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土

息土

息土(拼音:xī tǔ),漢語辭彙,可以自己生長不息的土壤。猶息壤。出自《淮南子.墬形訓》:"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高誘注:"息土不耗減,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也。"一說指沃土。

基本信息

分開解釋

:息xī呼吸時進出的氣:鼻息。喘息。嘆息。窒息。瞬息萬變。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

:土tǔ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黃土。疆域:國土。領土。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引證解釋

息土息土

1、息壤,可以自己生長不息的土壤。

2、猶息壤。《淮南子.墬形訓》:"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為名山。"高誘注:"息土不耗減,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也。"一說指沃土。 3、息壤:462時代:禹可生土之寶物《拾遺記》3834、《山海經》郭璞註:“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5、《淮南子注》:“息土不耗減,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也。”神話研究者多持這種意見,因為它太神的緣故。“息壤(息土)”是一種可以遇水膨脹而不斷增大體積的生長不息的土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