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芷江機場

芷江機場,建於1937年,機場閒置40多年。2002年12月8日,國家民航“十五”機場建設規劃和湖南省重點工程——芷江機場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2005年復航。機場第一批開通懷化—長沙、懷化—廣州、懷化—深圳三條航線。

基本信息

簡介

芷江機場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距懷化市31公里。該機場始建於1936年10月,抗戰時期為中美空軍重要軍事基地,有“遠東第二大機場” 之稱。1945年,中日雙方曾在此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洽降會議”,宣告侵華日軍的最後失敗。芷江機場於2003年底重新開工建設,2004年12月竣工,總投資1.8億元。機場設計規模為3C級,機場跑道為水泥道面,跑道長2000米,寬45米,站坪面積萬餘平方米,可起降B737-300型飛機。機場年設計客流量為20萬人次。

機場介紹

芷江機場位於湖南省懷化市,建於1937年。為飛虎隊支援中國抗戰的一個重要基地。現機場建上飛虎隊陳列室。2003年1月動工對機場進行改擴建,建設為民用機場,是湖南省內繼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張家界荷花機場、永州零陵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後的第5個民用機場。2005年12月19日正式通航,首期開通芷江-廣州(經停長沙)航線。 芷江機場建成於1942年,二戰期間,這裡曾是盟軍在遠東的第二大軍用機場,陳納德及其所組織的美國志願航空隊“飛虎隊”,曾以此為基地迎擊日寇,為支援中國抗戰做出了重大貢獻,後為空軍保留機場。

新中國成立後,機場閒置40多年。2002年12月8日,國家民航“十五”機場建設規劃和湖南省重點工程——芷江機場改擴建工程正式開工,2005年復航。改擴建後的芷江機場占地1762畝,機場跑道2000米,寬45米,跑道厚度0.30米,兩側道肩各1.5米,聯絡道長208米,停機坪10500平方米(100米×105米),跑道兩端設有長60米,寬48米的防吹坪,飛行區障礙物處理高度除滿足CRJ-200型支線飛行安全使用外,還考慮滿足B737-300型飛機使用要求。機場建設標準為3C級。航站樓2400平方米。芷江機場為懷化的唯一航空港,是一個3C國內支線機場(軍民合用),可滿足波音737—300型飛機(140個座位)全載起降。芷江機場第一批開通懷化—長沙、懷化—廣州、懷化—深圳三條航線。

機場代碼

懷化芷江機場三字碼:HJJ
懷化芷江機場四字碼:ZGCJ

機場歷史

芷江機場始建於1938年1月,機坪占地2000餘畝,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國民黨重慶政府的前進機場,盟軍東方第二大軍用機場。 1937年,“七·七”事變後,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國人民要求抗日的呼聲高漲。在強烈的抗戰聲浪推動下,蔣介石臨時動議,由南京遷都重慶。他認為芷江這個“西楚咽喉”對捍衛大西南後方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即以國民黨中央航空委員會的名義電令湖南省府擴建芷江機場。 1937年12月,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徵調芷江、麻陽、會同、黔陽、漵浦、沅陵、辰溪、鳳凰等十一個縣的民工1.9萬餘人修建機場。1938年10月機場竣工投入使用後,國民黨武漢航空第九總站及南昌飛機修理第二廠相繼遷來芷江。

從1938年冬至1945年10月,先後有前蘇聯志願空軍中隊,中國空軍第2大隊,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第68飛行聯隊,中美空軍混合團第1大隊(轟炸機隊),第5大隊(戰鬥機隊)和中國空軍第4大隊等空軍進駐芷江機場。尤其是1944年初至1945年8月,中美空軍的大批鯊魚式、野馬式、黑寡婦式戰鬥機、偵察機、中程B-25型轟炸機、大型C-46式運輸機聚集在芷江機場,最多時達三、四百架,擔負著殲擊敵機,斷日補給線和空中增援等任務。這一山區機場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具有不可忽視的軍事地位,發揮過重大作用。

1945年8月15日,懷化芷江機場嚴陣以待的中美空軍大機群,正靜待著出擊的命令。突然從基地指揮部里傳來了日本投降的訊息,頓時使整個機場沸騰了。當年,中日雙方在此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洽降會議”,宣告侵華日軍的最後失敗。

抗日戰爭勝利後,駐紮在芷江機場的中美空軍及地勘保障部隊相繼撤離。芷江解放後,雖未派軍進駐和啟用機場,但根據國防的需要,仍一直把它作為戰備機場對待。芷江機場的重新通航,使得這座曾為抗日戰爭作出過巨大貢獻的機場,將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