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和平節

為順應和平與發展世界潮流,弘揚芷江獨有的和平文化,警醒世人遠離戰爭,喚起全世界人民熱愛和平、珍愛和平、經中國政府批准,我們創辦了每兩年一屆的“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以增強芷江與世界的了解,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並推動世界和平事業的發展。 ”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正是緣起中國抗戰勝利受降的偉大歷史,才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與參與。 位於內陸省份湖南的“西大門”的芷江,順應世界和平與發展主題,挖掘、整合中國抗戰勝利受降的歷史資源,將抗戰文化資源並將之升華為和平文化,舉辦兩年一屆的國際和平文化節會,著力打造和平文化品牌。

芷江歷史概況

芷江,地處中國湖南西部,是通往祖國大西南要道上的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全楚咽喉”之稱,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其特殊的戰略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芷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卓越的歷史貢獻。 “八年烽火起蘆溝,一紙降書出芷江”。發生於1945年8月21日至23日震驚世界的芷江抗戰勝利受降,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標誌,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歷史象徵,自此,芷江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抗戰勝利受降名城。矗立在芷江縣城東端七里橋的“血”字型受降坊是華夏大地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標誌性建築物。芷江侗民族風情及抗戰受降的歷史契機孕育和催生了芷江和平文化。
為順應和平與發展世界潮流,弘揚芷江獨有的和平文化,警醒世人遠離戰爭,喚起全世界人民熱愛和平、珍愛和平、經中國政府批准,我們創辦了每兩年一屆的“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以增強芷江與世界的了解,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並推動世界和平事業的發展。

和平文化節緣起中國抗戰勝利受降的偉大史實

抗戰全面爆發前後,湖南是重要的抗戰後方戰略基地之一,是抗戰的前哨陣地,中日雙方在湖南先後展開了4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衡陽會戰等大規模的絞殺戰。1945年4月日軍發動了對中國戰場的最後一次進攻作戰——以奪取中美空軍重要基地芷江機場為目的的“湘西會戰”,以日軍徹底潰敗而告終,對全國抗戰勝利受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書寫了抗戰史光輝的一頁。
“烽火八年起盧溝,降書一紙落芷江。”1945年8月,代表百萬侵華日軍的今井武夫副總參謀長一行,奉侵華派遣軍司令岡村寧茨之命令,由南京飛抵芷江投降,交出了在華兵力部署圖,接受了令其陸、海、空三軍繳械投降命令的備忘錄。“芷江受降”宣告了侵華日軍的徹底失敗,成為中國“八年抗戰的偉大名號”和“抗日民族戰爭的歷史豐碑”,譜寫了我國近代史上抵禦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光輝一頁。芷江縣城郊外七里橋抗戰勝利受降舊址、紀念坊、芷江機場、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中美空軍指揮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等遺址遺物保存完好,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歷史見證,芷江縣城郊外七里橋抗戰勝利受降紀念坊被譽為“中國凱旋門”、芷江被譽為“世界華人朝聖地”,近年來吸引了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友人前來參觀瞻仰。
“前事不忘,後世之師。”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正是緣起中國抗戰勝利受降的偉大歷史,才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與參與。

和平文化節是順應時代潮流促進的非凡創舉

和平是人類永遠之福祉,發展是世界各國共同的選擇。從國際來看,就是要倡導以和平協商的方式來解決爭端,堅持反對一切恐怖行為和戰爭行為,加快實現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平相處;從國內來看,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平崛起和和平統一的戰略,深入開展國際和海峽兩岸的交流與合作,在互惠雙贏甚至多贏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安居樂業;從湖南來看,就是要營造“和”的氛圍,倡導“和”的理論,讓“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湖南經濟快速發展。表達和平的主張,為經濟發展創建一個開放的平台,可以說是上應天理、下合人心。
進入二十一世紀,世界人民和平一浪高過一浪的呼籲,世界各國你追我趕致力發展熱潮湧動。位於內陸省份湖南的“西大門”的芷江,順應世界和平與發展主題,挖掘、整合中國抗戰勝利受降的歷史資源,將抗戰文化資源並將之升華為和平文化,舉辦兩年一屆的國際和平文化節會,著力打造和平文化品牌。國際和平文化節的主題精神是“和平”,表現形式是“節會”,影響範圍在“國際”。實踐證明,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搭建了向全世界播撒“和平”讓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夠成為和平觀念的倡導者、和平秩序的維護者、和平生活的追求者的最佳平台,構建了一個改善和提升懷化、湖南乃至整箇中國的形象,加速推進區域經濟與世界的全方位接軌,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的國際性平台。因此,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是芷江順應時代潮流,促推進改革開放的一個非凡創舉。

和平文化節讓芷江以國際和平城形象享譽世界

2003年11月15—16日,由湖南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懷化市人民政府主辦,芷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在湖南芷江舉行,中央、省、市領導,專家學者、經貿人士及飛虎隊老隊員,約旦等國駐華人員300餘名國內外賓朋聚集和平聖地,觀看、參加了“和平之聲”大型演出、“飛虎隊陳列館”開館儀式、世界和平鍾奠基儀式、侗鄉盛世千人合攏宴、和平論壇、侗族地區經濟發展研討會、經濟洽談會等八大主體活動。
2005年9月6—7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辦,懷化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二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在芷江舉辦,開幕式暨大型文藝演出、國際和平論壇及簽署《芷江和平宣言》、芷江與法國諾曼第格郎康邁西市締結友好城市簽字儀式、中外老戰士大聯歡、為二戰時期美國援華航空老戰士頒發紀念章、經貿洽談會、民族歌舞晚會、參觀考察等8大主體活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等中央國家領導及23個國家、10多個省市的嘉賓近千人赴會,濃重紀念中國人民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共同憧憬世界更加祥和、安寧。
前兩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規格高、規模大,是名副其實的國家級、國際性的盛會,對促進國家統一大業,擴大對外開放,加強招商引資,取得了良好效果,產生了深遠影響,芷江作為國際和平文化名城的形象逐漸享譽世界。
第三屆中國芷江·國際和平文化節將於2007年9月21-22日在芷江舉行,在歷時2天的節日裡,將舉辦“和諧之聲”大型文藝演出、太和塔暨和平園奠基儀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重新開館儀式、蕭毅肅將軍陳列室揭幕儀式、中國飛虎隊陳列室揭幕儀式、中國侗民族和諧文化與新農村建設論壇、芷江縣領導與法國格朗康邁西市代表座談會、經貿洽談會等系列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