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望遠鏡

愛因斯坦望遠鏡

愛因斯坦望遠鏡是一種全新的天文望遠鏡。該望遠鏡有望讓科學家首次直接看到黑洞,並管窺宇宙誕生時的情景。

構造

該望遠鏡包含兩個長6英里(約10公里)的“手臂”,在每個“手臂”的終端放置著反射目標,高精度雷射將沿著這兩個“手臂”前進,兩個手臂末端的目標各反射一束雷射。當引力波同粒子(諸如那些組成望遠鏡反射目標的粒子)相互作用時,引力波會被粒子拉伸或收縮。計算機可根據粒子拉伸和收縮數量的差異組建出一幅圖片,告訴人們引力波由什麼組成並精準定位其來源。

安裝

該望遠鏡造價在5億英鎊到10億英鎊之間,將被建造在一個12英里(約20公里)長、埋入地下(主要是為了減緩地面震動造成的干擾)0.5英里(約0.8公里)的隧道網中,在規模和最終結果上能與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項目相匹敵。

科學家正在對有望成為該望遠鏡“駐地”的14個地點進行嚴格抗震實驗,以確保地殼深處的擾動不影響測量結果。

功能

中子星-內部結構模型圖中子星-內部結構模型圖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首次提出引力波的概念。他認為萬有引力是一種跟電磁波一樣的波,並將其稱為引力波,其是時空曲率的擾動以行進波的形式向外傳遞。

科學界普遍認為,難以捉摸的引力波由黑洞(引力波最強大的來源)、中子星宇宙大爆炸等宇宙中最劇烈的事件“孵化”而成。

宇宙大爆炸-內部結構模型圖宇宙大爆炸-內部結構模型圖
天文學家目前主要依靠遙遠物體傳來的可見光、無線電波X射線來了解宇宙,但上述光線在太空旅行中會受到距離等多方面的限制。而引力波能覆蓋更遠的距離並從宇宙大爆炸時就開始發出“回聲”,是一種了解宇宙的全新方式,但其信號極微弱,科學家迄今都沒有直接探測到引力波,愛因斯坦望遠鏡有望做到這一點。

物理學家有望藉此望遠鏡首次直接“看”到黑洞(黑洞周圍有很多恆星和宇宙碎片,科學家僅間接探測到過黑洞)並探測中子星中心所發生的事件。新望遠鏡也將首次揭示:在我們現在居住的宇宙誕生之前是否還存在著其他宇宙,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大爆炸和快速膨脹不斷循環的過程中等問題。

相關新聞

愛因斯坦環愛因斯坦環
2015年4月,天文學家藉助愛因斯坦的望遠鏡的幫助,從地球上看到了璀璨奪目的“宇宙戒指”,天文望遠鏡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LargeMillimeter/submillimeterArray,簡稱ALMA)接收了最高清晰度的圖像,讓我們有幸一睹遙遠太空中“指環王”——“愛因斯坦環”的風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