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在鼠

《患在鼠》中國寓言故事之一。出自《郁離子:捕鼠》。寓意為許多事情都有利弊和正反兩面,如何權衡輕重,作出明智的選擇或決定。

基本信息

出處

《郁離子:捕鼠》

原文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其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翻譯

趙國有個人非常擔心老鼠為害,到中山國去要貓。中山人給了他一隻貓。這貓很會捕捉老鼠,也很會捕捉雞。過了一個多月,他家的老鼠沒有了,雞也沒有了。他兒子很發愁,對他說:“何不把貓送走呢?”他說:“這個道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們的患害在老鼠,而不在於沒有雞。有了老鼠,便偷吃我們的糧食,咬壞我們的衣服,打穿我們的牆壁,破壞我們的器物,那么,我們就要挨餓受凍了,這不比無雞更有害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哪。為什麼要把那貓趕走呢?”

寓意

貓能捕鼠,卻又要吃雞;鼠患解除以後,雞也沒有了。許多事情都有利弊和正反兩面,如何權衡輕重,作出明智的選擇或決定,就要看我們能不能全面性地去分析和研究一個問題,能不能掌握到一些客觀的規律,去為這些問題作出正確的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