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游·李白題詩水西寺

《念昔游·李白題詩水西寺》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本詩的創作基調為傷逝自憐,其內容主要回憶作者早年顛沛流離的漂泊生活。

杜牧曾因仕途坎坷,長期飄泊南方。《念昔游》是若干年後追憶那次飄遊而寫的組詩,一共三首,這是第三首。“水西寺”即天宮水西寺,是宣州涇縣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念昔游·李白題詩水西寺》

【創作年代】晚唐

【作者姓名】杜牧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念昔游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岩樓閣風。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作品鑑賞

杜牧曾因仕途坎坷,長期飄泊南方。《念昔游》是若干年後追憶那次飄遊而寫的組詩,一共三首,這是第三首。 “水西寺”即天宮水西寺,是宣州涇縣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寺中“凡十四院,其最勝者曰華岩院,橫跨兩山,廊廡皆閣道,泉流其下”(《江南通志》)。李白曾到此遊覽,並題有《游水西簡鄭明府》一詩。此詩杜牧開門見山,提到李白在此題詩一事。李白詩中云:“清湍鳴回溪,綠竹繞飛閣;涼風日瀟灑,幽客時憩泊”,描寫了山寺佳境。杜牧將這一佳境凝鍊為“古木回岩樓閣風”,正抓住了水西寺的特色:橫跨兩山的建築,用閣道相連,四周皆是蒼翠的古樹、綠竹,凌空的樓閣之中,山風習習,風光美妙動人。

李白一生坎坷曲折,長期浪跡江湖,寄情山水。杜牧此時不但與李白的境遇相仿,而且心緒也有些相似。李白身臨佳境曰“幽客時憩泊”;杜牧面對勝景曰“半醒半醉游三日”,都是想把政治上失意後的苦悶消釋在可以令人忘憂的美景之中。三、四句合起來,可以看到這樣的場面:在蒙蒙的雨霧中,山花盛開,紅白相間,幽香撲鼻;似醉若醒的詩人,信步走在這一帶有濃烈的自然野趣的景色之中,顯得非常陶然自得。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827-835)年間登進士第,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諸家讓渠獨步。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杜甫。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