生態文化”旅遊精品,2020年旅遊業目標收入148.7億元。

“三區一帶三園一環線”將成為成華區旅遊產業的發展重點。“三區”指北郊風景區、府河RBD休閒商務區、龍潭寺碧水綠蔭莊園區;“一帶”指沙河公共遊憩帶;“三園”指昭覺寺禪宗文化園、賴家店鄉土民俗園、後蜀皇陵文化園;“一環線”指府河RBD休閒商務區-賴家店鄉土民俗園-北湖森林湖泊遊覽區-大熊貓生態公園-昭覺寺禪宗文化園的區域旅遊環線。“成華區在大熊貓資源上有著突出的比較優勢,即將建成的大熊貓生態園就是核心品牌。”成華區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區的旅遊業將大打“大熊貓”牌。

建設規模

據了解,大熊貓生態園建設總投資3億元,建設規模1500畝,計畫2007年底全面完成。截至今年6月,已完成投資1.41億元。為滿足各國遊客的不同需求,體現“大熊貓-人-自然”和諧發展理念以及重塑大熊貓生活環境“野性”“生態”特徵的大熊貓生態園旅遊服務區將逐步建成。

擴建博物館

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

作為大熊貓生態園的標誌性建築,新建的大熊貓生態園博物館建築面積達5000平方米,以“生命、環保、發展”為主題,宣傳以大熊貓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博物館內有大廳、大熊貓館、大熊貓故鄉展場、電影放映廳、生態景觀園等。此外,北郊風景區定位為成都大熊貓森林濕地公園,著力突出大熊貓、濕地、森林、湖泊、鳥鄉等優質稀缺資源,主要依託大熊貓生態園和即將修建的國際高爾夫中心、國際網球中心、成都遊樂中心等,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氛圍。成華區將以成都工業博物館為主體景觀,積極打造沙河工業文化公園,選擇廢棄工業建築較為完善的廠區,基本保留原有工業建築及設備,對廠區進行生態化和藝術化改建,把這一區域建設成傳統工業的藝術型觀光遊覽區。海洋世界博物館項目位於成都市遊樂園核心地段,占地6160平方米,投資總額1200萬美元,預計2008年全面建成並對外開放。

場館亮點

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

中國最具特色博物館
成華區啟動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三期建設,傾力打造成都大熊貓生態園,該項目總投資達3億元,占地面積1500畝,2007年底全面完成。
作為熊貓生態園的標誌性建築——新建的大熊貓生態園博物館,將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博物館,它不僅僅是大熊貓保護成果的展示中心,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基礎設施,更是基地作為中國旅遊精品的一大亮點。
館舍建築面積達5000平方米,它不僅突出文化品位,而且充分體現成都、四川、西南古老悠久的自然歷史和人文歷史內涵,展現大熊貓及大熊貓故鄉的風采,展現豐富的自然資源生物多樣性以及為保護它們所做的努力和成果。
當一天大熊貓飼養員
博物館將以“生命、環保、發展”為主題,開展以大熊貓為主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宣教。此外,今後熊貓生態園還將開發“教育旅遊”、“科技旅遊”等高端旅遊項目。如中、英雙語導遊詳細講解關於大熊貓的知識;開發“當一天飼養員”的旅遊項目,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給熊貓餵食,照顧幼年大熊貓等活動。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對現在未能對遊客開放的大熊貓醫學教育中心、科研中心、動物食品加工廠,在不影響科研活動的前提下,對遊客開放。
“小鎮”既生態又野性
為了滿足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的不同旅遊需求,體現“大熊貓·人·自然”和諧發展理念以及重塑大熊貓生活環境“野性”、“生態”特徵的熊貓生態園旅遊服務區將在熊貓生態園逐步建成。
服務區將建成實用、美觀具有旅遊服務接待功能的建築群,包括商業零售、餐飲、娛樂、住宿等。並建成一座生態文化和商業、服務功能完美結合的“小鎮”,形成一個獨特的景點。遊客可以在此享受優質的生態環境、品味特色文化,購買特色旅遊品,品嘗特色餐飲。

發展前景

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成都大熊貓生態園旅遊

打造以熊貓生態文化旅遊產品為核心品牌的特色旅遊是成都市創佳總體方案中確定的三大目標之一。該項目正進入穩步推進階段,以國寶大熊貓為主題的成都大熊貓生態園將於2007年底全面完成,是集旅遊觀光、科研科普等於一體的“熊貓旅遊小鎮”。到2020年將把“熊貓生態文化”打造成世界旅遊精品。

取消過山車 增設緩衝帶 嚴格保護大熊貓
熊貓基地作為成華區的重要名片之一,其集科普教育與旅遊娛樂功能於一體的大熊貓生態園三期工程已在今年1月份與遊客們見面。緊隨其後,更注重遊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性的大熊貓生態園四期工程進入規劃與論證階段,7月底,整個工程已完成專家論證和市環保局的環保初審,並由成華區環保局進行了初審批覆,這意味著這個占地920餘畝的大熊貓生態園不久將破土動工。
七大功能區 玩轉巴蜀大熊貓文化
大熊貓繁育基地三期征地980畝,目前已完成建設460餘畝,餘下的520餘畝與新征的約400畝土地將一併用於打造四期工程,總共占地920餘畝,是大熊貓生態園三期項目的延續和補充,整個項目預計總投資8.5億,由成都文旅大熊貓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負責修建總計8萬平方米的建築。園區將以大熊貓800萬年的自然演化史為線索,以人、大熊貓、環境和諧共存為題目,以巴蜀文化元素為依託,以時尚和高科技的娛樂形式為表現手法,創建分合有序、動靜有度、虛實相諧、互動體驗的“大熊貓觀賞和大熊貓主題文化展演體驗樂園”。項目總共分為7個功能區,即大熊貓主題娛樂區,兒童體驗娛樂區,酒店住宿區,餐飲購物服務區,森林探秘區,表演展示區,管理服務區,將通過高科技、體驗性、參與性、DIY等文化旅遊項目,在生態和環保的前提下,突顯和拓展大熊貓的文化內涵,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增加園區的趣味性、可游性,增加遊客的有效遊覽時間和消費項目,實現項目價值的整體提升。
增設緩衝帶 取消過山車防噪聲
國寶大熊貓是深受全世界人民喜愛的動物,世界級的知名度和美好形象使其具有了無可比擬的品牌價值。然而,其珍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也在於它們脆弱的生存和繁衍特徵,它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因此也非常嚴格。因此,大熊貓生態園的建設必須科學嚴謹地參照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使生態園的觀光娛樂不影響大熊貓的正常生活、繁育和科研。市環保局在環評中要求,施工期要選用低噪聲、振動小的施工設備,產噪工序設定在項目東面,儘量遠離熊貓產房及獸舍。在運行期,除入口廣場等地方外,不設全園室外廣播系統,並嚴格控制室內廣播音量;主題遊樂園內部設車道,以消除騎車噪聲對環境的影響。並且取消了原規劃的小火車和類似翻滾列車的高速軌道遊樂項目,還將露天劇場改為室內劇場。同時,廢水、廢棄和固體廢棄物都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行。其中重點需落實的是與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之間100-200米的緩衝帶建設,並嚴格控制遊客數量,確保不對熊貓繁育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市環保局初審完成後,區環保局進行了批覆,並對項目業主成都文旅大熊貓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發放了執行環境質量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通知,隨後,項目將在蜀龍大道與熊貓大道交江處紅線規劃範圍內破土動工,預計整個項目在3-5年內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