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而死樂隊

感恩而死樂隊

樂隊於1964年組建。起初樂隊的名字“Warlocks”,後來樂隊的成員開始服用LSD兵書;並開創了“迷幻搖滾”的先河。同時他們還成為第一支在吸毒後即興表演的樂隊。也是在這一時期樂隊改名為“The Grateful Dead”。

簡介

感恩而死樂隊感恩而死樂隊
三十年來的大部分時間裡,他們不斷地在世界各地散佈關於愛、和平與心靈擴展(mind-expansion)的訊息。擁有流行音樂中最出名、以自動自發跟隨樂團聞名於世的廣大死忠樂迷(俗稱Deadheads),他們是一支究極的地下人氣樂團(cult band),創造出一個完全自我風格的小宇宙,在他們大部分的職業生涯裡,在主流音樂之外自成一格。 Grateful Dead,這些有著水染鮮豔色彩的吹笛手們,憑藉著一己之力達成超級巨星的地位,在無文化樊籬的廣大聽眾心中,Grateful Dead 史詩般的自由型式現場表演,就像是一場為他們準備好的成年禮.同時他們還成為第一支在吸毒後即興表演的樂隊。也是在這一時期樂隊改名為“The Grateful Dead”。1966年樂隊已在
感恩而死樂隊感恩而死樂隊
地下樂壇名聲顯赫,他們的音樂無所不包從小調到硬搖滾。1967年夏天樂隊參加了雷蒙德音樂節,並被譽為音樂界上最好的樂隊。同年樂隊發行了第一張同名專輯,被稱為用布魯斯演唱的迷幻搖滾。1968年因與簽約公司關係不好而使得第二張專輯《Anthem of the Sun》並不出色。1967年到1969年之間樂隊進行了巡演並推出了第三張專輯《Aoxomoxoa》成績依然不理想。1970年推出了現場雙專輯《Live/Dead》,《Workingman’s Dead》及《American Beauty》均獲得了成功,其中後兩張專輯是樂隊歷史上銷量最大的專輯。在此後樂隊及樂隊成員都出了許多專輯,並一直進行著巡演。在這期間的專輯《In the Dark》被認為是最好的作品,並為樂隊贏得了第一首熱門歌曲“Touch of Gery”。1995年Jerry Garcia去世,樂隊宣布解散。The Grateful Dead系統的把自由自在的一種音樂形式引入了搖滾樂,他們的音樂表明了他們在不斷的發展自己的音樂理想。

樂隊歷程

感恩而死樂隊感恩而死樂隊
Grateful Dead的音樂根源,是出於歌曲寫手兼主唱Jerry Garcia對草根藍調(bluegrass)的熱愛,他在十五歲時開始玩吉他,1960年搬至加州 Palo Alto後,與Robert Hunter成為好友。Robert所寫的歌詞,讓Garcia 許多著名的旋律變得更有吸引力;同時期,Garcia也結識了初出茅廬的電子樂作曲家Phil Lesh。1962年,Garcia穿著各式各樣的本土民俗與草根藍調服裝,玩起了斑鳩琴(banjo);兩年後,與吉他Bob Weir、鍵盤手Ron "Pigpen" McKernan共同創立了Mother McCree's Uptown Jug Champion這個團體;1965年易名為the Warlocks,並加入了Phil Lesh和 Bill Kreutzmann做為樂團的貝斯手與鼓手。 The Warlocks在當年七月做了他們第一場的插電演出,Ken Kesey隨即招攬他們成為旗下樂團,加入他惡名昭彰的「Acid Test」全國巡迴活動。這一系列傳奇的「Acid Test」,以無預告的突擊模式,舉辦一場又一場的大眾迷幻派對(public LSD parties),在藥物犯罪正式立法前,達到最高峰。1965年即將結束的同時,樂團正式更名為Grateful Dead,這個名字是 Garcia從一本字典上所查到的,一位埃及信徒之名。在化學家兼LSD製造商 Owsley Stanley的贊助下,團員們搬入了位於舊金山Ashbury Street 710號的公社住宅(communal house),成為了當地的音樂地景之一;並且透過舉辦許多免費音樂會的力量,建立起龐大的樂迷基礎。1966年與MGM廠牌簽約後, Grateful Dead也開始錄製他們的第一批試聽帶(demos);這些東西聽起來慘不忍睹,而唱片公司不久後也放棄了這個樂團。 1967年,那個永留青史的「愛之夏」 ,Grateful Dead從舊金山灣區的音樂地景
感恩而死樂隊感恩而死樂隊
中竄出,躋身頂尖樂團之林,並定期在當地許多著名場地表演,包括 Fillmore Auditorium、Avalon Ballroom和Carousel Ballroom。他們的音樂表演風格,匯集了民謠、鄉村與藍調。1967年3月,Grateful Dead在華納旗下發行了首張同名專輯,是一張令人失望之作,因為唱片裡無法捕捉到他們現場表演時所蔓延開來的巨大力量。在Monterey Pop Festival之後,樂團加入了第二位鼓手Mickey Hart,擴展成六件式的搖滾樂團。繼之而起, 1968年推出的第二張專輯「Anthem of the Sun」,在記錄他們演唱會裡那種自由即興美學的努力上,有較為長足的進步;但1969年完成「Aoxomoxoa」專輯後,長時間沉溺於錄音室音效實驗的結果,使他們對唱片公司欠下超過 10萬元的巨額負債。1973年3月8日死於肝病。他的位置由另一位鍵盤手Keith Godchaux 替代,並帶來了自己的老婆Donna Jean來擔任合音。1973年的專輯「Wake of the Flood」,是他們的新品牌Grateful Dead Records的創業之作;接著在 1974年發行「Grateful Dead from the Mars Hotel」之後,樂團暫時停止咦鰨尦蓡T們得以發展追求自己的個人計劃。1976年以巡迴重回現場表演的Grateful Dead,與Arista簽約,發行了專輯「terrapin Station」,卻也開啟了一系列在錯誤判斷下完成的錄音室專輯,1980年,終於以「Go to Heaven」結束了這個尷尬期,而這張專輯也被廣泛認為是樂團最差勁的作品之一。事實上,正因為如此,接下來他們足足有七年的時間,沒再進踏進錄音室一步。 80年代初期,對Grateful Dead來說是多災多難的一段時間。Keith Godchaux1980年7月23日死於車禍(他的位置由Brent Mydland取代),而這對夫婦也從樂團成員名單上消失。從1981年的兩張現場專輯「Reckoning」和「Dead Set」之後,直到1987年,都沒有新錄音問世,樂團也將注意力集中在巡迴表演上-- 儘管未推出新作,但Grateful Dead的演唱會仍持續舉行,將他們的表演擴展到更多的世代面前。雖然樂團本身只有家庭手工業的規模大小,但他們在巡迴時不僅帶著龐大的工作人員,還有為數眾多的朋友與親人隨行,其中許多人甚至擁有健康保險及其他福利。

成績功勳

感恩而死樂隊Grateful Dead的對應做法,是呼應樂迷的需求,錄製他們的第一張現場專輯。1969年推出的「Live/Dead」,焦點集中在Garcia所創作的這首"Dark Star",足足超過二十三分鐘的音樂演繹。這張專輯成功之處在於攫取到樂團在現場表演中的所展露的真實本質,一種即興而迷幻的燿燿光輝。接下來在1970年所發行的兩張錄音室經典:「Workingman's Dead」和「American Beauty」,更追根溯源到了鄉村和藍調的根基上頭。這兩張專輯,在往後數年成為Grateful Dead現場演出最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最受歡迎的歌曲--"Uncle John's Band"、"Casey Jones"、"Sugar Magnolia"和"Tuckin",也在調頻廣播節目中成為熱門點播。 儘管廣播放送機會大增,也贏得了令人尊敬的唱片銷售量,Grateful Dead 仍然將現場演出視為第一要務;當知名度逐漸擴展到世界各地時,他們也增加了表演行程,把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巡迴上。即使愈來愈多的同期迷幻團體從舞台上消失,他們卻持續吸引為數龐大的歌迷來參加他們的表演,當中許多被暱稱為"Deadheads"的歌迷,甚至是跟著他們跑遍全國。xB3 o群歌迷引人非議之處,在於堅持身著水染絹印服飾,與執著於服用超量的藥物。這群旅行中的搖滾戲班子,終至與音樂本身一樣,成為演唱會中的焦點。現場表演常常有大量的觀眾私自錄音,所以接下來Grateful Dead 連續推出兩張現場專輯--1971年的同名之作與1972年的「Europe '72」-- 也就不令人意外了。他們也以這兩張專輯,將華納唱片的合約履行完畢。 鍵盤手Pigpen McKernan在接下來的這張專輯,最後一次列名其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