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弔狼牙山

”敵人上來了,馬寶玉隨手一扔,那支嶄新的三八大蓋飛到懸崖下去了。 英雄,是人民心中的豐碑。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名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易縣是一座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城,以易水得名。 乘車出易縣城,向西南行駛約40公里,便達狼牙山腳下。仰望海拔1100多米的主峰,一座潔白的棱塔,襯映在蔚藍的天空,白雲飄飛,它好正在向無垠的蒼穹緩緩升騰。那明麗的色彩,莊嚴的景象,雄偉的氣勢,令人肅然起敬。 下車登山,沿石階緩步而上。攀緣直立陡峭的“袖筒”,貼身繞過險峻的“小鬼臉”和“閻王鼻子”,便到了棋盤坨。路邊一塊方正的岩石上,刻著一個圍棋盤,傳說是孫臏和師父王禪對弈之所。環顧四周,儘是峭壁峋岩,奇石榛莽,“群峰聳出,狀如狼牙”,故名狼牙山。 1941年9月25日,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五位熱血男兒,就是在這一帶以一當百,阻擊了3500多名日寇的輪翻進攻。馬寶玉是班長,葛振林是副班長,他們帶領三名戰士,埋伏在棋盤坨山腰,利用險要的地形,消滅了一百多個日本鬼子,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他們勝利地完成了掩護民眾和主力部隊轉移的任務,準備前去追趕部隊。但是,敵人緊追不捨。為了主力部隊和民眾的安全,他們毅然放棄了生還的希望,沿著相反的方向,攀上了棋盤坨主峰。敵人一批又一批地蜂擁而來。五壯士的子彈打光了,石頭扔完了,最後一顆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凶頑的敵人越逼越近,嚎叫著:“抓活的,抓活的!” 三面都是萬丈懸崖,一面堵滿了鬼子兵。馬寶玉抓住葛振林的手臂,斷斷續續地說:“老葛,咱們犧牲了,有價值,光榮!”葛振林明白班長的意思。我是副班長,五人中只有我們倆是共產黨員,應該做出榜樣,便說:“人犧牲了,槍也不能叫敵人得。”敵人上來了,馬寶玉隨手一扔,那支嶄新的三八大蓋飛到懸崖下去了。葛振林舉起手中的槍往石頭上砸,沒有砸爛,也隨手甩下懸崖。其他三位戰士噙著淚花,舉起心愛的槍,狠狠地摔了幾下。敵人在瘋狂地嚎叫。他們五個人昂起頭,一步一步走向懸崖…… 敵人來到跟前想活捉他們。馬寶玉正了正軍帽,像發起衝鋒一樣,大聲喊道:“同志們跟我來!”頓時,狼牙山的群峰峽谷迴蕩著一陣陣氣壯山河的口號聲:“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民族解放萬歲!”“同志們、鄉親們、永別了!”驚得目瞪口呆的日本鬼子,望著他們一個個縱身跳下懸崖的英雄壯舉,也不禁深深地鞠躬致意……五人中三人壯烈犧牲,葛振林和宋學義幸被樹枝掛住,絕處逢生。 山谷中霧靄氤氳,似乎依然瀰漫著當年激戰的硝煙。 登臨絕頂,我在聖潔的白塔前肅立。它像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昂首凝望著一碧如洗的中天。紀念塔建築物由塔身、碑廊、涼亭、牌樓等組成。建築面積440平方米,塔高16米,為中空正五稜柱體,上有4.5米高的琉璃瓦塔亭罩頂,塔內有五級鋼梯攀沿而上,直至塔頂小樓。塔身正面為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的“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9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正面鑲嵌著象徵五壯士的浮雕頭像,下有“三烈士”碑文,塔座四周花壇環繞。我們靜默,沉思,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深切的悼念! “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聳立在配套建築和群山環抱之中,更顯得雄偉壯觀,莊嚴肅穆。它是歷史的鐵證,也是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象徵! 英雄,是人民心中的豐碑。而豐碑,永遠是昭示人們繼續奮鬥的路標!“狼牙山五壯士”用年輕的生命和滿腔熱血,在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流芳千古,永遠激勵著後人!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名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共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