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症

恐怖症

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經症。患者對某些特定的對象或處境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情緒,而且伴有明顯的焦慮及自主神經症狀,並主動採取迴避的方式來解除這種不安。患者明知恐懼情緒不合理、不必要,但卻無法控制,以致影響其正常活動。恐懼的對象可以是單一的或多種的,如動物、廣場、閉室、登高或社交活動等。本病以青年期與老年期發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見。國外報導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為6‰(1983),我國各地調查患病率的平均值為0.59‰(1982)。但1969年Agras的研究報告的患病率為77‰。

基本信息

定義

恐怖症恐怖症

恐怖症(phobia,phobic neurosis)是以恐怖症狀為主要臨床相的一種神經症。是對某種特定的事物情境引起的強烈的、持續的和不合理的恐懼,且常伴有迴避行為。患者對某些特定的對象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伴有迴避行為。恐懼的對象可能是單一的或多種的,如動物、廣場、閉室、登高或社交活動等。患者明知其反應不合理,卻難以控制而反覆出現。青年期老年期發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見。國外報導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為77‰,中國各地調查患病率的平均值為2‰左右。

概述

恐怖症恐怖症
恐怖症,以對某特殊物體、活動或情境產生持續的和不合理的恐懼為特徵的神經症性障礙,患者常不得不迴避其害怕的對象或情境。
恐怖性神經症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恐怖症患者多具內向、被動、膽小、依賴性強等特點,發病率與精神因素特別是具有恐怖情景的精神創傷有關。一旦他們不得不與恐怖境遇接觸,即會出現明顯的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反應,並伴有心悸、出汗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昏厥。根據恐怖症所指向的對象,基本上可以將其劃分為三種類型,即場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物體恐怖症。恐怖性神經症的預防主要有意志、情感、人格的自我鍛鍊,培養勇敢堅定、沉著鎮定、膽大自信等精神,提高對恐懼事物的心理承受力。
中國精神疾病流行學調查,在l5——59歲居民中恐怖症的患病率為0.59‰,占全部神經症病例的2.7%;城鄉患病率相近。恐怖性神經症又稱恐怖症、恐懼症,是以恐怖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症。所害怕的特定事物或處境是外在的,儘管當時並無危險。恐怖發作時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神經症狀。患者極力迴避所害怕的處境,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過分的、不應該的或不合理的,但並不能防止恐怖發作。
在正常人中都有過這種恐怖心態。正常的恐怖與以往的經歷有關,如“一旦被蛇咬,三年怕繩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正常情況下人們可清楚地認識到當時處境是否危險或危及生命,如對動物園裡關在籠子裡的虎、豹是不怕的,但一旦老虎上街,必然驚恐萬分,這就是害怕心理。故恐怖對正常人來說是種有益的防禦反應。恐怖心態還和陌生的事物有關,由於陌生產生對前景的不確定性,使人缺乏安全感,或者過於注重得失,就會害怕。但是人都有自我控制能力,這些害怕一般不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只有當害怕和現實危險不成比例,而且對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時,我們才診斷為“恐怖症”。恐怖性障礙者對某些情景、場合產生不必要的十分恐懼的心情,不能自控地儘量迴避,不但別人認為難於理解,有時本人也知道不切實際、不合情理,卻又無法擺脫而感到苦惱,這就是病態的恐怖。

發病機理

一、遺傳

調查發現廣場恐怖症患者的近親中,廣場恐怖症的危險率(11.6%)較對照組的近親(4.2%)為高;並發現廣場恐怖症患者的親屬中驚恐障礙的患病率增高,且女性親屬的患病率較男性親屬高2、3倍。研究結果提示廣場恐怖症可能與遺傳有關,且與驚恐障礙存在一定聯繫。

二、精神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把恐怖症看作是起源於童年期的性心理衝突。通過置換這種防禦機制,以某種無關重要的物體或情境象徵地取代了引起心理衝突的人,從而避免了性心理衝突和分離焦慮。

三、條件反射理論

Watson(1920)觀察到一個小男孩在實驗條件下,由於令人害怕的聲音與大鼠和白兔同時出現,形成了害怕大鼠和白兔的條件反射:認為恐怖症是由於某些無害的事物或情境與令人害怕的刺激多次重疊出現,形成條件反射,因而獲得了引起焦慮的性質,成為患者恐怖的對象。這種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情感體驗,促使患者採取某種行為去迴避它。如果迴避行為使患者的焦慮得到減輕或消除,便合成為一種強化因素,通過操作性條件反射,使這種行為本身固定下來,持續下去。

四、生化

約50%的社交恐怖症患者,在出現恐怖的同時有血漿腎上腺素含量的升高;驚恐發作則無這種現象。如前節所述乳酸鹽靜脈滴注可引起驚恐障礙患者的驚恐發作,但卻不能引起恐怖症患者出現驚恐現象。從而表明這兩種疾病有不同的生化背景。

臨床類型

一、廣場恐怖症
1、害怕離家外出。
2、害怕獨處。
3、害怕離家以後處於無能為力或無助狀況下,不能立即離開該場所。
常見的情況是患者害怕使用公共運輸工具,如乘坐汽車火車、捷運、飛機;害怕到人多擁擠的場所,如劇院、餐館、菜市場、百貨公司等;害怕排隊等候;害怕出遠門等。嚴重的病例,可長年在家,不敢出門;甚至在家中也要人陪伴。在有人陪伴時,上述恐懼可顯著減輕。
二、社交恐飾症
主要表現為害怕處於眾目睽睽的場合大家注視自己;或害怕自己當眾出醜,使自己處於難堪或窘困的地步。因而害怕當眾說話或表演,害怕當眾進食,害怕去公共廁所解便,當眾寫字時控制不住手發抖,或在社交場合結結巴巴不能作答。害怕見人臉紅,被別人看見;或堅信自己臉紅,已被別人看到,因而惴惴不安者,稱赤面恐怖症。害怕與別人對視,或自認為眼睛的餘光在窺視別人,因而惶恐不安者,稱對人恐怖症。
三、單純恐怖症
或稱特殊恐怖症。表現為對以上兩種類型以外的某些特殊物體、情境或活動的害怕。這一綜合徵包含3個成分:預期焦慮,即擔心自己會遇見引起恐懼的物體、情境或活動;恐懼本身;以及為了減輕焦慮採取的迴避行為。患者害怕的往往不是與這些物體接觸,而是擔心接觸之後會產生可怕的後果。例如:患者不敢接觸尖銳物品,害怕會用這種物品傷害別人:不敢過,害怕橋會坍塌,自己掉下水去;害怕各種小動物會咬自己等。
以上各種恐怖症可單獨出現,也可合併存在。
病程和預後
動物恐怖症常起病於童年;社交恐怖症多起病於童年後期或少年早期:廣場恐怖症則多在20-40歲起病。各類恐怖症都有向慢性發展的趨勢。兒童期動物恐怖症,大多可以不經治療而緩解。病程越長,治療效果越差。
診斷和鑑別診斷
本病以迴避對物體、情境或活動的恐懼為特徵;患者明知這種恐怖不合理或是過分的,但又不能控制。臨床表現特殊,因而診斷不難。需要鑑別的疾病有:
一、焦慮症
焦慮可無特殊的對象或對日常生活中可能發生某種意外的擔心,但無明顯的恐懼和迴避行為。廣場恐怖症可與驚恐發作同時存在;如果繼發於對驚恐發作的擔心,而不敢外出,則應診斷為驚恐發作伴發廣場恐怖症。
二、強迫症
強迫症狀源於患者內心的某些思想或觀念,並非對外界事物的恐懼,常有強迫動作,而少有迴避行為。
三、精神分裂症
可有短暫的恐怖症狀,但有其他精神症狀同時存在,可資鑑別。

臨床表現

恐怖症恐怖症

恐怖症通常急性起病,以面對某一物體或處境爆發一次焦慮發作為先驅,患者雖知這種恐怖是過份和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不接觸或脫離所恐怖對象時,則表現正常,因此,常伴有迴避行為。恐怖對象可歸納為三類:

一、處境恐怖:對街道、廣場、公共場所、高處或密室等處境恐懼,因此不敢出門,而迴避這些場所。

二、社交恐怖:對需要與人交往的處境感到恐怖而力求避免,如與人交談等。

三、單純恐怖:如對針、、刀、筆尖等物體發生恐怖時稱銳器恐怖;對、狗、等動物發生恐怖稱動物恐怖。

病程雖長,但預後良好。一般經數年後可逐漸好轉或痊癒。
恐怖症狀的共同特徵是:
①某種客體或情境常引起強烈的恐懼;
②恐懼時常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症狀,如頭暈、暈倒、心悸、心慌、顫傈、出汗等;
③對恐懼的客體和情境極力迴避;
④患者知道這種恐懼是過分的或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

診斷鑑別

恐怖症恐怖症

強迫症:強迫症是對來自自身的觀念或行為不可克制地反覆去想、去做、自己無力避免;而恐怖症則只對外界特定對象發生恐懼,並主動迴避。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有不合情理的恐怖和迴避反應,但這些症狀是基於某些妄想觀念或思維障礙的,由於無自知力,而堅信是必要的。隨著病情發展及特徵性症狀的逐漸顯露,鑑別不困難。

一、某些特定對象可引起強烈恐怖或焦慮不安,並竭力迴避。患者認識到這種迴避反應是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但不能擺脫。

二、自知力良好,要求治療。

三、妨礙了工作,學習或日常生活的正常進行。

四、病程可長可短,研究病例病程至少為3個月。

五、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強迫症及伴發於其它精神疾病和軀體疾病的恐怖症狀。

治療過程

恐怖症恐怖症

宜採用藥物治療控制焦慮或驚恐發作,然後來用行為療法消除其迴避行為。

一、行為治療:行為矯正是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常用方法有系統脫敏療法、驟進的暴露療法、計畫實踐法和生物反饋療法。

二、藥物治療:抗焦慮藥與抗抑鬱藥能消除患者的焦慮和抑鬱情緒,有利於行為矯正。常用的有苯二氮類抗焦慮藥。如氯羥安定阿普唑侖等;近年報導丙咪嗪即有抗抑鬱作用,也有抗恐怖作用。

三、其他心理療法
如精神分析、領悟療法、催眠療法,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療,都可用以治療恐怖症。治療操作請參閱其它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