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天擇

戈天擇,浙江人民廣播電台主任記者、高級記者。1926年生,常州青龍上土區村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早年就讀於武進縣立中學。1946年考入無錫江蘇省立教育學院。讀書期間,加入教育學院地下黨外圍組織歌詠團、劇團,在《雷雨》中飾大少爺周萍、《復活》中飾公爵等。

194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推選為學生會副主席和學生一伙食管理委員會主任。在中共無錫縣委的安排下,離校赴浙東路南(浙贛線以南)游擊根據地活動,先後在浙東人民解放軍第六支隊和麗(水)、縉(雲)、永(康)、武(義)游擊支隊任中隊指導員、大隊教導員。1948年4月參加解放永康縣城戰鬥。浙江全境解放後,八、九大隊合併,成立金華軍分區警衛營,任教導員,率營深入山區剿匪。同年8月調至中國浙江省委黨校學習。1950年任土改工作隊隊長,參加諸暨縣土地改革。1951年調到浙江人民廣播電台工作,歷任文教組、工業組、經濟組組長和新聞部主任等職。

1957年受衝擊下放勞動,調桐廬縣中學任教。1977年平反,回廣播電台工作。採制的錄音專訪《原諒我吧!媽媽!》,在全省監獄、勞改農場的罪犯收聽後,效果較好。

1986年退休後,任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辦公室副主任、《信息日報》駐浙江記者站站長、浙江省新四軍研究會金蕭分會理事。

論著

先後發表多篇文章、論文。編著出版浙東革命故事集《映山紅》、中篇革命故事《括蒼山之歌》、長篇革命故事《潛龍歸海》(與人合編)。

常州名人錄(上)

“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常州自古以來就是詩書禮儀之鄉、鍾靈毓秀之地。自從2500年前延陵季子(吳公子季札)在常州開邑以來,常州這塊土地就以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文化興盛、人才輩出而著稱,有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史學家、科學家從常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金保生
金重遠
金杏英
金久勇
岳茂興
季鐵安
羅見明
林廷圻
范福康
卜銀根
邵容光
邵全渝
邵忠甫
邵達華
陳增慶
陳槐卿
陳棠生
陳銘訓
陳雪英
陳和明
陳辛火
陳迎元
陳聽安
陳孝朱
陳廷萊
陳漢孝
陳少亭
陳子皋
陳珩
陸促良
張震元
張楚芳
張臘梅
張雄明
張萱佑
張鴻壽
張崇根
張嫻如
張津華
張炳生
張治菽
張學模
張學賢
張林法
張林元
張孝祺
張陽春
張堯良
張正惠
沈鏡祥
沈鎮靜
沈漢良
沈躍
沙孝惠
汪瑞芬
汪朝群
鄒淑儀
狄曉華
狄蘇林
何家祥
何浩明
邱文豹
吳錦祥
吳繩卿
吳盤青
吳金祥
吳鳴鶴
吳忠興
吳林芳
吳林如
吳序堂
吳志英
吳自然
吳光銑
吳堯東
吳亞康
吳邦賢
吳邦良
吳弘范
李璋榮
李新庚
李培俊
李誼大
李效靜
李效堅
李荷荷
李荷芳
李復中
李宗明
李紀澄
李名山
李午亭
李乾佑
楊德壬
楊勤生
楊聯華
楊祥金
楊祥大
楊洪生
楊炳方
楊禹疇
楊南如
楊國范
楊克誠
楊興元
楊達清
楊月如
楊日如
楊雲逵
杜國和
杜元龍
嚴先進
芮靜康
孫懋德
孫琴美
孫建南
孫孝廉
孫東來
許錫民
許愕俊
許學康
許懷燕
湯邦根
湯漢章
湯洵
江福清
江見鯨
羊華榮
劉雪樵
劉顯庭
劉文瑞
劉介誠
劉仁俊
劉頤
莊懋年
莊承藻
莊允迪
莊才慶
莊由
華鐵平
華根林
華光時
任祖洪
朱博鴻
朱樹森
朱麗嫻
朱興中
朱兆年
朱仲賢
朱永源
呂維純
呂浩雪
呂保齡
莊心良
馮鼎復
馮煥清
馮信一
馮京三
馮文基
包定元
史雅語
史竟雲
史梅金
史夢熊
史軼繁
史紓懷
史兆生
盧子博
孔蘭生
方仲彥
卞保琦
卞杏英
丁皓江
毛筱芬
戈天擇
尤竹平
尤蘭琴
王雅如
王滌成
王婉瑜
王拿但
王政人
王青澄
王伯年
王志瑾
王壽泰
王兆振
王華琴
王堯奇
王漢琦
馬清槐
馬忠良
馬時中
壽齡
卞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