惢

惢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suǒ或ruǐ。釋義為古代的一種祭祀;沮喪的樣子;古同“蕊”,花蕊。《廣韻》等均有記載。

基本信息

字義解釋

惢

讀音[suǒ] ㄙㄨㄛˇ

1、疑慮:“內有~,下有事。”

2、善。

讀音[ruǐ] ㄖㄨㄟˇ

1、古代的一種祭祀:“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太~。”

2、沮喪的樣子。

3、古同“蕊”,花蕊。

字源字型

字源演變

小篆 小篆
楷體 楷體



 

字型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 中國大陸宋體
台灣細明體 台灣細明體
日本明朝體 日本明朝體
香港明體 香港明體
舊字型 舊字型

方言集匯

◎ 粵語:so2。

◎ 客家話:[客英字典] so3 [台灣四縣腔] lui3 so3 [梅州腔] so3 [海陸豐腔] lui3 so3 [寶安腔] so3 | lui3。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惢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廣韻》蘇果切《集韻》損果切,音瑣。《說文》心疑也。從三心。

又《廣韻》才棰切《集韻》聚繠切,音䅜。義同。

又《精蘊》如累切《正譌》乳棰切。華惢也。從三心。象形。別作蕤繠,通。俗作蘂蕊,非。

又祀名。《管子·輕重篇》秋至禾熟,天子祀大惢。

又《廣韻》宜切《集韻》津垂切,音厜。《廣韻》善也。

說文解字

【卷十】【惢部】惢心疑也。從三心。凡惢之屬皆從惢。讀若《易》“旅瑣瑣”。才規切。又,才累切。

拼音是rui的漢字

拼音是rui的漢字共有24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