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鳥

恐鳥

恐鳥(Diornis maximus)是不能飛行的鳥,曾是紐西蘭眾多鳥類中最大的一種,平均身高有3米,比現在的鴕鳥還要高。恐鳥被認為在約1500年左右絕種,雖然有一些報告推測在紐西蘭某些偏僻的角落直到18甚至19世紀仍然有恐鳥生存。恐鳥的迅速消失,原因比較複雜。科學家對恐鳥數量動態變化的模擬實驗表明,當時成年恐鳥的死亡率很高,而出生率很低。死亡率高可能與天敵(人類是主角)對這種缺乏自衛能力的動物的大肆捕殺有關。自然災害(如火山爆發)也有一定的責任。

基本信息

簡介

(圖)恐鳥恐鳥

恐鳥(Diornis maximus)曾是紐西蘭眾多鳥類中最大的一種,平均身高有3米,比現在的鴕鳥還要高。恐鳥除了腹部是黃色羽毛之外,其他全部是黃黑色相間。雖然恐鳥的上肢和鴕鳥一樣已經退化,但它的身軀肥大,下肢粗短,因此奔跑能力遠不及鴕鳥。恐鳥與鴕鳥的最大區別是:它的脖子有羽毛覆蓋,而鴕鳥的脖子是禿裸的,並且比恐鳥的脖子要長;它是三根腳趾,而鴕鳥是兩根腳趾。

歷史

(圖)恐鳥歷史研究中恐鳥

恐鳥被認為在約1500年左右絕種,雖然有一些報告推測在紐西蘭某些偏僻的角落直到18甚至19世紀仍然有恐鳥生存。

一些人認為恐鳥的數量在人類到達前便已經開始減少,不過恐鳥的絕種目前主要還是認為跟毛利人的玻里尼西亞祖先的獵捕和開墾森林有關。在人類抵達之前,恐鳥的主要獵食者是哈斯特鷹,世界最大的老鷹之一,現在也絕種了。奇異鳥一度被認為是最接近恐鳥的近緣種,不過在經過DNA的比較後,發現其實恐鳥與澳大利亞鴯鶓食火雞比較接近。

1839年,John W. Harris,一個對自然史有興趣的波弗蒂灣亞麻商人,注意到一塊毛利人送給他的在河堤邊找到的不尋常骨頭。他把這個約15厘米的骨頭拿給他的叔叔,一位雪梨的外科醫生John Rule看,於是這塊骨頭又被送到當時正在倫敦皇家外科醫生協會的亨特里恩博物館工作的理察·歐文。歐文研究這塊骨頭碎片幾乎4年,最後他認為這是一種大型動物的股骨,不過這塊骨頭不合常理的輕而且有許多有蜂巢似的小洞。

歐文向骨骼學界和世界宣布,這是一種像鴕鳥的巨型已絕種鳥類的骨頭,並命名為 Dinornis。他的推論一度被嘲笑,不過後來化石的發現證明了他是正確的。

生活習性

(圖)理察·歐文和恐鳥骨架的照片理察·歐文和恐鳥骨架的照片

從紐西蘭發現的恐鳥“家墓”中,古生物學家獲得數以百計的恐鳥骨胳。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分析它們的軀體構造,認為恐鳥主要吃植物的葉、種子和果實。它們的砂囊里可能有重達3千克的石粒幫助磨碎食物。巨型恐鳥栖息於叢林中,每次繁殖只產一枚卵,卵可長達250毫米,寬達180毫米,像特大號的鴕鳥蛋。但它們不造巢,只是把卵產在地面的凹處。

恐鳥是“一夫一妻”制,它們可以共同生活終生或者在其中一隻死去,倖存者才去另尋配偶。它們以夫妻為單位終年棲息在紐西蘭南部島嶼的原始低地和海岸邊林區草地里,以漿果草籽根莖為食,有時也採食一些昆蟲。由於恐鳥身體龐大,需要大量的食物,因此每對恐鳥都有著自己大片的領地。由於恐鳥生活區域人煙稀少,食物充足,並且沒有天敵,只有少數土著人獵殺恐鳥為食,但土著人的原始狩獵方式並沒有給恐鳥群體以致命打擊。

滅絕

(圖)恐鳥與人類恐鳥與人類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生物學家尼爾·吉梅爾領導的生物學家小組從保存的這種最大的恐鳥骨頭中提取了DNA,然後以突變為基礎通過計算機模型獲取DNA序列,作為種群混合的結果,突變現象發生在每一代身上。通過檢查這些小的基因轉變,科學家可以將分子鐘倒轉,看一看一個物種是如何進化的,而且他們還可以推斷出這個種群的數量:數量越大,遺傳的變化也就越廣泛。

(圖)恐鳥的骨架和他們的蛋恐鳥的骨架和它們的蛋

經過細緻研究了恐鳥的數據後,吉梅爾的研究小組推斷出這種鳥的數量。研究人員說,加上其它9種恐鳥,在1000年至6000年前這段時間裡,紐西蘭北部和南部的島嶼上生活著大約300萬至1200萬隻恐鳥。人類約於1280年首次到達那裡時,恐鳥數量已經不足15.9萬隻了。

18世紀中期,歐洲移民來到島上,給恐鳥帶來了厄運。恐鳥肉對於歐洲移民來說是美味佳肴。由於恐鳥不知道躲藏,歐洲人很容易捕捉到它們,經常一下子就能捕殺十幾隻,恐鳥肉一時成了這些歐洲移民的一項重要的肉食來源。同時,由於歐洲移民的到來以及當地土著人的不斷增加,開始了大面積燒荒墾荒,恐鳥的生存地也遭到了徹底破壞,恐鳥因失去立足之地而被大量餓死。

同時,由於恐鳥破壞莊稼,他們為了保護莊稼大量捕殺恐鳥,與歐洲人一起來到島上的家犬和家鼠也成了恐鳥的天敵。它們同樣給恐鳥以致命打擊。到了18世紀後期,恐鳥的數量已經很少了,人們捕捉恐鳥也越來越難了,而1800年則是人們能捕捉到恐鳥的最後一年。

恐鳥的滅絕,人類肯定難辭其咎。但把這筆賬全算在人類頭上,恐怕也有失公允。恐鳥的迅速消失,原因比較複雜。科學家對恐鳥數量動態變化的模擬實驗表明,當時成年恐鳥的死亡率很高,而出生率很低。死亡率高可能與天敵(人類是主角)對這種缺乏自衛能力的動物的大肆捕殺有關。自然災害(如火山爆發)也有一定的責任。

動物學者主張

(圖)歷史研究 發現恐鳥的“足跡”歷史研究 發現恐鳥的“足跡”

一些人懷疑恐鳥已經絕種,偶爾有推論認為恐鳥仍然生存在紐西蘭南島西海岸的某個森林深處。神秘動物學者與其他人不斷的搜尋它們,不過目前仍然沒有直接證據或標本曾經被找到,他們的努力也被認為是不科學的。1993年1月,在紐西蘭南島西海岸, Paddy Freaney、 Sam Waby 和 Rochelle Rafferty 宣稱他們看見一隻像恐鳥的鳥類

不過在分析他們所提供的模糊照片後, 認為那只是一隻較大的鳥或一隻紅鹿。這個事件被認為是一場騙局,尤其 Freaney還是一名旅館老闆,或許只是為了要吸引遊客。恐鳥被認為不太可能存活到今日,因為它們是該區域體型相當大的鳥類,而且該區也常被獵人或登山客拜訪。

(圖)被哈斯特鷹攻擊的恐鳥被哈斯特鷹攻擊的恐鳥

但 Freaney 舉短翅水雞的發現的的例子來證明紐西蘭仍然有可能有其他尚未發現的鳥類的存在。雖然如此,雞大小的鳥類或許可以成功避開人類,不過像恐鳥那么大的鳥類很難做到這點。短翅水雞會被發現是由於其足跡被辨認出來,不過現在仍然沒有可信的恐鳥足跡的報告。恐鳥是新生時代的產物,很早就滅絕了。牽涉到新生時代動物的大滅絕,滅絕原因眾說氛圍。

世界已滅絕鳥類

粉頭鴨是一種大型的潛水鴨。長60厘米,有長的身體及頸部。雄鴨的身體呈朱古力色,頸部及頭部都呈深粉紅色。雌鴨及幼鴨則呈較深色,仿佛一隻頭上染了粉紅色的雌性赤嘴潛鴨;恐鳥是不能飛行的鳥,曾是紐西蘭眾多鳥類中最大的一種,平均身高有3米,比現在的鴕鳥還要高。

科學家最想復活的滅絕生物

英國媒體報導,雕齒獸、穴居人、劍齒虎、猛獁象、巨型地懶等是科學家們心目中最想“復活”的遠古滅絕生物。而這些生物中,猛獁象復活的可能性最大。科學家們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讓這些生物都“重回人間”也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