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麻鴨

恩施麻鴨

恩施麻鴨屬蛋用型小型麻鴨,於1989年被《中國家禽品種志》收錄。原產地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縣和來鳳縣。

基本信息

簡介

產地(或分布):湖北省鄂西南山區。

恩施麻鴨 恩施麻鴨

數量:1981年調查中心產區飼養量約20萬隻,占該種鴨的48%。

體型特性:屬小型蛋用型鴨種。前軀較淺,後軀廣大,羽毛疏鬆,頸較短而細,公鴨頭頸綠烏色,頸誘頸圈,背、背部呈青褐色,每片羽毛的邊沿有極細的黑羽毛,遠看象“魚鱗片狀”。

主要特性

前軀較淺,後軀寬廣,羽毛緊湊,頸較短而粗,公鴨頭頸綠黑色,頸有白頸圈,背、腹部呈青褐色。腳趾黃色尾部有2~4根卷羽上翹。母鴨頸羽與背羽顏色相同,多為麻色。成年體重公鴨1362克,母鴨為1615克。屠宰測定:半淨膛成年公鴨為85%,母鴨為84%,全淨膛公鴨為77%,母鴨為76%。180日齡開產,年產蛋183枚,平均蛋重為65克,蛋形指數1.38,殼多為白色。公母配種比例1:20,種蛋受精率約81%。

恩施麻鴨屬蛋用型小型麻鴨,於1989年被《中國家禽品種志》收錄。原產地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縣和來鳳縣,現在飼養的範圍主要分布在恩施自治州的恩施、利川、來鳳、宣恩、鹹豐等縣市。

恩施麻鴨外貌變現為頭大小適中,眼大有神,前軀較淺,後軀寬廣,體態勻稱,脛色為黃色、灰和黑色、喙色為黃色和灰白色等特徵。

恩施麻鴨生產性能以產蛋為主,肉用性能表現一般,經測定260日齡的恩施麻鴨屠體重只有一公斤左右,屠宰率也僅有80%,瘦肉率相對較高可以達到25%左右。蛋用性能方面恩施麻鴨開產日齡為150-180日齡,到500日齡時產蛋量可達到185-215枚左右,而且蛋品質量較好平均蛋重達55克左右,血斑率在3.3%以下。恩施麻鴨的繁殖性能也表現較好一般公母配種比例為1:20,平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別為90%左右和85%左右。

恩施麻鴨除了具有優秀的蛋用性能外,還具有覓食能力強,無就巢性等特點,非常適合山區飼養。可以作為小型蛋鴨和優質肉鴨配套系選育的母本進行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