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嘆

怨嘆

怨恨嘆息;悲嘆。《後漢書·循吏傳·王景》:“後 汴渠 東侵,日月彌廣,而水門故處,皆在 河中 , 兗豫 百姓怨嘆,以為縣官恆興佗役,不先民急。” 唐 唐彥謙 《和陶淵明詩》之三:“松風四山來,清宵響瑤琴,聽之不能寐,中有怨嘆音。” 宋 司馬光 《陳三德上殿札子》:“然自踐祚以來,垂四十年,夙夜孜孜,以求至治,而朝廷紀綱,猶有虧缺,問里窮民,猶有怨嘆。”

基本信息

yuàn tàn

怨嘆(怨嘆)

怨恨嘆息;悲嘆。《後漢書·循吏傳·王景》:“後 汴渠 東侵,日月彌廣,而水門故處,皆在 河中 , 兗豫 百姓怨嘆,以為縣官恆興佗役,不先民急。” 唐 唐彥謙 《和陶淵明詩》之三:“松風四山來,清宵響瑤琴,聽之不能寐,中有怨嘆音。” 宋 司馬光 《陳三德上殿札子》:“然自踐祚以來,垂四十年,夙夜孜孜,以求至治,而朝廷紀綱,猶有虧缺,問里窮民,猶有怨嘆。”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忽一日,靈公朝罷,諸大夫皆散,惟趙盾與士會尚在寢門。商議國家之事,互相怨嘆。”瞿秋白 《餓鄉紀程》八:“淡雲和積雪,像是密密訴說衷腸,怨嘆生活的枯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