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坪鄉

戈坪鄉

戈坪鄉位於峽江縣西北部,駐地戈坪村距縣城水邊36公里,東連仁和鎮,南鄰巴邱鎮,西接硯溪鎮,北界新余市。全鄉國土面積81平方公里,地屬低丘、良田平疇,山清水秀,耕地面積1.93萬畝,轄6個行政村,55個自然村,60個村小組, 特色農畜產品有菸葉、生豬等。總人口0.8萬(均為漢族江右民系),通用贛語。

基本信息

區劃人口

戈坪鄉駐地戈坪村,距水邊鎮公路里程36公里。東連仁和,南鄰巴邱,西接硯溪,北界新余市,面積81平方公里,轄區村委會6個,戈坪、芳洲、小坑、汀溪、舍龍、白沙。 55個自然村,60個村小組,人口7856人。

交通區位

贛粵高速公路縱貫全鄉10.6公里,是高速公路在我縣橫跨里程最長的鄉鎮之一,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資源

境內油茶、礦產資源豐富,有稀土、瑩礦石、鐵礦等。小二型水庫8座。

經濟發展

主要特色農產品有菸葉、茶油、蒿菜等;工業產品有鐵礦精粉、魚回魚、電線電纜、勞保手套等。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產值9728萬元,財政收入539.9萬元。

工業企業主要有芳洲流源鐵礦有限公司、鴻裕織造有限公司、贛民油脂有限公司等,主要產品有精礦粉、勞保手套、食用油等,其中芳洲流源鐵礦有限公司年產量1.2萬噸,產值840萬元,實現稅收56.8萬元。全鄉耕地面積1250公頃。特色農畜產品有菸葉、生豬等。北坑村小組為遠近聞名的生豬養殖村,戶年均出欄10頭以上。境內交通便捷,贛粵高速公路穿越鄉境,2004年在全縣率先實現“村村通油路”目標。境內汪家村西南盤龍江上的明代建“五眼橋”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農業

農業穩則天下安,始終堅持農業的基礎地位不動搖。
一要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產業。菸葉特色支柱產業要進一步發展,新增面積500畝,達到3100畝,實現財政增長、農民增收。井岡蜜柚種植在2014年的基礎上增加400畝。進一步壯大油茶這一傳統產業,在原有產業規模上,新增500畝。
二要做美扮靚新農村。打造“一線三點”、“一線串珠”新農村示範帶。即沿油戈-戈白線一帶,打造裴家、南東、汀溪三個新農村建設精品示範點,形成“以點帶面、以面帶片、連片成群”的美麗鄉村示範帶格局。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平台,促進土地適度集中規模經營。嘗試空心村拆遷土地拍賣出讓,在2014年圩鎮土地拍賣的基礎上,迄今為止,再拿出友誼路段的土地掛牌出讓,為圩鎮建設籌措更多的資金。重點在芳田-汀溪線開展全鄉性的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
三要做實民生工程(項目)。實施農村水利、農田、公路等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攻堅計畫。儘快使1700餘萬元的盤龍江小流域治理開工建設;建成投資100餘萬元的10座山塘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工程;推進投資80餘萬元的汀溪煙水配套工程二期工程建設和投資1000餘萬元的小農水項目、園田化項目建設。打通小坑-莊頭嶺、汀溪-姚家嶺下、戈白公路-祿福、戈坪公路-下車溪等4條通村公路。戈坪衛生院大樓、鄉敬老院改造工程、小坑、汀溪希望國小加快施工,年底投入使用。

工業

一要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創新招商方式,突出產業招商、以商招商、注重招大引強。重點在生物醫藥、金屬加工和機械製造、新型紙業、綠色食品加工這四大產業招商上有新的突破。力爭引進千萬元項目2個,億元項目一個。
二要強力幫扶企業。對企業實行“全天候”、“保姆”式服務,實行特事特辦,一企一策。集中力量幫扶一批成長性好、貢獻大的企業,加快形成結構最佳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新型產業體系。幫扶仁康製藥落戶園區,完成征地、辦證等工作,使其儘快投產達標。對鑫海羽絨、鑫海塑膠、黎山實業等工業企業,要全面落實幫扶責任,幫助企業強基礎、擴規模、提檔次、上台階,提升企業競爭力。創新招工方式,樹立“招工就是招商,就業就是發展”的理念,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問題。抓住“春節”、“五一”、“清明”、“端午”、“中秋”、“十一”等民工返鄉機會,打好“親情牌”,走順“親情線”,做好“勸留引返”工作,引導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
三要激活全民創業這潭活水。堅持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相結合,落實好鼓勵全民創業各項政策,吸引本土人士採取項目回報、智力回報、資金回報等形式返鄉創業,激發全民創業熱情,讓“草根經濟”煥發出新的活力。

社會事業

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全面實施農村中國小基礎設施改造工程,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投入20餘萬元,啟動了芳洲白沙國小

戈坪鄉橫溪口村戈坪鄉橫溪口村
教學樓建設。整潔街道市容市貌,安裝5盞路燈,實現了美化、亮化、綠化。衛生工作進一步加強,認真做好疾病預防,計畫免疫過卡(證)率達95.2%,文化廣電事業有新進步,深入開展農村文化“三項活動”送戲下鄉2次,舉辦農民文體活動4次,新增有線電視戶54戶。人口與計生工作進一步加強,全面落實計生獎勵扶助優惠政策,落實153個0—6周歲獨生子女愛心保險,以及農村100個家庭獨生子女獎勵費4488元,出生嬰兒性別比得到有效控制,結紮16例,全鄉人口出生率為9.68‰,計生率86%。

實施農村水利、農田、公路等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攻堅計畫。儘快使1700餘萬元的盤龍江小流域治理開工建設;建成投資100餘萬元的10座山塘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工程;推進投資80餘萬元的汀溪煙水配套工程二期工程建設和投資1000餘萬元的小農水項目、園田化項目建設。打通小坑-莊頭嶺、汀溪-姚家嶺下、戈白公路-祿福、戈坪公路-下車溪等4條通村公路。戈坪衛生院大樓、鄉敬老院改造工程、小坑、汀溪希望國小加快施工,年底投入使用。

當地文物

境內汪家村西南盤龍江上的明代建"五眼橋"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