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龍泉香菇

慶元龍泉香菇

慶元龍泉香菇,產於龍泉、慶元、景寧等縣山區。浙江龍泉山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高林密,特別是菇材林資源豐富,歷來盛產香菇。龍泉香菇原是野生的,大約在元代開始人工栽培,種菇技術代代相傳,出產的香菇鮮艷富有光澤,菌褶密厚,菌柄粗短柔軟,菇體均勻乾燥。浙江麗水的龍泉是世界香菇發源地之一,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所產段木香菇、代料香菇質地優厚,菇形園整、色澤純正、香氣濃郁,味道鮮美,慶元香菇以鮮嫩可口、香郁襲人的獨特風味成為宴席上的珍貴佳肴,深受客戶的歡迎。每100克新鮮香菇的熱量是40大卡,可以提供3.4克蛋白質,與其他蔬果類及植物性食物相比,香菇是一種高蛋白、低熱量的食品。

慶元龍泉香菇(1)

簡介

慶元特產龍泉香菇產於龍泉、慶元、景寧等縣山區。浙江龍泉山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高林密,特別是菇材林資源豐富,歷來盛產香菇。
龍泉香菇原是野生的,大約在元代開始人工栽培,種菇技術代代相傳,出產的香菇鮮艷富有光澤,菌褶密厚,菌柄粗短柔軟,菇體均勻乾燥。

產品特點

浙江麗水的龍泉是世界香菇發源地之一,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所產段木香菇、代料香菇質地優厚,菇形園整、色澤純正、香氣濃郁,味道鮮美,慶元香菇以鮮嫩可口、香郁襲人的獨特風味成為宴席上的珍貴佳肴,深受客戶的歡迎。

歷史記載

據《慶元縣誌》載,明太祖朱元璋奠都金陵時,遇到旱災,戒葷食素,祈佛求雨。這位吃慣了雞鴨魚肉的皇帝,面對青菜豆腐,苦無下筷之食,發愁之際,國師劉伯溫獻上了龍泉香菇,朱元璋食之甚喜,令每歲必備若干。從此,香菇被列為宮廷貢品。

香菇栽培發祥地

慶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祥地,南宋建炎四年(1131年)出生於慶元縣龍巖村的吳三公發明了“原木砍花法”栽培香菇技術,800多年來在慶元菇農中秘傳不息。七十年代以來,歷經了“段木純菌絲接種法”、“代料栽培法”和“高棚層架栽培花菇法”三次重大技術變革。如今慶元已成為飲譽全壞的“中國香菇城”,香菇業成了慶元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聯合國國際熱帶菇類學會主席張樹庭教授經多次實地考證,於1989年親筆題寫慶元是世界“香菇之源”。慶元香菇還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授予兩項“中華之最”:一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歷史最早”;二是“全國最大的香菇產地和集散地”。

營養價值

香菇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是我國傳統“山珍”之一。明初學者葉子奇在《草木子》中記載有元代處州人食香蕈的趣聞。清代朱彝尊《送李司訓之括州歌》有:“龍泉碧碗蛛絲斑,香菇菜筍飯赤”之句。人體必需的八種胺基酸,香菇含有7種,可提供一般蔬菜之缺少的維生素D原(麥角甾醇),增強人體抵抗力,有助於小孩骨骼和牙齒生長,防止佝僂病,且有降低膽固醇,抗禦感冒、病毒等作用,民間有香菇蒂輔助治療小兒天花麻疹等效驗,有的國家已經將香菇製成太空人的“太空食品”。
每100克新鮮香菇的熱量是40大卡,可以提供3.4克蛋白質,與其他蔬果類及植物性食物相比,香菇是一種高蛋白、低熱量的食品。

保健價值

香菇中含有“香菇多糖類”和“核糖核酸類”物質,能“活化T細胞、巨噬細胞和補體系統”、“可以增強人體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能力”,因此,在飲食中經常食用,對預防癌症有一定的功效。

慶元龍泉香菇(2)

香菇中所含的香菇嘌呤還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能對心血管系統提供良好的保護效能。
香菇中含有維生素D前驅物——麥角固醇,可以在日光或紫外線照射下轉變為維生素D,因此食用以人工加熱烘乾的乾香菇,就無法獲得維生素D。因此,將買來的乾香菇放置於日光下曝曬後食用,或者可以在食用乾香菇後適度的曬曬太陽,可促進維生素D的生成。

龍泉香菇產業發達

隨著食用菌實用技術的普及,該縣生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年產乾菇7000多噸,年外銷鮮菇5000多噸,產品暢銷世界各地。已形成生產、銷售、加工一條龍服務體系,香菇生產已成為該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門路。
截止2009年,龍泉已建立了2個大型的香菇交易市場,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年交易額達到2億多元。

獲得榮譽

慶元香菇自古為宮庭貢品。先後獲得九四年“第五屆亞太國貿易博覽會”金獎和九六年“第二屆國際各行業產品暢銷博覽會”金獎。在1995(福州)全國食藥用菌產品展示與新技術交流會上獲得《全國食用菌先進縣》的榮譽稱號,“龍寶”牌香菇在首屆農業博覽會獲銀質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