徼福

徼福 (2)《左傳· (5)

徼福 yāo fú 祈福,求福。徼通邀。
(1) 《春秋.左傳魯宣公十二年》:若惠顧前好,徼福於厲宣桓武,不泯其社稷,。。。晉杜預注云:周厲王、宣王,鄭之所自出也。鄭桓公、武公,始封之賢君也。願楚要福於此四君,使社稷不滅,泯猶滅也。
(2)《左傳·魯成公十三年》:“君亦悔禍之延,而欲徼福於先君獻穆 。”
(3) 唐 白居易《戒藥》詩:“朝吞太陽精,夕吸秋石髓;徼福反成災,藥誤者多矣。”
(4) 明 宋濂《重塐釋迦文佛臥像碑銘》:“州民攀慕徼福者,殆無虛日。”
(5) 趙光榮《里湖紀游》詩之八:“我無徼福心,來就白雲睡。”
徼 yāo<動>通“邀”
招致 [incur]
弗使血食,吾欲與之徼天之衷。——《國語》
又如:徼怨(招怨);徼禍(招致禍害);徼亂(謂招致禍亂)
求取 [seek for]
乃義士且以徼其名,貪夫且以求其賞爾。——漢·王符《潛夫論》
又如:徼天(求天賜福。猶言天佑);徼名(謀求名聲);徼功(猶求功);徼求;徼利(謀利,求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