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工作者十日談

性工作者十日談

電影《性工作者十日談》是由美亞娛樂資訊集團出品的紀實性三級片。該片根據楊漪珊的報告文學《古老生意新專業——香港性工作者社會報告》改編,由邱禮濤執導,朱茵、余安安、蔣雅文、董敏莉等主演。電影於2007年5月17日在香港上映。 電影走進了性工作者的世界,以平實卻具戲劇性的手法,感動而不煽情的內容,論盡行內百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一個關於夜總會結業前十天發生的故事……

歡場姊妹花患難相扶持、鴨店男妓與易裝人妖相依戀、舞廳媽媽生遇上同志大丈夫情海翻波、北姑勤奮向上衣錦還鄉、女大學生鍥而不捨爭取娼權,還有一樓一鳳、企街等不同性工作者的遭遇拼湊而成故事,以十日的時間繪出夜總會行業的夕陽之歌。

《性工作者十日談》劇照 《性工作者十日談》劇照

這群性工作者,跟你與我一樣,會遇到工作不順意、感情挫折,有血有肉有理想,講專 業、講尊嚴。可是,因為他們的工作涉及“性”,便不為世俗所接受,成為邊緣一族,再加上時代變遷的衝擊,這群性工作者應如何自處這齣電影將帶你進入性工作者的世界,以平實卻具戲劇性的手法,感動而不煽情的內容,跟你大談特談,論盡行內百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朱茵家家
余安安Jenny
蔣雅文Nana
董敏莉Aida
鄧健泓Tony
吳日言Elsie
李逸朗祖兒
陳葦庭Happy
湯寶如賭船大亨的二姨太
盧惠光光哥
張穎康Eric

職員表

出品人蔡梓南
製作人余月、徐詠雯、黃浩、黃潔珍
監製伍健雄、馬學明
導演邱禮濤
副導演(助理)陸劍青、楊敏琪
編劇楊漪珊、邱禮濤
攝影余國炳
配樂麥振鴻
剪輯邱志偉
道具區達耀
美術設計郭少強
造型設計Emma
燈光盧銘泉
錄音譚德榮
場記黃愛生、謝森

( 以上內容來自)

角色介紹

《性工作者十日談》 《性工作者十日談》
家家 演員朱茵
媽媽生,獨自帶著女兒。親歷過夜總會的璀璨年代,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夜總會成為夕陽工業。在這種惡性競爭之下,家家為養育女兒,一邊轉業做媽媽生一邊接受數名包公收取多份家用。這個策略解決一時金錢問題,但因此失去旗下小姐的信任,最痛心的莫過於自己的愛女不肯叫她一聲媽媽。
《性工作者十日談》 《性工作者十日談》
Jenny 演員余安安
媽媽生。Jenny接受現實吸納大批高素質的北姑到她旗下,不單淘汰不少本地小姐,使本地高級交際花們無法延續昔日的衿持,而變為名副其實的性工作者。
《性工作者十日談》 《性工作者十日談》
Nana 演員蔣雅文
金鳳梨。Aida的妹妹。只願賣身不願賣笑的NANA目睹家姐的沉淪之際,為保護自己竟有的尊嚴決定捨棄一個真心愛她的男人。兩姊妹常去光顧鴨仔店找TONY坐檯,目的在於作賤不聽話的仔仔。受辱之後TONY去夜總會以同樣方式回敬NANA和AIDA。
《性工作者十日談》 《性工作者十日談》
Aida 演員董敏莉
毒姑。Nana的姐姐。因吸毒而被夜總會解僱,降低娼妓級別去做一樓一鳳,不久又被一樓一鳳老闆炒魷魚。
《性工作者十日談》 《性工作者十日談》
Happy 演員陳葦庭
北姑。做了七年雞,潑辣堅強。
《性工作者十日談》 《性工作者十日談》
Tony 演員鄧健泓
一個失敗的男妓。他不單取悅不了豪客(即夜總會小姐)反而與她們結怨。為籌備祖兒的變性手術開支,TONY騙取賭船大亨二奶的錢又騙他大婆的錢,不料被賭船大亨報復。

( 以上內容來自)

音樂原聲

曲目 歌曲名作詞 作曲 演唱 
插曲 夜上晚妝 周紅濤 馮米爾劉美君
片尾曲最後一夜林振強 Hendrik Tony Van Harren K Apple Gate Mary su 劉美君

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屆次名稱獲獎獎項獲獎方結果
2008 第14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推薦電影
獲獎
2008 第八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最佳新演員李逸朗提名

幕後製作

參與項目公司名稱 
製作
金馬娛樂有限公司
Film Production
本地製作
Tesbury
發行
MATV Movie Asia (2009) (日本) (電視版)
美亞娛樂資訊集團

( 以上內容來自)

發行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中國香港2007年3月28日(香港國際電影節)
中國香港2007年5月4日(限量)
中國香港2007年5月17日
日本2009年1月31日(電視版)
日本2010年9月20日(福岡國際電影節)

( 以上內容來自)

影片評價

邱禮濤重現社會性題材的一次寫實主義示範,多角度視點,本地及內地性工作者的較量和互相諒解,社會工作者的良心與無知的質疑,還有變性人與雙性戀舞男的心境。整體演員在信任導演之下,表現非凡,質感十足。( 第十四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評)

《性工作者十日談》雖然故事的發生地不像《榴槤飄飄》般常常在後巷或者擁擠的茶餐廳,但“夕陽工業”依然是人物所無法迴避的殘酷困境。邱禮濤關注的不再是來自於外界男人的傷害,而是來自於女性自身、甚至是同為性工作者的傷害,如影片裡的男鴨,不開心時就找妓女來尋求刺激與侮辱,而最後他的死,也是源自於性工作者的出賣。如果說,外界的壓力帶來的更多是肉體的傷害,那么,同行的鄙視、侮辱則更多是一種心靈的傷害。( 時光網評)

電影真切地道出了性工作者的生活。然而在稱許的背後,仔細考量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不其然流露出創作人對性工作者處境的猶疑處理──其中有兩處可圈可點的地方:首先是電影在述及“企街”招攬生意的時候,每每以長焦距鏡頭處理的曖昧;其二是吳日言所扮演的社工角色,每每開口講及性工作者權益議題時,便遭到歡場姊妹們的喝倒采,令其在言說似乎合理性權的背後,多了一重似是而非的意識形態角力。( 《香港電影》評)

《性》片講述了一家即將倒閉的香港夜總會最後十天的故事,劇情雖然簡單,人物卻是眾多,每個人都有故事,心態和行事亦有代表性:或喜或悲,有因有果,有沉默有爆發——總之細節豐富,戲味生動。而這些劇情線索交織在一起,不僅不顯紊亂,更勾勒出一幅香港色情業的“浮世繪”;既滿足了觀眾的窺視欲,又發人深省,《性工作者十日談》可謂兼具娛樂噱頭與現實意義的佳作。( 《南方都市報》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