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人患鼠

趙人患鼠

這則寓言告誡人們,要全面看待問題,全面權衡得失利弊,同時,還要看清得與失,利與弊,哪方面是主要的,從而決定取捨!出自《郁離子》。《郁離子》不僅集中反應了作為政治家的劉伯溫治國安民的主張,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觀、哲學思想、經濟思想、文學成就、道德為人以及淵博學識。在寫作《郁離子》的過程中,劉伯溫的整個思想體系,尤其是對社會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張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統。

基本信息

郁離子

郁離子》不僅集中反應了作為政治家的劉伯溫治國安民的主張,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觀、哲學思想、經濟思想、文學成就、道德為人以及淵博學識。在寫作《郁離子》的過程中,劉伯溫的整個思想體系,尤其是對社會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張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統。

趙人患鼠趙人患鼠

原文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①饑寒猶遠,若之何而去②夫貓也?”

翻譯

有一個趙國人擔憂家裡的鼠患,他去中山國討要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一隻貓。貓善於捕捉老鼠和雞。一個多月了,老鼠被貓吃了,但是雞也被貓吃光了。他的兒子覺得貓是禍害,告訴他的父親說:“為何不趕走貓呢?”他的父親說:“這不是你所想的那樣。我所擔憂的是老鼠,不是在於雞。有了老鼠,它就偷竊我們的糧食,毀壞我們的衣服,穿破我們的牆壁,破壞我們的器具。我們將會挨餓受凍,沒有雞總歸比這些壞處好啊!如果沒有雞的話,不吃雞罷了,我們距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呢。像這樣為什麼(還)要趕走那隻貓呢?”
(選自劉基《郁離子·捕鼠》)

趙人患鼠的啟示

趙人患鼠的故事告訴我們,凡事都有兩面性,要抓住其主要矛盾。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要有取捨。或是也可以說明,想要達到目標,就有事情需要犧牲。生活中萬物莫不是如此。

注釋

患:憂慮,以...為患(趙人患鼠)作動詞。
乞:求,討。
於:在。
中山:古國名,在今河北正定東北。
予:給予。
善:擅長,善於。
盍去諸:為何不把它趕走呢?盍,何不,為什麼不。諸,兼詞,相當於“之乎”。
是:這。
夫:那(若之何去夫貓)(發語詞)。
穿:鑿穿。
垣墉:牆壁。
病:害處。
弗:不。
食:吃。
耳:罷了。
去:距離。
.若:你。
之何:為什麼。
去:去除(本文可意義為“趕走”)(盍去諸)(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中山:古國名,在今河北正定東北患:憂慮,以...為患(趙人患鼠)作動詞。
乞:求,討。
於:在。
中山:古國名,在今河北正定東北。
予:給予。
善:擅長,善於。
盍去諸:為何不把它趕走呢?盍,何不,為什麼不。諸,兼詞,相當於“之乎”。
是:這。
夫:那(若之何去夫貓)(發語詞)。
穿:鑿穿。
垣墉:牆壁。
病:害處。
弗:不。
食:吃。
耳:罷了。
去:距離。
.若:你。
之何:為什麼。
去:去除(本文可意義為“趕走”)(盍去諸)(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作者簡介

劉基(1311-1375),字伯溫,諡號文成公,浙江青田縣南田山(今屬浙江文成縣)武陽村人。從小就有出眾的智慧。做過元朝的江西高安縣丞,江浙儒學副提舉,行省考試官,浙江行省都事,行樞密院經歷,行省郎中等官,出露頭角時就顯示了他的才華和韜略。有人比之為三國時的諸葛亮,也有人比之為唐朝的魏徵。曾輔佐朱元璋,成了朱元璋的智囊。劉伯溫的學識涉及天文,氣象,曆法,軍事,法律,政治,工程,哲學,宗教,醫藥,歷史,文學等許多方面,因此著作也極多。他的《郁離子》是一部寓言兼議論的筆記體散文集。

劉基劉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