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

字目:恐 拼音:kǒng 五筆輸入法:amyn 結構:上下 筆畫數:10; 部首: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筆順編號:1213544544

基本解釋

害怕,畏懼:恐懼。恐怖。恐慌。驚恐。有恃無恐。

恫嚇(h?):恐嚇(h?)。

疑慮:恐怕。恐不能成功。

漢字演變

恐

詳細解釋

kǒng

動詞形式

(形聲。從心,鞏聲。本義:嚴重害怕,驚恐)

同本義〖fear;dread〗

恐,懼也。——《說文》

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星隊木鳴,國人皆恐。——《荀子·天倫》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聊齋志異·狼》

秦王其破璧,乃辭謝。——《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王恐。

恐栗,為兒恆狀。——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舟人大恐。——宋·蘇軾《石鐘山記》

魏王恐。——《史記·魏公子列傳》

又如:恐防(擔心,提防);恐慮(擔心);恐灼(驚恐);恐怯(畏怯、害怕);恐畏(畏懼);恐急(驚慌)

恐嚇,使之害怕〖terrify;intimidate〗

伺其危險之陂,以恐其主。——《韓非子·有度》

李斯因說秦王,請先取韓以恐他國。——《史記·高祖本紀》

又如:恐呵(威嚇呵斥);恐脅(恐嚇威脅);恐逼(恐嚇逼迫);恐褐(恫嚇威脅)

恐怕〖Iamafraid〗

常恐秋節至。——《樂府詩集·長歌行》

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戰國策·趙策》

恐託付不效。——諸葛亮《出師表》

又如:恐其有誤;恐不容易;恐非所願

kǒng

副詞形式

恐怕,表示估計兼擔心〖I'mafraid〗

不治將恐深。——《韓非子·喻老》

償城恐不可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恐為操所光。——《資治通鑑》

恐不任我意。——《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恐嚇

kǒnghè

〖menace;terrify;threaten;intimidate〗威脅人,使害怕;嚇唬

他恐嚇破產的人

字型分解:鞏 心

鞏:用皮革繩捆……

恐的字義:心好像被一條繩子給勒緊了,心都收緊了,相當於驚悚的悚。

相關詞組

恐慌

kǒnghuāng

〖panic;scare〗恐懼驚慌

民眾極為恐慌。

經濟恐慌。

恐懼

kǒngjù

〖fear;dread〗畏懼,害怕。

大水漫漫,心甚恐懼。

恐恐

kǒngkǒng

〖fidgety;uneasy〗等於說“忐忑不安”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唐·韓愈《原毀》

恐龍

kǒnglóng

1、〖dinosaur〗中生代最為繁盛的一種爬行動物,種類極多,形體大小不一,大者長達三十米,小者長不到一米,中生代末期全部滅絕,原因未定論。

2、網路中指長的不太漂亮的女孩。

恐怕

kǒngpà

〖I’mafraid〗∶表示估計並擔心。

我恐怕遲到了。

〖perhaps;maybe〗∶表示估計,相當於“大概”、“也許”

天氣那么熱,恐怕就要下雨了。

恐懾

kǒngshè

〖fear〗恐怕;恐慌

恐:①證名。容易恐懼或無故自懼之證。出《素問·調經論》。又稱善恐。《雜病源流犀燭·驚悸悲恐喜怒憂思源流》:“恐者,心腎肝胃病也。”詳見善恐條。

②生理名詞。七情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腎“在志為恐,恐傷腎。”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正韻》丘隴切《集韻》《韻會》丘勇切,音。《說文》懼也。從心鞏聲。《徐曰》恐,猶凶也。《黃帝素問》腎在志為恐。《注》恐,所以懼惡也。《正韻牋》恐有驚惶之意。懼乃畏怕之實,恐在懼前也。《海錄》唐太宗撰太子接三師禮,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後名惶恐再拜。
又惶恐,灘名。《蘇軾詩》地名惶恐泣孤臣。
又《廣韻》區用切《集韻》《韻會》《正韻》欺用切,去聲。疑也,慮也,億度也。 從。今省作卂。俗從幾,誤。

拼音是kong的漢字

拼音是kong的漢字共有19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