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之家支教團

愛心之家支教團

貴州愛心之家志願者支教團(簡稱:貴州愛心之家)由華中農業大學06屆王遠貴、張行巍、李奇、劉美、黃登梅等大學生於2008年4月15日自發組織成立的非營利性志願者服務公益組織。貴州愛心之家公益組織立足於高校、以網站為平台,通過網路集結全國高校志願者,開展支教和助學志願服務公益行動。

簡介

愛心之家LOGO愛心之家LOGO
全稱為“愛心之家--中國大學生支教聯盟”,是華中農業大學學生王遠貴於08年4月自發組織成立的全國性公益組織。

開拓者

愛心之家支教團由華中農業大學經管—土管學院學生王遠貴於2008年4月15日自發組織成立。支教團成立以來,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6屆學生張行巍、李奇、張維、沈川懿、藍銘祥、劉美、張威,2006屆資源與環境學院羅藝,貴陽商專2007屆黃登梅等同學相繼加入。他們組成了愛心支教團創辦初期的中堅力量。

創辦宗旨

“繼承本禹精神,傳遞愛心火炬”是我們的宗旨,“傳遞愛心,服務社會”是我們的目的。
“愛心之家”支教團立足於高校,以論壇為平台,以網路為力量,旨在幫助山區貧困學生,和當地學校以及政府建立起供需關係,定期從高校乃至社會選派志願者以支教助學的形式援助教育匱乏的貧困山區,儘自己微薄之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這裡,我們號召更多優秀的、有良知的大學生加入到我們的隊伍,用行動彰顯社會責任,用行動展現社會良知,用行動凸顯博愛精神,用行動詮釋大學之道,讓我一道關注貧困山區,關注貧困學生,舉起大家之力,幫助貧困兒童!

支教的意義

支教不僅僅是把課本上的知識教授給孩子而已,它還有更重要的意義:
第一、比物質更重要的——精神,愛心之家支教團不僅要給山區的孩子帶去知識,還要帶去希望,帶去夢想,帶去他們對遠方對未來對明天的渴望。頭腦的貧困永遠比知識的貧困更加可怕,支教的重要意義里有一個就是啟發他們的思維,開拓他們的眼界;
第二、比知識更重要的——人格。愛心之家支教團堅持平等地對待這些邊遠山區和留守農村的孩子,認為他們是自己必須嚴肅認真對待的各戶,而不是施捨的對象。物質是輔助,心靈的健康成長才是關鍵。

愛心之家的特色

第一,和其他許多助學扶貧的社團不同,愛心之家注重實踐,號召最廣大志願者到最基層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第二,愛心之家支教團的愛心支教以長期支教為主,短期支教為輔,長短期協調,相輔相成,共同促進。

愛心之家的定位

教育是長期的事,個人力量終究有限。“愛心之家”在一開始就定位在“持續性”和“團隊組織化”。
“永恆不是從明天開始,永恆也不是小步所能達成的。”長久堅持才能真正有成效;而“愛心之家”在支教開始前,進行四年多的積極準備。創辦者在研究大量前行志願支教者的光輝感人事例後,發現背後有一個很嚴峻的問題:絕大部分這些支教者均是以個人散勇式、游擊式的方式進行支教,志願者沒有收入,起居於一線簡陋環境中生活和教課,已經很艱辛,還不得不孤身面對與當地官方民方的複雜關係、籌資修校、募捐物資,招募接力志願者等的苦累工作,通常在半年到兩年後,熱情磨滅了、精力與積蓄耗盡,不得不離開支教學校。就這樣,支教行為轟然崩潰,個人或許帶光環化的離開,但實際上對孩子的素質提高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若有組織化的行為,解決後勤、籌資、管理、招募、處理關係,就能讓支教者安心於一線支教,支教活動才有可能具持續性。總之,教育是件緩慢收效的事,從事支教就應該要恆久經營。

愛心之家的發展目標

概述

五年來,愛心之家支教團一直秉承合作、提升、和諧、實踐的精神,不斷完善、創新我們的服務模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發展目標

1、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服務模式,建立一套更加高效、科學的服務模式,同時,要加強自身隊伍建設。
2、我們將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求精、求好,而不是以為的圖多、圖大。力爭在保持合適規模的同時,精益求精,把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提上一個新的高度!
3、我們將在秉承發揚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積累、沉澱,鞏固自己的企業文化,創新現有文化,做到科學發展,與時俱進。
4、我們將結合自身特色,進一步拓展服務模式,豐富服務樣式,為貧困地區的的長遠發展探索新的出路,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出謀獻策。

愛心之家的發展歷程

概述
愛心之家旗幟愛心之家旗幟
愛心之家自成立起得到了當地政府以及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支教團已在貴州省數十所中國小開展支教助學活動,目前已在貴州畢節、花溪、黔南等地建立了多個支教點,至今為止,愛心之家已經向以上支教點輸送了四屆、百餘名暑期支教志願者、多名一年及以上支教志願者,直接或間接地幫助了數百名貧困地區在校和失學兒童,極大的緩解了當地教師資源匱乏的狀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幾年下來,愛心之家已經在河南、貴陽、武漢、福建、北京建立分站,吸納了眾多志願者,大家誓將愛心的種子傳播開去,將公益事業進行到底!愛心之家在行動

2008年8月愛心之家支教團分別在河南南陽師範學院、貴州貴陽中醫學院、貴州商專建立了愛心之家支教團分站;2009年3月支教團在山東大學成立“愛心之家”支教團分站;2009年5月已在福建農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建立“愛心之家”支教團分站。並計畫於09年10月在全國各大高校建立“愛心之家”支教團分站。
其中2008年10月舉辦的“暖冬行動2008”——用心溫暖冬天(幫幫山那邊的孩子)於2008年10月10日--12日在華中農業大學進行為期三天的募捐活動,在南陽、貴陽等愛心之家分站也相繼開展募捐活動,為山區的孩子送去了大量的衣物、學習用品、捐款等。該團體受到楚天都市報、中國教育網、中國青年網多家媒體以及華中農業大學青年志願者工作部和青年傳媒報導,並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紛紛參與到“幫幫山那邊的孩子”為主體的愛心活動! 所有捐助物資以及愛心款都由“愛心之家”支教團義工:王遠貴、張行巍、李奇、劉美以及各分站志願者代表親自送往山區並親自發放到學生及村民手中。
在2009年4月“愛心之家”支教團成立一周年時,杭州桐廬縣的一位社會愛心人士通過聯繫我們並與當地教育局、民政局在桐廬縣第一實驗國小及周邊的兩個國小聯合舉行山區學生“手拉手”愛心活動。此次,募捐將為山區學生募捐到5噸多物資,參與募捐的有學校學生、服裝廠、原子筆廠等。此次,為前期活動(募捐);中期活動(兩地間的學生互相書信來往);後期活動(為紅板國小修建校舍,給那些中午不能回家吃飯的離校遠的學生以及志願者老師住宿)。募捐所有物資已於09年5月送往貴州三所受助學校發放給學生,途中桐廬電視台、桐廬新聞網、貴州日報將隨運送物資一起趕往貴州山區進行實地採訪。
2009年5月支教團組織紅板國小6名學生代表到杭州桐廬實驗國小開展“愛心結隊幫扶”活動。(貴州日報跟蹤報導)
2009年6月“愛心之家”支教團協助中國“紅十字”會崔永元基金會開展鄉村教師進京培訓,“愛心之家”支教團推薦的紅板國小瞿顥老師成功入選進京學習。
“愛心之家”支教團通過組織社會募捐已為貴州貧困山區學校捐贈物資近10萬噸,衣物5萬餘件,價值達50餘萬元。
“愛心之家”支教團將一如既往的把愛心活動延續下去,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愛“撒一份熱土,援助一方教育”,把愛播撒藍天。奉獻我們的微薄之力;共同感受愛的溫暖;共建愛的家園!

活動年鑑

2008年——第一站在華中農業大學開展“2008暖冬行動”幫幫山那邊的孩子;
2008年——第二站在南陽師範學院開展“2008暖冬行動”幫幫山那邊的孩子;
2008年——第三站在貴陽中醫學院開展“2008暖冬行動”幫幫山那邊的孩子;
2009年——與娃哈哈集團合作開展“接過愛心教鞭”活動;
2009年——支教團感染杭州桐廬愛心人士,捐助物資數十噸;
2009年——35名一年期志願者成功完成任務,舉辦接力和歡送儀式;
2010年——全國“愛心之家”志願者聚集華中農業大學,開展志願者專業培訓與交流活動;
2010年——開展資助學校聯合會6.1活動;
2010年——暑期志願者招募工作成功進行,經過數輪選拔,成功吸納志願者60餘名,並進行了初步培訓;
2010年——近百名全國志願者將在貴陽舉行志願者交流大會並進行統一培訓,屆時將有來自貴州當地多家媒體到場採訪,包括《百姓關注》 、《貴州日報》 、《貴陽晚報》 、《農民日報》等等。
2011年——與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欄目組一道再次走入深山,協助拍攝兩會特別節目(詳見CCTV—1《今日說法》2011.03.09期)。
2011年——聯合《鳳凰周刊》《華西都市報》《都市線上》《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貴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和記者,啟動山區學校“午餐計畫”,為山區學生送上免費午餐。
2011年——第一次向玉樹派15名志願者,分別前往4所學校開展支教活動。
2011年——經過四年的努力和堅持,於2011年8月以團體會員身份加入貴州省志願者協會,並由貴州省青年志願者服務基金會提供賬號為愛心之家接收愛心捐款。
2012年——“愛心之家桑梓獎學金”設立。

愛心之家桑梓獎學金

概述

2012年,“愛心之家桑梓獎學金”設立。桑梓指家鄉、故鄉;以“愛心之家支教團”發起人王遠貴為典範,大學二年級開始組織慈善公益支持家鄉教育,幫扶家鄉兒童。

意義

(一)鼓勵和激勵成績優秀,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鼓勵已獲獎兒童繼續拼搏,激勵未獲獎兒童努力學習;
(二)教育貴州山區兒童從小懂得幫助他人,長大後懂得熱愛家鄉,回饋家鄉,感恩家鄉,感恩社會,回報社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