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興中學

恆興中學

千年激盪的藍溪河畔,風景秀麗的龍湖之濱,由市政府批准、省教育廳備案的福建省安溪恆興中學於2002年8月建成。10年來,學校基於“感恩社會、回饋社會”崇高信念,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辦學理念,秉承“興學育才,振吾安邑”的辦學宗旨和“恆信明德”校訓,堅定不移地走教學創新之路,走人才強校之路,走特色興校之路。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如今,沐浴著教育改革的和煦春風,恆興中學已成為我縣莘莘學子求知的聖殿和成長的樂園。

基本信息

辦學之初

政府扶持:為學校騰飛插上翅膀

走進新世紀,隨著人口高峰期的到來、大縣城戰略的實施,縣城人口劇增,加上茶業經濟的發展,廣大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求日益增長。儘管縣裡千方百計在縣城新建、擴建了多所學校,但城區眾多青少年的就學問題依然沒有徹底解決。於是,縣委、縣政府大膽引進民間資本辦學。2000年,創辦恆興中學項目應運而生。

恆興中學開始籌建後,縣委、縣政府出台了相關政策,一是學校建設用地全部劃撥,二是有關稅費儘量減免,三是學校可在全縣招聘教師。恆興中學董事介紹,縣委縣政府領導親自為中學選址。當時,在大龍湖河畔,一塊100多畝的土地吸引許多開發商,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希望政府拍賣土地使用權,以便開發房地產。但最後,縣委、縣政府一錘定音:“誰也別爭,120畝有償劃撥給‘恆興’辦學。”

選址確立後,縣建設局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迅速為恆興中學辦理了土地審批相關手續。2002年1月,恆興中學開工建設,經過8個月的奮戰,一座按照省一級達標中學的整體規劃設計,校舍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綠化面積3.15萬平方米,擁有教學樓、科學樓、圖書館、體育館、400米標準運動場、游泳池、行政樓、師生公寓、食堂等現代化辦學設施的全縣第一所民辦完全中學拔地而起。

恆興中學一位董事說:“在籌建恆興中學10個月時間內,縣委、縣政府為此至少召開5次以上的縣長辦公會,是縣委、縣政府的扶持,讓學校的騰飛插上了翅膀。”

“硬體”解決了,“軟體”怎么辦?縣委、縣政府又出台相關政策,允許民辦學校在全縣在職公辦教師隊伍中公開擇優招聘教師和行政管理人員,教師的人事關係仍保留在縣教育局。對被聘的教師,制定了“三不變、一恢復”的政策。這“三不變”,是公辦教師在民辦學校工作期間,公辦教師的身份不變,工齡、教齡連續計算不變,職稱評定、加薪晉級、評優評先不變。“一恢復”,就是被聘教師在民辦學校任教期間符合國家政策規定退休的,由原公辦學校辦理退休手續,恢復財政供給。這一政策有如“尚方寶劍”, 有效解決了教師聘任問題,使教師們更加安心工作。

一流的硬體設施,雄厚的師資隊伍,明確的辦學目標,科學嚴格的管理方式,令人矚目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了四面八方莘莘學子的青睞。經過短短六年的發展,恆興中學在校生已達3756人,如今已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學校職責:引領學生成長的沃土

“每天看著孩子天使般的笑臉,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同時又感到肩上承載著一種巨大的責任。”採訪中,校長李育民直抒心聲,“要知道,每個孩子身後隱含著多少關切的目光,多少期待的眼神,作為學校,我們有責任通過努力讓恆興中學成為引領學生實現夢想的沃土。”

為了讓每個進入恆興中學的學生都能成長成才,做到低進高出、中進優出。該校以學生髮展為本,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科學文化、身體素質、審美素養、勞動實踐、個性特長的培養,對學生做到學習上輔導、行為上引導、生活上指導、心理上疏導,讓孩子們在學校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被關注的滿足和參與合作體驗的愉快。

同時,該校還注重學生習慣的養成和能力的培養,通過“自主學習”課題的研究,老師們把學習自主權放手還給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自主發展的欲望。榮獲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一等獎林榮鋒同學,談起成功的經驗,他真誠地說:“在恆興中學,我不但學到了紮實的文化知識,還發展了我的特長,學會了受用無窮的運用知識的能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恆興中學以慈母般的心胸接納了一批批學子,成就了他們的夢想,實現了廣大家長的心愿,歷年中考成績均居全縣之首。在2008年的高、中考中,恆興中學向社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高考應屆本一、本二上線率居全縣第三位,上本科線人數227人居全縣第四位;中考有四位考生成績進入全縣前十名,其中溫雪嬌同學以總分435.1分的成績居全縣第二名,考上一級、二級達標人數均居全縣之首,語、數、英三科總分420分以上50人,400分以上266人,380分以上453人。

教師感言:追求職業幸福的家園

在恆興中學教師心中,熱愛學生、追求職業幸福成為共同價值取向。“我的存在是恆興中學的一個分子,我的教研是恆興中學的一個亮點,我的教學是學生的精神食糧,我的人格是學生的一面旗幟。”打開省優秀教師、恆興中學校長李育民的工作筆記,這段話語赫然在目。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學生學得好,全靠老師導。”在恆興中學,我們發現,包括校長李育民和省學科帶頭人、縣優秀拔尖人才、恆興中學黨支部書記王錦明在內的所有校級領導,都是我縣教學一線、管理一線的精英。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們在這裡感受到了工作帶來的愉悅,感受到了學生健康成長帶來的精神富足。榮獲省級“說課”比賽一等獎的劉菲芬老師說:“三尺講台使我對教師這門職業充滿了神聖感和使命感,我感悟到了教育的真諦。教師沒有權利選擇學生,卻有義務培養好每一個學生,這是教師最神聖的使命,這裡是我追求職業幸福的地方。”

“每個孩子都必定有他的特質和潛能,只要用心研究他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就能將他培養成才。”這是董事長柯希平為學校題寫的贈言。

優惠的政策,良好的待遇,人文的關懷,為恆興凝聚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銳意進取的教師隊伍。如今,全校教職工247人,專任教師193人,其中高級教師15人,一級教師88人,二級教師66人,縣級以上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41人,榮獲省、市、縣各級表彰的教師86人次。

學生心聲:健康成長的樂園

恆興中學 恆興中學

“環境塑造性格,愛心培育人才。”徜徉在鮮花爛漫、蒼翠欲滴的校園,人們讚嘆它優美的自然景色之餘,更欽佩它優雅溫馨的人文氣息。

“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裡,我們天天都在進步。老師不斷為我們鋪平道路,讓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穩。”剛就讀初一年的林志傑同學這樣告訴記者。

為了給學生搭建施展才華的平台,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生活、快樂成長,恆興中學在校園精神文化上,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建設校園電視台和廣播站,播放幽雅名曲、校園新聞、好人好事,開展溫馨提醒、天氣預報服務;常年開設舞蹈、美術、聲樂、樂器、書法、攝影、英語角等興趣小組,每年舉辦藝術節、校運會;創辦《進取》文學社,給寫作愛好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拓展文化藝術空間。

同時,突出辦學特色,走教學創新、人才強校之路和特色興校之路。經6年來的精心澆灌,學校語文、英語和藝術已成為該校特色辦學的三朵並蒂鮮花。《進取》文學社在2005年全國優秀文學社評比活動中,分別榮獲“金獎”和“創新作文核心文學社”;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恆興有2名同學榮獲一等獎,5名同學榮獲三等獎;在泉州市學生書法現場比賽中,15人次榮獲一等獎,77人次榮獲二、三等獎。

值得一提的是,恆興中學董事會還熱心創建“恆興助學工程”,每屆資助一大批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完成三年高中學業,不但免收學雜費,還無償發給課本、書籍、生活用品,並每月發給270元生活費。

社會評價:民辦教育的範本

耕耘不負有心人,春華秋實結碩果。6年來,該校先後榮獲省級“綠色學校”、市級“文明學校”、縣級“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藝術工作先進單位”“平安校園”等多項縣級以上集體榮譽。

縣教育局一位負責人的話極具代表性:“恆興中學作為我縣第一所民辦完全中學,在生源、資金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不抱怨,不等待,團結全體教職工,知難而上,負重拼搏,‘外塑形象、內創精品’,特色鮮明、觀念領先、成績顯赫,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恆興中學是一所新辦的民辦學校,匯集了一批骨幹教師,管理機制很完善。”“恆興的老師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發現學生有不良習慣或成績下降,都主動及時和家長聯繫,並找學生談話,熱情地幫助輔導。學校的教育是主動、嚴謹的。”採訪中,來校探望學生的家長們如是說。

“學校採用封閉式、準軍事化管理,學生實行全員寄宿制,每兩周集中放假3天。”王錦明書記介紹說,面對當前複雜的社會環境,這種封閉式的教育管理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自強能力,防止學生到網咖上網。同時,為確保校園穩定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校園重點部位設定監控系統,保全人員24小時跟蹤巡查;投入60多萬元,改造圍牆,防患外來人員隨意進出校園;每天2名值日行政,6名值日老師跟蹤檢查、記錄歸檔。

對於學校未來的發展,李育民校長說:“我們要瞄準‘創安溪一流,建品牌名校’的目標,再鑄恆興中學新的輝煌。”

恆興中學國旗隊

國旗手 國旗手

恆興中學發展十年以來,政教處始終扮演學校工作和學生生活的主要角色,於辦學之初就建立起一支規範的國旗儀仗隊,並不斷完善和培養國旗手的素質。

經過蔡一凡、陳洪棋兩位政教處主任的辛勤工作,組織培訓國旗手的日常訓練。學校國旗隊2010年起,採用踏正步出旗,極大增強了國旗隊的威信力和嚴肅性。

前任國旗手平均身高183cm,身材魁梧,品貌端莊。在每次升旗儀式上表現得令人稱讚。白令輝、詹國強同學在恆興中學就讀六年,就讀期間,長期擔任國旗手五年之久,國旗手高奎壁2009年加入國旗隊,擔任國旗手三年,這支國旗隊屢次受到校領導的好評。三人通力合作,完成每次升旗的光榮使命,在校領導的鼓勵下不斷進步。三人於2012年6月共同踏入高考考場,走出恆興校園。

經過培訓,2012屆高一年學生吳勁鵬、上官炳祥、白小營(平均身高178cm)三人成為新一任國旗手,肩負重大使命,恆中的國旗隊再次放出璀璨光芒,迎接恆中的十年華誕。

恆中國旗隊中還有一群人——儀仗隊,經過訓練,這支隊伍組織有序、演奏及時準確,在升旗儀式上起到非同尋常的作用。是這群人在支撐恆中國旗隊的發展壯大,每次一震耳欲聾的進行曲都鞭策著恆中人的進取心和激起他們的愛國情懷。

恆興中學國旗隊,給予學生一個鍛鍊心志的舞台,是恆中最閃亮的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