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手冊

急診手冊

《急診手冊》是2010年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勝川、黃彥達。本手冊是按照住院醫師醫療手冊的方式,將急診常見疾病或症狀的急診評估及處置原則,加上一些急救流程編撰成冊,名日《急診醫學醫療手冊》。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急診醫學的屬性本來就是全方位的,是超越專業學科劃分界限的一門學科。或者您是一位新人職的住院醫師,或者您是一位有著相當造詣的專科醫生,或者您在某一社區型醫院守急診,突發或者緊急接診情況下,甚至包括小兒和創傷的急診病人您都要負責。雖然您已受過學校的正規科班教育,並且接受過標準的住院醫師培訓、APLS(高級兒科救命術)、ATLS(高級外傷救命術)、ETTC(急診外傷訓練)等課程,但是惟有親身處於急診第一次、第一線看病人,才能體會這其中的艱難。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握急診的要義,確保急診的流程,更重要地是保證接診的品質,的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卻又必須做到的事。

急診的處理是爭分奪秒的,且分分秒秒都和患者的生命與安危休戚相關,不可以有半點延誤,更不可以有錯誤。作為接診醫生的您的一句話,或一個念頭可能就此改變患者的後半生!因此一套科學、權威、實用和完整的預案和流程,對於新手上路的您或遇上突發情況的您是必不可少的。偶然的機會從朋友處得到一本台灣的《急診醫學醫療手冊》,翻讀之後,自覺體例和寫作角度都非常實用和便於操作,又請教相關專家,也深得好評,於是將此書引入大陸地區,期望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希望能對各級急診醫師有所幫助,其間不當之處,還懇請急診醫學界的專家多提寶貴意見,以臻完善。

本書內容幾乎涵蓋第六版美國急診醫學教科書的全部重點;還涉及急診偶然會碰到的一些病況,例如酸鹼失衡及電解質不平衡的分析,及一些較少見到的毒物、藥物中毒的解救方法;甚至包括小兒急診如上感和急性胃腸炎時常用藥物劑量換算表;也有各部位外傷時的處理原則。總之本手冊的出版是為了顧及急診醫師的工作方便及綜合醫院醫師值班和社區醫生守診的不時之需,基本包涵了值急診班時可能碰到的問題及處理。希望此書能夠在您當班時助您一臂之力,使您更加沉著、冷靜、穩健,更加得心應手,從而為患者提供品質最佳、最及時的醫療救護。

作者簡介

胡勝川,1948年9月27日出生於南京。1972年獲醫學學士學位。1982年進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服務。1987至1988年間,於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學習急診醫學,1996年7月進入花蓮慈濟醫院服務至今。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急診常見症狀

1. 咳嗽

2. 咯血

3. 氣喘或呼吸困難

4. 胸痛

5. 心悸

6. 噁心、嘔吐

7. 呃逆

8. 腹痛

9. 腹瀉

10. 便秘

11. 吐血或吐咖啡色液體

12. 黑便

13. 血便

14. 腰痛

15. 意識不清

16. 抽搐

17. 暈厥

18. 眩暈

19. 頭暈

20. 頭痛

21. 肌肉酸痛

22. 全身無力

23. 發熱

24. 關節痛

25. 上、下背痛

26. 血尿

27. 排尿困難或尿瀦留

28. 皮疹與瘙癢

29. 流鼻血

30. 高血壓

31. 血壓降低或休克

32. 肢體腫脹

33. 混亂或行為怪異

34. 陰道出血

第二部分 急診常見疾病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急性胃腸炎

3. 食管反流和食管炎

4. 消化性潰瘍和胃炎

5. 腹部急症

6. 急、慢性胰腺炎

7. 膽道疾病急性膽囊炎和膽管炎

8. 缺血性大腸綜合徵

……

第三部分 急診創傷處置

第四部分 小兒常見急症

第五部分 各種急救流程

第六部分 血液所了體分析流程圖

第七部分 電解質不平衡分析流程圖

第八部分 心臟毒性藥物過量治療

第九部分 其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