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縣民族中學

貴州省惠水縣民族中學,校園占地面積4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教學樓兩橦,實驗樓和綜合大樓各一幢。擁有能容納八百名學生居住的學生公寓和千餘名學生就餐的學生食堂。

基本信息

簡介

校門校門

惠水民族中學是貴州省命名最早的四所民族中學之一,它有著輝煌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建校72年來,一代又一代民中人為惠水民中嘔心瀝血,奉獻青春與才華。

學校占地面積近百畝,建築面積八千餘平方米,現在教學樓兩橦,逸夫樓(多功能教學樓)一幢,實驗樓和綜合大樓各一幢,能容納八百名學生居住的學生公寓和千餘名學生就餐的學生食堂。學校教學設備齊全,設有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教室、閱覽室、音體美活動及輔導室,以及微機室(新配電腦百餘台)。學校創建惠水民中網站,並與省內外名校聯網,以便及時了解教動態,享有豐富的教學信息資源。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在教師197人,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91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獲國家級表彰的教師2人。全體教師愛校如家,恪盡職守,力求以崇高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以高效的教學方法折服學生,以博大的愛心呵護學生。學校秉承“重終身發展、助青少年起飛”的辦學理念,視教學為生存之本。針對學校實際,強化教育教學管理,採取“分層次、密台階、勤反覆、重情感”的教學思想,促進各年級部的教學工作,讓每位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近幾年來,學校教學質量穩步上升,歷年高考中,一本、二本上線人數穩步上升,高考成績現已居黔南州前列,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學校認真貫徹素質教育理念,致力於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的高尚人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明德、立志、篤學、立人”為校訓,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做事”。使之成為德才兼備、品學兼優的創新型人才。大力拓展豐富多采的校園文化。定期舉辦“體育節”、“紅五月藝術節”、“學生英語節”等大型文體活動。開設聲樂、器樂、舞蹈、美術、體育、書法等培訓班,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為每一位學生搭好人生起飛的平台,幫助他們實現美好的夢想。

為激勵學生,學校完善了獎勵機制並制定“助學金”分配方案,同時發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建立“助學基金”,目的就是不讓任何一位家境貧寒的優秀學生失學,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順利完成學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學校領導班子立足現在,放眼未來,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制訂了惠水民族中學“十一五”規劃,實施“科研興校工程”,狠抓教研工作。學校以年級部為管理單位,下設學科組,以學科組為教學教研基本單位,通過集體備課,互相聽課,撰寫論文等方式,促進教學教研工作的展開。經過五年的艱苦奮鬥,現已將惠水民族中學辦成一所有特色,有規模,人民滿意、家長放心的學校。惠水民族中學創造過輝煌,也陷入過低谷,但如今的民中人銳意進取,鬥志高昂,他們有臥薪嘗膽的經歷,有破釜沉舟的氣概,有著讓惠水民族中學這隻鳳凰騰飛的抱負。

我們有理由相信,有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有全體教師團結協作,無私奉獻,一所充滿活力、煥然一新的黔南民族名校必將會展現在世人面前。莘莘學子更有理由相信,就讀惠水民族中學是自己人生道路上一次正確而明智的選擇。這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校正蓄勢待發,承載學子們的夢想,飛向遠方,飛向夢想中的大學殿堂!

師資

惠水縣民族中學惠水縣民族中學

擁有教師158人,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63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獲國家級表彰的教師2人。全體教師愛校如家,恪盡職守,力求以崇高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以高效的教學方法折服學生,以博大的愛心呵護學生。學校秉承“重終身發展、助青少年起飛”的辦學理念,視教學為生存之本。針對學校實際,強化教育教學管理,採取“分層次、密台階、勤反覆、重情感”的方式,促進各年級部的教學工作,讓每位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理念

重終身發展,助青少年起飛!

闡釋:“打造青少年起飛平台,塑造永久牌合格人才”,是惠水民族中學的終極目標,是全體民中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全體民中人的榮光!所以我們應從點滴做起,從禮儀抓起,教學質量與綜合素質並重,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人格健全、羽翼豐滿,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特色

學校大力拓展豐富多采的校園文化。每年定期舉辦“體育節”、“紅五月藝術節”、“學生英語節”等大型文體活動。開設聲樂、器樂、舞蹈、美術、體育、書法等培訓班,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為每一位學生搭好人生起飛的平台,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為激勵學生,惠水民中完善了獎勵機制和制定“助學金”分配方案,同時發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建立“助學基金”,絕不讓任何一位家境貧寒的優秀學生失學,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順利完成學業,圓大學夢。

民中領導班子立足現在,放眼未來,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制訂了惠水民族中學“十一五”規劃,決定實施“科研興校工程”,力爭在五年內將惠水民族中學辦成一所有特色,有規模,使人民滿意、讓家長放心的學校。惠水民族中學創造過輝煌,也陷入過低谷,但民中師生銳意進取,鬥志高昂,他們有臥薪嘗膽的經歷,有破釜沉舟的氣概,有著讓惠水民族中學這隻鳳凰騰飛的抱負。

校訓

明德、立志、篤學、立人

闡釋:校訓是指學校規定的對學生有指導性的詞語。校訓應該將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思想融於其中,對學生的做人、學習、做事有激勵、啟發作用,並能銘記於心。①明德:按照“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思想,遵循“成才先成人,達人先達己”的教育原則,我們要求學生必須學習文明禮儀,具備較高的道德修養和審美情操。即具有美好的德行。②立志:從區域看,我們仍屬於農村學校,大部分學生家庭並不富裕;但有句俗語“人窮志不短”,我們的學生必須有志氣,這是做人的前提,也是人積極生活的隱形動力。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而遠大的志向,引導他們熱愛生活的同時,努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③篤學:“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勞一份才。”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必須專心致志、勤奮好學。根據我校學生基礎較差的實際,要求學生付出成倍的艱辛,成倍的汗水。④立人:就是使我們的學生自立。只要自立了,那么一個人就具備了獨立生活的一切條件。即具備了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心態,處事的技巧,求生的技能,以及回報社會的胸襟。讓我們的學生健康、友愛地立於天地間,做一個心中有自己、有他人、有社會、有祖國的“大寫”之人。

校風

誠實、勤奮、和諧、進步

闡釋:校風指學校的風氣。對象包括教師和學生。它必須與辦學理念、校訓一脈相承。其中,教師首先待人坦誠、工作勤奮、行為示範;教師隊伍必須和諧互助,追求進步;學生熱情大方、樂觀向上、謙遜好學。

教風

敬業、愛生、求實、創新 闡釋:教風是指教師中形成的風氣,也可以理解為教師應該具備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希望全體教師能在敬業、愛生的前提下,講求實際,有所創新,從而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健康、有序地快速發展。

學風

勤學、互學、善學、博學 闡釋:希望我們所有教職員工愛崗敬業,用愛心和行動感召我們的學生,在我們自己具備“勤、互、善、博”學習習慣的同時,引領他們在全校形成“勤、互、善、博”的良好學習氛圍。到那時,何須擔心學生學業不成,何須擔心教師教學不出彩,何須擔心民中不興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