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龍

懶龍

懶龍,民間食俗,類似花捲一類的麵食。“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這天,每家每戶要吃懶龍,傳說吃了懶龍,可以解除春懶。所謂懶龍,是用發麵蒸的一條長形卷體,做法是把發麵擀薄製成長片,放上和好的肉餡,然後捲成長條形,盤於籠屜中,蒸熟後切開,家人分而食之。四川方言中懶龍指的是很懶的男人。

基本信息

老北京習俗

懶龍 懶龍

民俗學家表示,按照老北京的習俗,驚蟄該天應該吃“懶龍”。但是現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講究這些了。著名北京民俗專家崔普權老師說,驚蟄這天吃“懶龍”的習俗流傳已久。

寓意

為什麼要吃“懶龍”?驚蟄過後,大家要為新的一年奔波了,傳說吃了“懶龍”,可以解除春懶。

另外,所謂驚蟄就是指蟲子等冬眠的動物復甦。故老百姓要在這天驅除害蟲,將剛睡醒的家裡的害蟲除掉。

製作方法

是用發麵蒸的一條長形卷體,做法是把發麵擀薄製成長片,放上和好的肉餡,然後捲成長條形,盤於籠屜中,蒸熟後切開,家人分而食之。

原料:麵粉200克、乾酵母2克、溫水。豬肉餡200克、蔥薑末、油、鹽、醬油、花椒麵。

操作:

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

1、麵粉200克,乾酵母2克,用溫水化開。把化好的酵母水倒進面里,加水揉成麵團,放到面盆里蓋上蓋子放在溫暖處。2、一個半小時後你就會發現麵團膨脹成原來的兩倍大,裡面都是蜂窩。

3、豬肉餡200克,切蔥薑末。

4、肉餡里加油,鹽,醬油,花椒麵,攪拌均勻。

5、發酵好的麵團取出來,揉搓片刻,然後擀成半厘米厚的大餅。

6、把攪拌好的肉餡均勻地平攤上去。

7、延一個方向把麵餅捲起,麵皮交接處捏上一些褶兒,這是龍脊。

8、放在籠屜里蒸二十分鐘後懶龍出鍋。

四川方言

在四川,懶龍指的是很懶的男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