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草

感應草

全草藥用,能安神鎮靜、止血收斂、散瘀止痛;種子能榨油。 DC.,以全草入藥。 水腫:全草3~5錢,水煎服,或與豬骨燉服。

感應草 含羞草的別名

【科屬】

豆科

【花語】

害羞(Shyness)

【簡介】

多年生草本(在蘇南栽培後成一年生),高約40厘米,分枝多,遍體散生倒刺毛和銳刺。葉為2回羽狀複葉,羽片2—4個,掌狀排列,小葉14—48,長圓形,長0.6—1.1厘米,寬1.5—2毫米,邊緣及葉脈有刺毛。頭狀花序長圓形,2—3個生於葉腋;花淡紅色;花萼鍾狀,有8個微小萼齒;花瓣4;雄蕊4;子房無毛。莢果扁平,長1.2—2厘米,寬約0.4厘米,邊緣有刺毛,有3—4莢節,每莢節有1顆種子,成熟時節間脫落。花期9月。 原產南美,現我國各地均有栽培,為觀賞植物,生於山坡叢林中及路旁的潮濕地;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等省區。全草藥用,能安神鎮靜、止血收斂、散瘀止痛;種子能榨油。含羞草體內的含羞草鹼是一種有毒物質,人體過度接觸後會使毛髮脫落。

【別名】

羅傘草、降落傘

【來源】

酢漿草科感應草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台灣廣西貴州雲南

【性味歸經】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消積,利水。
小兒疳積:鮮全草3~5錢,洗淨與肝尖或瘦肉蒸熟,湯肉並食。
水腫:全草3~5錢,水煎服,或與豬骨燉服。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