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憂清樂集

忘憂清樂集,天下第一古譜,弈林開山之作。宋代中國圍棋走向成熟、系統的開端。是中國古代圍棋的第一次高峰。宋代李逸民編寫的《忘憂清樂集》正是集圍棋千年發展大成的第一部傳世經典。

介紹

忘憂清樂集
天下第一古譜 弈林開山之作
圍棋相傳起源於堯,到了春秋戰國時便已有史料記載圍棋活動了,一些關於圍棋的簡單理論也時有出現,“舉棋不定”的典故便出自於《左傳》之中。秦漢以後,隨著圍棋被重視的程度的加強,圍棋論述也漸漸多了起來,但始終沒有形成系統。
宋代中國圍棋走向成熟、系統的開端。是中國古代圍棋的第一次高峰。中國古代圍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化,圍棋戰術逐漸成熟和提高,對戰理論趨於系統和完善;而宋代的印刷出版技術也發展到了一個空前的水平:這一切都呼喚著中國圍棋史上一部經典著作的誕生。
宋代李逸民編寫的《忘憂清樂集》正是集圍棋千年發展大成的第一部傳世經典。

傑出的棋手 不朽的著作

李逸民,是宋代棋壇一代宗師,曾被欽點為翰林院棋待詔。“棋待詔”這一職務始於唐玄宗,宋代沿襲唐制;且宋代對圍棋的喜愛,之於前朝歷代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宋代上層權貴對圍棋都極為喜愛和推崇,從開國皇帝宋太祖、太宗直到徽宗皇帝,都對圍棋情有獨衷;“上若好之,下必甚焉”,在他們的積極倡導之下,宋代圍棋活動極為普遍,老嫗山翁、販夫走卒皆可對弈,並湧現出了以一代棋壇宗師劉仲甫、李逸民為代表的大批傑出國手,宋代也成為了第一個圍棋聖朝。李逸民便是用他的《忘憂清樂集》為我們記錄了這一盛況。

載傳世古譜 建不世之功

忘憂清樂集》藪集圍棋理論著作三篇:張擬的《棋經十三篇》、劉仲甫的《棋訣》以及張靖的《論棋訣要雜說》;這些圍棋理論著述無不是中國圍棋史上最早刊載的珍貴資料。
此外又甄選前代及本朝名家弈譜五十餘圖局。其中記載的“孫策詔呂范弈棋局面”、“晉武帝詔王武子弈棋局”等圖局,為現存最早的棋局,這對於考察中國古代圍棋脈絡具有極高的史料和文獻價值。書中還保存了宋代國手的大量棋局、棋式、對戰套路以及記譜方法,這不僅可以使我們可以通過此書品鑑宋代圍棋發展水平,而且其中的許多理論、招法對於今天的圍棋對戰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鑑價值和實用價值。

宋版珍寶 一頁千金

《忘憂清樂集》由於其影響深遠,成書後歷代多有刊刻。原宋版《忘憂清樂集》現珍藏於國家圖書館,不分卷,內分上、中、下;內版高六寸二厘許、寬八寸三厘許;每頁二十行,行十八至二十五字不等;白口,雙邊雙魚尾;皮紙印造,字型優美,天工巧奪。此書最早著錄於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四雜藝類,元朝馬端臨《文獻通考》,亦著錄了此書;明代藏書家葉盛的《綠竹堂書目》及楊士奇的《文淵堂書目》也均有收錄。到了清嘉慶年間此書一度藏於顧耐“試飲堂”,後為黃丕烈所得,視為珠璣,供如尺壁,曾專門為此作跋;清末此書經輾轉,落入常熟人瞿士良之手,解放後,其後人始將此書獻於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