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史導論

心理學史導論

心理學史導論,是一本在美國廣為使用、影響較大的大學心理學史教科書。與我國引進的其他幾本西方心理學史著作相比,該書獨具特色。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心理學史導論

《心理學史導論》初版於1986年,2001年出至第四版,是一本在美國廣為使用、影響較大的大學心理學史教科書。與我國引進的其他幾本西方心理學史著作相比,該書獨具特色。

第一,赫根漢把心理學史置於人類思想演進的大背景中來考察,讓讀者看到學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歷史脈絡。心理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科學,心理學的發展離不開與其他學科的相互促進,故心理學史家首先需要有一種廣闊的視野。赫根漢這部著作正是把心理學史置於人類思想演進的大背景中,廣泛地探討了社會、文化、哲學、科學對心理學產生與發展的影響和意義,為我們提供了一幅宏偉的歷史圖景,讓我們看到心理學怎樣在歷史進程中展現,又怎樣與人類思想及其相應領域交錯。例如,在闡明心理學獨立前的思想背景時,作者不僅專門討論了經驗主義、感覺主義、實證主義、理性主義對心理學的影響,還討論了浪漫主義和存在主義對心理學的影響,這在其他心理學史著作中是不多見的。作者尤其重視發掘心理學獨立之前的“長期的過去”——心理學思想史。從章節上看,全書共二十章,思想史內容為七章,達到三分之一;從篇幅上看,正文585頁,思想史為230頁,超過三分之一。這樣的安排便於讀者較為充分地理解後來的心理學概念、理論、學說在歷史上的長期演化過程。正如作者指出:“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要詳細考察心理學的起源,要表明當今心理學家們所關注的大多數內容都是心理學史上的主題之表現,這些主題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來一直是心理學的一部分。”

第二,赫根漢具有明確的史學觀點和史學方法,站在客觀、公允的立場來寫作心理學史。作者對厚古說與厚今說、偉人說與時代精神說等心理學史的編纂方法,持折衷的態度而非激進的觀點。他說:“本書試圖表明,有時似乎是時代精神造就了偉大的人物,有時是偉大人物造就了時代精神。我也說明了偉人和一般時代氛圍是如何能改變觀念和概念的意義的。換句話說,我採取了折衷的方法,即無論什麼方法,只要它似乎能很好地解釋心理學史的某個方面,就可利用。”作者對心理學的各家各派學說不存偏見,不厚此薄彼,均給予客觀、公允的介紹與評述。無論是科學主義取向的心理學還是人文取向的心理學,都給予同樣的筆墨和分量。作者力求準確地闡釋心理學為什麼產生和獨立,為什麼發展和演變,以及當前發展的動態與前景是什麼。

第三,充實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展示新觀點。赫根漢根據心理學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心理科學的最新進展,對1997年的第三版進行了修改和補充。在本版的“前言”中,他一一列出了根據新材料、新成果、新觀點對每章所作出的具體修改,修改之處涉及前版各章。尤其是將前版第十八章中有關認知心理學和心理生物學的內容單列為兩章,同時增寫了第二十章當代心理學的內容。

第四,全書寫作深入淺出,語言流暢,可讀性強,非常適合作本科生教材。我們知道赫根漢,不是因為他作過多少心理學研究,而是因為他編寫了三本有影響的心理學教科書。這本《心理學史導論》和他的《學習理論導論》、《人格理論導論》一樣,都是專門為大學本科生編寫的教科書。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初學心理學的學生對心理學史有一個全面而綜合的了解”。作者多年來潛心投入教科書的編寫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所編寫的教科書,能夠對心理學的大量文獻進行融會貫通,再用自己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述出來,讀起來十分流暢,讓人感到是一氣呵成,閱讀過程就像是與作者分享精神產品的過程。

編輯推薦

《心理學史導論》初版於1986年,2001年出至第四版,是一本在美國廣為使用、影響較大的大學心理學史教科書。與我國引進的其他幾本西方心理學史著作相比,該書獨具特色:第一,赫根漢把心理學史置於人類思想演進的大背景中來考察,讓讀者看到學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歷史脈絡。第二,赫根漢具有明確的史學觀點和史學方法,站在客觀、公允的立場來寫作心理學史。第三,充實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展示新觀點。第四,全書寫作深入淺出,語言流暢,可讀性強,非常適合作本科生教材。

點評:這是一本我所見過的最詳盡的一本心理學史的書。也許因為太過詳細了,反而沒有一個重點突出。從古希臘時代的先哲開始寫起,上冊過了大半才剛剛進入馮特。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沒有太多耐心讀完全部章節。

不過這本書可以用作一本參考書。看心理學史教材的時候,學到哪裡就可以相應的在這本書上查找一下那個人的生平事跡,順便再看看他這一個學派或者是前後師承的心理學家。總之,用作一本參考書還是非常好用的

本書目錄

心理學史導論(上冊)

總序

譯者前言

前言

研究心理學史的網站

第一章導言

第二章古希臘早期哲學家

第三章亞里士多德之後:追求美好的生活

第四章現代科學與哲學時代的開始

第五章經驗主義、感覺主義和實證主義

第六章理性主義

第七章浪漫主義和存在主義

第八章生理學的早斯發展和實驗心理學的產生

第九章意志主義、構造主義和其他早期心理學取間

第十章達爾文的影響

第十一章機能主義

第十二章行為主義

第十三章新行為主義

第十四章格式塔心理學

第十五章心理疾病年期診斷、解釋和治療

第十六章精神分析及其早期分支

第十七章人本主義(第三勢力)心理學

第十八章認知心理學

第十九章心理生物學

第二十章當代心理學

心理學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參考文獻

資料來源說明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心理學史導論(下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